山西临汾:传承文脉大槐树 乡村振兴全域游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华夏古文明,临汾好风光。山西省临汾市,东倚太岳,西临黄河,处汾水之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成为近年来临汾打造“文化强市”的底色。
走进临汾,探寻悠远的“寻根文化”,品味独特的晋西南风光,能够深切感受临汾这座城市快速发展的前进步伐和深厚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
守正出奇 文化保护见担当
寻根,溯源。
伫立临汾这方沃土,回望历史文化长河,源远流长,群星璀璨。
10万年前,现代黄种人之祖“丁村人”在这里繁衍生息。1953年,襄汾县丁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填补了北京猿人与山顶洞人之间,人类进化史上的一项空白——10万年前,是“丁村人”打磨石头的火光照亮了汾河两岸,将史前人类智慧播撒向四面八方。
5000年前,华夏文明之宗帝尧文化在这里起源繁盛。“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今年5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公布了工程最新进展: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其中,襄汾县陶寺遗址是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历程的重要支点与基石。280万平方米的都城遗址、迄今中国最早的“文”字、世界最早的古观象台,丰富的物藏遗产,像一本“地书”,讲述着帝尧时期的古老文明故事。
600年前,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官方移民从这里开拔脚步。“在洪洞,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华夏古老文明的汁液”,作家李存葆如是说。600年前,明初官府强制实行移民屯田政策,大批移民于此远赴他乡,散落全国。“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洪洞的大槐树文化节都会吸引海内外后裔回乡祭祖寻根,“大槐树祭祖习俗”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冯九生耗时两个回归年,观测并绘制了古观象台的工作原理 (人民网赵铎摄)
探寻文明,传承文化,保护是关键。“未来,这里是要建一个遗址公园。”在塔儿山下陶寺村旁的沟壑土塬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陶寺考古队)特级技师冯九生,一手拿着测绘本,一手指着远处的几条“探沟”,向我们讲述昔日帝尧古都的恢宏,以及当前的保护开发规划。
不远处,矗立着一组大型石柱阵复原景观,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陶寺古观象台遗址。“观象台有1个观测点、13根柱子、12道缝,通过从观测点观测日出,这些缝对应了20个节气,进而安排农耕。”冯九生站在观象台,为我们“重现”了古人观测的过程。这个看似简单的观测场景,考古队足足检验了两个回归年才最终确定。
“每个考古队员都是一名古遗址卫士,责任重大。最大限度的保护文化,还原历史信息,才是考古最大的追求与快乐。”谈及考古人郊外作业的苦,已经在陶寺遗址工作30多年的冯九生反倒觉得乐在其中。
9代晋侯墓葬、迄今最大的西周车马坑、精美的青铜器……在曲沃晋国博物馆,晋国历史文物区、考古发掘史区、晋侯墓地遗址区次第衔接,曾经辉煌青史的晋国霸业一收眼底。这里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建,是山西第一座遗址类专题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
建成特色鲜明的遗址性博物馆并不容易,从规划到建成,晋国博物馆耗时超过20年。“在遗址上设立博物馆,是山西实施大遗址保护和展示的创新之举。”晋国博物馆建设工程指挥部顾问侯俊杰,全程参与了博物馆的建设。他表示,遗址博物馆不但要处理好三个主题展区之间、展区与博物馆小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博物馆与遗址环境,以及博物馆、遗址与周边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建设中的科学性、审慎性、严谨性缺一不可。
唐人居总经理曹三刚正在展示收藏的老物件,并向大家讲解其背后的传统文化 (人民网赵铎摄)
“家具是有文化的。过去家具是‘传家宝’,能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蕴含了家具师傅的‘工匠精神’。”襄汾山西唐人居古典家具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三刚告诉我们,他从1989年开始从事买卖老家具的生意,边收边修边卖。“可卖着卖着就爱上了这些老物件,喜欢上了晋作家具文化。后来觉得太难割舍,干脆就不卖了。”
曹三刚介绍,晋作家具是中国北方家具的代表,20年来,他收藏了数不清的老家具,也在研究、传承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上下了苦功夫。
把好东西留下来,让好手艺传下去。曹三刚有一个愿望,打造一个“山西家居博物馆”,把自己攒了几十年的从各地搜寻而来的老门窗、老砖墙、老家具等老物件展示出来,让更多人欣赏到独特的山西文化。
如今,唐人居还是中央美术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等学校的实习基地,“这么多年,这里的师傅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专研,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专家,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匠人’。”谈起曹三刚和他的唐人居,很多学生都竖起了大拇指。
筑巢引凤 全域旅游谱新曲
独守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光保护还不够。文化是城市的内含光,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走进百姓生活,融入文明交流?如何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光芒,塑造现代城市的特色魅力?
