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好山好水好风光 有梦有戏有未来【4】
绿色崛起 生态之美入佳境
“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汤显祖的佳句正是对抚州旖旎风光的真实写照。如果说文化是抚州的魂,那么山水就是抚州的体。绿水青山焕发着生机,孕育着希望,抚州的生态之美流淌在每一个抚州人的心间。
今年6月13日,肖毅在九江市召开的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接过会旗,这标志着抚州成为2018年江西旅发大会的举办地。在当天的表态发言中,肖毅表示要将2018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办成一次全省旅游盛会、一次推动抚州经济发展的大会。
发展旅游无疑是抚州市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点金术”之一。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抚州旅游发展日新月异,旅发大会落地抚州就是最好的嘉奖和证明。
资溪大觉山景区(时雨 摄)
资溪县森林覆盖率达到惊人的87.3%。在喜获“2016年度全省优秀旅游景区”之后,资溪大觉山景区今年2月又新晋为国家5A级景区,实现抚州5A级景区的零突破。大觉山5A景区的创建成功,很大部分得益于新的发展理念。
曹山宝积寺,位于宜黄城西十余公里。这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寺,修复后集佛学研究、观光、谒拜为一体,人文旅游资源底蕴丰厚。作为中国禅宗的曹洞宗祖庭,曹山寺今年举办了首届中国曹洞宗禅学国际研讨会,吸引国内外高僧大德、专家学者近两百人参会。
而在宜黄城北十多公里的桃陂镇戈坪村,则是一个远近文明的“明星村”。宽阔蜿蜒的宜黄河由南往东缓缓而抱,戈坪村被自然拥抱成优美的绿色小岛。漫步其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大觉山、曹山寺和戈坪村只是抚州旅游、文化、生态快速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抚州的文化、生态、古村、乡愁等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旅游产业正成为抚州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以来,抚州接待游客13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42%。围绕打造全国历史名城和中国戏都的目标,抚州正朝着全域文化旅游知名目的地迈进。
南丰国礼园内的蜜橘林(时雨 摄)
提到抚州旅游,不得不说南丰蜜橘。南丰县琴城镇水南村是南丰蜜橘发源地之一,种植蜜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由于独特的土壤结构和气候条件,这里的蜜橘质量上乘,常被作为国礼送给外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路的转变,和游人分享这里的好山好水,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水南人的不二选择。“我们这里有历史,有山,有水,乡村旅游和种植蜜橘两不误,村民致富劲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足。”水南村党支部书记陈勇说。
水南村的转型升级是南丰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南丰县委书记吴自胜表示,“南丰将实施点、线、面系统开发策略,优化全域旅游景区,提升全域旅游通道,优化全域旅游格局,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出新出彩。”
绿色发展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方式的改变。未来,抚州将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赋予在绿水青山中的经济价值表现出来、凸显出来、挖掘出来,努力走出一条既提升生态环境又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路。
伴随9月的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活动日益临近,抚州这个“华夏梦都、才子之乡”正向世界发出邀约:“抚州是一个有梦有戏的地方。希望大家到抚州来走一走、看一看,抚州能让你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