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中国游客缺席影响大! 旅游局: 莫慌,还有900万海外中国人
法新社报道,巴黎旅游局10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除中国人以外的亚洲游客重新来到巴黎,世界其他地区来巴黎的游客人数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01巴黎旅游行情接近疫情前水平
法新社报道,巴黎10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除中国人以外的亚洲游客重新来到巴黎,世界其他地区来巴黎的游客人数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截至10月10日,预订11月、12月来巴黎机票的亚洲游客人数大增:东北亚游客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19%,中东游客增加452%,东南亚游客增加36%。
新冠疫情暴发近三年后,东南亚游客较2019年同期仅少了12%,中东游客仅少了19%。但东北亚是个例外,相比2019年少了56%。巴黎旅游局指出,这是因为“中国游客缺席”,不过“韩国游客已经回来了不少,日本游客也在逐步回归”。
▲ 4月29日,卢浮宫前的游客。(法新社图)
美洲游客从年初起就回归巴黎,目前这个势头继续保持,北美游客仅比2019年少10%,南美游客仅比2019年少13%。
欧洲游客基本恢复到2019年水平(-3%),某些国家的游客人数还超过了2019年:意大利游客增加了20%,西班牙游客增加了18%,英国游客增加了15%。
旅游局初步估算,今年全年到巴黎大区旅游的游客可能会达到3500万人,比2019年少9%。
缤客(Booking)平台数据显示,巴黎是全球秋季外国游客最多的城市,领先英国伦敦和摩洛哥的马拉喀什(Marrakech)。
旅游局称,秋初举办的巴黎车展吸引了40万参观者,食品沙龙吸引了26.5万名参观者,都推升了巴黎旅馆的入住率,有几天甚至出现满员的情况。
旅游局估计,虽然存在着经济景气和能源危机等不确定因素,2023年的旅游前景仍很乐观。
02“生态系统”不复存在
《费加罗报》报道,新冠疫情已持续近三年,以爱“血拼”、舍得花钱著称的中国游客仍未回归,这对法国旅游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 《费加罗报》报道截图。
报道称,2019年,220万中国游客来法旅游,为法国带来35亿欧元的收入。然而,受疫情影响,一些原来主攻中国游客的餐馆、酒店、商店、导游生意遭到重创,大批从业者改行或改变经营战略,过去围绕中国旅游团的“生态系统”不复存在。
▲ 2009年至2019年间法国接待的中国游客人数。(《费加罗报》报道截图)
Chinafi“中国桥”中国文化培训服务机构负责人孟丹向《费加罗报》表示,“法国接待中国游客的生态系统此前十分庞大而完善,因为大部分(跟团)游客都不会说外语,且希望在旅游期间仍保持自己的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但现在这一生态系统已不复存在。”
在首都巴黎,中国游客的缺席对大型百货公司的影响肉眼可见。2019年,中国游客以一己之力为巴黎老佛爷奥斯曼旗舰店贡献了三分之一的营业额。老佛爷百货甚至在2017年专门为亚洲尤其是中国游客开设类似机场免税店的“接待购物中心”。疫情之后这间购物中心关门至今,尚不知何时重开。
▲ 疫情暴发后,巴黎老佛爷奥斯曼旗舰店已成功调整经营策略,注重吸引维护本地顾客。图为2016年7月在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店路易威登店面前排队的消费者。(法新社资料图)
莎玛丽丹百货(Samaritaine)也曾将中国游客作为重要目标顾客群。在经过长达15年的修葺后,莎玛丽丹百货终于在2021年6月重新开门营业。尽管中国旅游团暂未回归,但店方还是保留了说中文的营业员。
“我们的营业员至少要会说法语和英语,”DSF集团欧洲和中东地区负责人德布瓦松(éléonore de Boysson)介绍说,“其中20%的人还会说中文。在没有中国游客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继续用英语或法语服务。”德布瓦松透露,为了迎接中国顾客,莎玛丽丹此前特意大量购入小码衣服鞋子。但目前,该百货公司的主要顾客是法国人、美国人和中东人。
03华人积极寻出路,900万海外中国人成新目标
除了百货商店,法国中文导游行业也受到冲击。孟丹表示,Chinafi中国桥之前与十几个独立导游和翻译(普通话或粤语)有合作关系,但现在都没了联系。“一些人回中国了,其他留在法国的也改行了。”据悉,有些人做起了专车司机,有些人改做红酒生意,还有人选择收购餐馆或便利店。
“中国人绝不会坐以待毙,”全法华人旅行社协会(ACAV)主席Pierre Shi说,“大家都积极想办法走出困境,比如以前做司机兼导游的,现在就改做专车司机……大家都时刻准备着重回旅游业。”Pierre Shi还透露说,一些旅行社已经在为后疫情时代策划新项目,比如房车旅游等。
中国国内的旅游团暂时无法回归,法国旅游机构把目光转向了海外中国人。巴黎大区旅游委员会(CRT)总经理Christophe Décloux表示,居住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中国公民约有900万人,这些人都是潜在的游客。事实上,巴黎本地的一些中文导游已在培训后改做针对当地华人的巴黎/巴黎大区深度游项目。
除了巴黎,外省一些旅游景点也在疫情后对旅游战略进行调整。在香波堡,2019年接待了2万名中国游客,但2021年这一数字降到了388人……疫情前,香波堡访客中有10%来自亚洲,计划未来接待10万至15万中国游客。为此,香波堡餐厅一度贴心地为中国游客提供热水和炒面。
▲ 香波堡前排队的游客。(法新社图)
受疫情影响,目前香波堡的游客中66%为法国人,纪念品商店里的中国雇员也已被辞退。“我们以为需要依靠中国游客才能突破百万游客大关,但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这一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吸引欧洲游客。”香波堡总经理Jean d’Haussonville表示。
04中国游客出游方式将有大改变
中国游客何时回归?大部分业界人士认为至少要等到2023年底,商务旅游和高档旅游有望先行,但1500欧元10天欧洲跟团游恐一去不返。
法媒《进步报》(Le Progrès)网站报道,对于身处中国大陆的游客来说,除了护照签证等证件问题,昂贵的飞机票也让人望而却步。此外,集中隔离酒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进步报》报道截图。
北京新世界旅游副总经理薛曼琳在接受《进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开放边境后,亲子家庭游的客户可能也不会立即选择出境游,因为老年人和小孩属于新冠脆弱人群,没有人愿意冒险。”她认为,中国游客或在2023-2024年逐步回归市场。
“中国游客会慢慢走出国门,但他们的旅行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不会再有像疫情前那样,一群人挤在旅游大巴里的大型旅行团。”薛曼琳解释说,出境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年轻,“受过高等教育、会说英语,可以独自在外国旅行”。这些游客更喜欢以小家庭、小团体或者一个人的形式出游。“当然,那些不方便独自旅行的人还是会跟团游,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境外的数量将比疫情前显著减少。”
(英伦圈推荐,刊载自“欧时大参oushi1983”,由欧洲时报/ 原野、王简编译报道,编辑:豆;转载请注明。)
点亮“收藏”“点赞”“再看”三连~11月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