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陕西安康旅游,一定要去的两景点:接受三线建英雄的精神洗礼

  铁道兵志在四方02:29来自旅行也是读史

  十六七岁的孩子,身体还在发育,正是读中学的年龄,本应是父母和老师百般呵护的对象。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在陕西省却有25800余名初中毕业生用自己嫩稚的肩膀,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投入战备铁路建设之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三线学兵”。按照军队编制,他们组成141个学生民兵连队,其中有26个女学兵连。

  

  第一次听到“三线学兵”是2010年,那时候我正在湖北省十堰市某汽车厂实习。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部叫作《三线学兵连》的纪录片,每一个学兵均已年过半百,当回忆往事,无不眼含热泪。我想,他们之中肯定有很多非同寻常的经历。看完这部纪录片,我也忍不住流下眼泪,这群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到三线学兵工作过的城市——安康市看一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军队在两国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虎视眈眈。 1969年,两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珍宝岛之战。随后苏共讨论了要用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消灭中国核基地“的计划。

  该时期,美国第七舰队公然入侵我国台湾海峡,多次举行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另外,美国还在中国周边邻国建立军事基地,结成反华联盟,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

  

  面临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为应对外来战争威胁和经济封锁,中央把全国划分为沿边沿海一线地区、中部二线地区、西南和西北三线地区。在“三线”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1964-1980年期间,国家在三线地区共审批1100多个中大型建设项目。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口号的感召下,大批原先位于一线大城市的人才前往西部三线山区。

  

  

  基于三线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决定要修建一条连接中部地区与西南地区的铁路大动脉——襄渝铁路。襄渝铁路东段为鄂西北丘陵低山区,中段为秦岭巴山区,西段为四川盆地丘陵区。为修建襄渝铁路,铁道兵共部署了8个师、6个师属团、2个独立团,共23.6万兵力以及民兵共计80余万人。襄渝铁路陕西境内,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物资缺乏。300公里长的铁路沿线没有公路,没有电力,施工初期,工程和生活物资主要靠肩挑背扛。

  

  出于当时备战和加快三线建设的需要,陕西省先后调集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地69、70两届初中毕业生25,800余人,赴安康支援增援襄渝铁路建设。

  

  襄渝线建设的机械化程度非常低,全凭人工以锄地用三齿犁耙和竹编簸箕运送渣石。钢钎和炸药成为主力,唯一现代的工具也仅有空气压缩机、风枪、风镐。由于打风枪、风镐时,需要操作人员用身体支撑,颤抖厉害,男生基本上都落下了遗精的毛病;女生来月经时照样干活,血顺裤腿流下来,有些人就用报纸垫上······

  尽管如此,学兵们还面临着吃不饱的问题,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从1970年8月到1973年7月期间共有119名学生连战士因公牺牲,把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襄渝铁路建设,把无悔的青春永远留在了秦巴山中。

  去年,在一个旧书摊上,偶然看到一本记录三线学兵的报告文学,再次萌发了到陕西省安康市的想法。于是,去年五一假期期间,我特意从郑州出发,坐火车经西安中转,最终抵达安康市。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地级市——只有一个市辖区(汉滨区),城市面积并不大。汉江从市区穿境而过,因此安康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

  

  安康市汉江一桥

  安康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铁道兵、民兵和学兵组成的83万筑路大军在襄渝铁路和阳安铁路上书写了中国铁路修建史上最为壮烈的一幕。为铭记“三线”建设英雄,该市建有两处纪念三线学兵的展馆,分别是安康博物馆、安康烈士陵园。到陕西省安康市旅游,一定要去以上两景点,接受精神洗礼。

  

  安康博物馆

  安康博物馆三楼设有“三线建设历程展”,是该馆常设的专题展览。展览以铭记感恩为目的,通过记录三线建设参与者口述历史,展示当年录像、生产生活实物、照片等,配以当年施工场景还原,再现了当年修建者的激情岁月,让理想、激情、奉献为核心三线精神充实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三线学兵连#

  

  

  1988年,安康烈士陵园开始建设“三线学兵事迹展厅”,展厅内部布展于2010年,以当年三线学兵在三线建设中的照片、图文、文物、声像等形式展现了70年代三线建设的动人场景。

  

  1992年,安康烈士陵园建设”三线学兵纪念亭“,记录着三线学兵参与三线建设事件经过和119名在三线建设中捐躯的学兵名录。

  在特殊历史时期三线学兵为了国家建设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壮丽史诗,不仅是三线建设“奉献祖国、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现在青年人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