依托文化底蕴,打造全域旅游,提升百姓幸福感,亮化城市精神名片,通过多年努力摸索,临汾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进入金秋九月,花落临汾的2018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进入了紧张的倒计时。“临汾发展旅游的优势既有自然山水,还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临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朝旗介绍,围绕“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旅游的融合创新”的主题,临汾预备奏响文旅强音。
在晋园,专业舞蹈队常常引得休闲居民热情加入,融进夜景中,成为一道风景线 (人民网赵铎摄)
作为临汾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先行一步的曲沃县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沃水潆洄盘旋,是为曲沃”。步入东城新区的晋园公园,清代《曲沃县志》中描述的乡土美景,跃然眼前。
水系贯穿整个公园,曲折处林下听泉,开阔处湖光粼粼,移步异景。晋水桥、文公石舫、古都梨园……一系列以晋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建筑点缀在园区不同的地方。建成不到4年,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
“建设之初经过了上百次的论证,这里所有的建筑都要有文化根源。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在园内开发文创产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活化起来。” 曲沃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剑云说。
不光是吸引游客驻足,晋园同时配套的城展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老年活动馆和会议中心,也让其成为曲沃人家门口的天然氧吧与休闲娱乐场。
夜幕降临,前来纳凉、锻炼的人群逐渐聚集。78岁的老大爷宋玉年回忆,自从晋园建成后,他几乎每天都来锻炼。“最近几年曲沃变化特别大,政府能在城区拿出300多亩给我们建一座公园,尽心尽力给老百姓打造好环境,大家都高兴。环境好了,我的身体也好了,‘三高’也没了。”
湖畔喷泉随音乐起舞,岸边广场上一支支健身舞蹈队伍动作整齐划一,大家精神饱满,气势如虹。“我可喜欢跳舞了,全家人都特别支持我,老伴儿还会开车送我。”58岁的王金玲跳了十几年的广场舞,跳舞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晋园的环境好,还给我们提供灯光和器材支持。”王金玲开心地介绍,自己所在的队伍已经有一百多人,“我们也是曲沃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曲沃的独特优势在文化,曲沃的发展潜力在文化,曲沃的发展前景也在文化。”曲沃县委书记郭惠勇谈到,自去年以来,通过春季90天和秋季120天两轮大会战,全县“三步并作两步走”连续建设了16个景区,为曲沃做优全域旅游“挂上了加速档”。
曲沃的全域旅游,优势在文化,特色在乡村。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从曲沃县城出发,向东南10公里,即可到达北董乡“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诗经?唐风》共12篇,都是在这一带创作的。
不贪大、不求洋,诗经故里深挖《诗经》独特资源,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莲菜产业巧妙结合,围绕农耕文明、农业科普,打造了一个有故事、有特色的田园风情区。
林间溪水潺潺,观光步道依山傍水,或起或伏蔓延乡间。抬望眼处:一湾一湾天然水塘三五连片、风吹十里荷香;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与整洁的古朴民居交相掩映;各种诗经文化体验项目如珍珠四处散落,徜徉的游客可耕可读,亦游亦学,见山见水间,体验的是心中向往的那片田园乡愁。
在诗经故里,村民表演队正在演绎历史故事,这是小游客们最喜爱的节目之一 (人民网赵铎摄)
“给我捂上十二床被子,也做不了这美梦!”南林交村村民张喜佳这样形容着村里规划改造后的景象,几年前那个荒芜、杂乱又冷清的南林交村,已经彻底成为历史。他也清楚的记得,亲戚时隔多年回来探亲时那满脸的惊讶与兴奋。
家门口的景区不仅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也让大家的钱包鼓了起来。
村民们围绕上前,向我们介绍,之前吃穿短缺,农副产品也愁卖。现在,出了家门,穿过公园就是承包田,塘里的莲藕,刚上岸就被抢购一空。“田间地头成了最受欢迎的农贸市场。”“而且价格好,光是卖藕、卖蒜,每年就得多收一千块。”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爽朗而淳朴。
景区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数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们也开始转变观念,有了生态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
在村口,一座古风的民宿旅馆正拔地而起,一些思路活泛的村民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服务业。“我就在自家门口开个小卖部,旅游旺季,有时候五天能挣三千块钱。”张喜佳告诉记者,游客越来越多,村里有几户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开起了特色美食餐馆。
参与景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更浓了。“环境好了大家都受益,得多想想人家为啥来,来了想看啥,需要啥。”张喜佳说现在村里有活了,公共设施需要维护了,大家都争着干,有时不用通知,自己看见了,顺手也就做了。
与诗经故里的火热场景相类似,目前整个临汾市依托本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聚集效应也已经显现。目前,全市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1个,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20个。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近8亿元。
多措并举 乡村振兴正当时
临汾,尧帝故都,亦是中国古老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千百年时光荏苒,这里的乡村又将如何顺应潮流,在新时代为农耕文明注入现代农业、田园风光、乡村文明的新内涵?
