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委书记吕国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奋斗的起点

  泰宁县是福建省首批、三明首个“摘帽”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摘帽”后,泰宁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泰宁县委书记吕国健作了详细介绍。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奋斗的起点

  吕国健在发布会上表示,泰宁县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18年脱贫“摘帽”以来,泰宁县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不摘”要求,持续保持攻坚态势,进一步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六个一”:一是深化一项活动。

  就是常态化开展督干部责任到位、督帮扶措施到位、督项目落地到位、督政策宣传到位的“四督四到位”活动,推动攻坚工作落深落细、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一项帮扶机制

  。就是“四个一遍”帮扶机制,泰宁县要求97个县直部门、1382名挂包干部,按照“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结对”的要求,做到每季度帮扶措施检查一遍、进村入户走访一遍、困难问题排查一遍、帮扶项目察看一遍,确保扶贫工作不松劲、不懈怠。

  三是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用好用足已发出的产业、就业、教育等60余份扶贫政策的基础上,2019年我们进一步配套出台了6份政策性文件,让贫困户得到更广泛、更稳定的政策红利。

  四是提升一批扶贫模式。

  就是继续完善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春风工程”村财增收等扶贫模式,探索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扶贫新模式,切实增强贫困户、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五是做实一批攻坚项目。

  2019年共实施了脱贫攻坚项目124个,拨付扶贫资金4867万元,进一步夯实了脱贫基础。

  六是树好一种激励导向。

  就是注重正向激励,在脱贫攻坚一线实行专项考核,引导干部苦干实干,2019年以来,泰宁县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使用了16名干部。

  落实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吕国健介绍,泰宁县通过建立健全四项机制,来落实“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

  一是动态监测机制。

  认真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每季度与低保信息系统开展比对,及时把因病因灾陷入贫困的家庭,纳入帮扶对象,实现贫困人口进退有序、精细管理、动态监测。同时,泰宁县还开通了县、乡两级扶贫热线,推广闽政通“一键报贫”,第一时间受理、核实报贫信息。对大病、突发意外情况等困难对象,泰宁县也进行重点监测,全部纳入帮扶范围。

  二是挂钩帮扶机制。

  泰宁县在全县推行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结对”的办法。目前,全县1607户贫困户,至少有1名干部挂钩帮扶,111个行政村,至少有1个县直部门挂包帮扶,确保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目前,泰宁县对已脱贫但还不够稳定的对象,进一步加强了帮扶力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安排了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帮扶,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三是兜底保障机制。

  兜底保障,“兜”的是最困难群体,“保”的是最基本生活。泰宁县这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60人,占总数的31.8%。2019年,泰宁县提高了农村低保发放标准,每人每年达6456元,超过脱贫标准61.4%;从今年7月1日起,泰宁县将再次提高低保标准到7680元,确保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同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医疗保险,较好地解决了因病返贫问题。

  四是稳定增收机制。

  泰宁县通过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参与乡村旅游、就近就业等方式,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每户至少参与发展1个产业项目,以此促进稳定增收。

  重点打造“三际、三园、一夜游”

  吕国健介绍,泰宁县从今年3月份就开始谋划,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和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提升行动,把单个分散的点,进行串点成线、串珠成链,重点打造“三际、三园、一夜游”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持续提升泰宁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

  “三际”,就是际溪村、祟际村、水际村3个特色乡村旅游村

  ,这3个村各有主题、各具特点,际溪村主打康养功能,主推养心、养身、文创、研学等产品;祟际村主推文化与亲水体验,着力引入写生业态,今年建成的龙鳞坝等亲水设施,成为网红打卡点;水际村主要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造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三园”,即影视文创园、明清文化产业园、滨湖生态康养园。

  影视文创园,泰宁是福建网络剧拍摄基地,被纳入全省影视产业“2+1”统筹布局,泰宁县抓住这个机遇,建设一个集影视生产服务、文艺创作、体育发展三位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明清文化产业园,是全省首家民间博物馆,泰宁县围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打造先天自然美与后天建设美、真文化与真收藏有机融合的精品景点;滨湖生态康养园,是在金湖沿线,风景宜人,泰宁县将做足滨湖休闲文章,将这里打造成森林康养业态的集聚地。

  “一夜游”,即九龙潭夜游

  ,是泰宁县与福建旅游集团共同打造的项目,通过植入更多的演绎性、趣味性、动态性夜游特色元素,打造夜游网红景点,让游客尽享夜的美。吕国健表示,泰宁县将通过实施这些项目,进一步激活绿色动能,加快推动旅游全域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守护绿水青山、做实金山银山。

  脱贫攻坚的泰宁故事

  发布会上,泰宁县委书记吕国健介绍了泰宁县的脱贫攻坚之路,重点推介了“旅游+扶贫”的经验做法。泰宁县县长王胜文在当地,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分享了泰宁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果。来自泰宁脱贫攻坚基层一线干部群众代表,也生动讲述着决战脱贫攻坚的泰宁故事,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吕国健:走出乡村旅游的“泰宁路径”

  吕国健表示,近年来泰宁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发展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乡村旅游的“泰宁路径”,交出了脱贫攻坚的“泰宁答卷”,2018年泰宁县成为全省首批“摘帽”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607户490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达113万人次,泰宁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旅游+扶贫”等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