民无产业不富。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七十年代的吉县,“收了麦子种棒子,年年都是老样子”,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是个不折不扣的贫困县。而今,吉县苹果誉满全国,一片片果林铺满了沟壑,也填满了腰包,成了这里名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在东城乡的朝辉果业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合作社理事长杨朝辉。2011年,眼见家乡的苹果种植日渐规模化,在外地创业的杨朝辉,选择回吉县大干一场。自此,在发展有机、提升品牌、拓宽市场的道路上,他一扎就是7年。
“最初只有5户社员,边试边改,四处拜师学习有机苹果标准化生产过程。现在社员有一百多户,‘果-沼-畜’生态循环的有机果园2600多亩,成为山西省现代生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基地。”谈起今昔对比,杨朝辉认为发展有机品牌的路子,走对了。如今,合作社有机认证的苹果远销西欧、俄罗斯、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超过320万元。
大河有水小河满。杨朝辉的合作社,还联动着4镇11村的50个贫困户,这两年每户都能增收3000元左右。
在东城乡上社堤村,村民袁更善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因为肢体残疾,缺乏资金,导致贫困。过去聊起生计就发愁,如今谈起过日子却是底气十足:“依靠帮扶政策,家里拿到了10万元贷款。几亩果园,有人上门技术指导,生产物资也有支持。苹果收了自己卖,不好卖时合作社帮着找买家,好的年头都能收几万。”
这只是吉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苹果产业化、生态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8月,吉县提前2年摘掉了“贫困县”帽子。全县苹果地理标识产品认证28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近10亿元,成为了吉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果农占农民总数的80%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靠苹果产业脱贫的占贫困户总数的80%以上。
郭高升正在展示自己培育的小麦新品种 (人民网赵铎摄影)
农无科技不兴。我国是粮食进口大国,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更多粮食是新中国数代人的夙愿。
在临汾,提起粮食增收能人、育种达人,“襄汾袁隆平”可谓无人不晓。他就是郭高升,襄汾县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襄汾县高升玉米高产技术开发研究所所长。
一辈子钟情土地,至今耕耘不辍,年过古稀的郭高升依然身板硬朗。他种的玉米,亩产平均达上千公斤,拥有“玉米叶龄管理栽培方法”和“玉米红蜘蛛防治方法”两项国家专利。在襄汾县示范种植玉米2.1万亩,增产315万公斤,辐射区人均增收400余元……
今年,郭高升在小麦收获后的土地上播种了400亩“玉米风光指数利用”高产示范田。9月,玉米进入灌浆期,又是一个丰收年。
“咱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搞科研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能吃上一顿饱饭,没想到还做出了一些名堂。”对于随之而来的荣誉,郭高升坦言,自己的出发点还是努力让更多农民增收,让更多人吃饱吃好,为国家的粮食生产作点贡献。
在玉米领域“功成名就”的郭高升,并没有停下脚步。近些年,他又将目光瞄准了杂交小麦,目前已经培育出8个小麦新品种。
“就叫‘襄麦’吧。”一辈子在襄汾的土地上耕耘,痴心杂粮种植,小麦新品种的命名,郭高升自然而然想到了家乡的名字。
“襄麦10号已经提纯,目前正准备扩繁试验,检验产量,目标是选育出大田亩产800公斤以上的杂交品种。来年小麦成熟时,欢迎你们再来!”采访结束,郭老郑重的向我们发出邀请。
“一定!”我们愉快的回应着,待到收获季节,让我们再会临汾,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