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提速油棕榴莲扩出口 沙巴迎来“中国机遇”
11月初,马来西亚公布了2019年政府财政预算案。财政部宣布,该国第二大州沙巴州将获得50亿林吉特(约合83.2亿元人民币)的预算拨款,比前一年的41.3亿林吉特(约合68.7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此外,马中央政府还将与各州分享50%的酒店旅游税。沙巴州州长Datuk Seri Mohd Shafie Apdal就此表示,新一年的预算政策将有效提振沙巴州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
早在2008年,沙巴便颁布了沙巴州发展走廊计划(Sabah Development Corridor),政府计划18年内向沙巴投资1050亿林吉特(约合1739亿元人民币),将之打造为马来西亚贸易、投资和旅游业门户,预计为沙巴州创造90万个就业岗位。
10月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沙巴州首府哥打基纳巴卢时获悉,到目前为止,沙巴的经济比较依赖旅游业和农业,工业占生产总值比例几近于零。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沙巴州还是一片“半处女地”。
贸易方面,中国是沙巴州主要出口市场和重要进口来源地,但在中马贸易总量中,沙巴州占比仅在2%左右,年贸易量不足20亿美元。今年1-8月,沙巴州与中国进出口额约10.4亿美元。其出口到中国的主要产品为动植物油脂、有机化学品等,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工业机械设备、服装、钢铁等。
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事梁才德表示,总体看来,虽然沙巴州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对中国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但中沙经贸合作仍处于较低水平,合作领域和深度有待拓展,未来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但旅游业的确是中沙合作中一个亮点。近几年来,随着沙巴州旅游业发展加速,每年到沙巴旅游观光的中国游客不断增长,在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的同时,还带动了各类产业的发展。马来西亚财政部长林冠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旅游业的增长不仅有助于该国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帮助两国民众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驱动力。人们来旅游的时候,通常用现金进行消费,对低收入群体来说,它带来的经济利益是非常直接的。”
除此之外,在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今年8月成功访华之后,中马间签订的农产品出口合作协议也为盛产油棕、榴莲和橡胶的沙巴州带来了机遇。据悉,一些中企已开始在沙巴州投资榴莲和橡胶生产基地,助力沙巴州进一步提高对华出口贸易水平。
中国游客大幅增长
旅游业是中沙双方合作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2017年,到沙巴州的中国游客数量分别为24万、38万和43万人次。今年上半年中国游客人数已超过3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4.2%,预计全年到沙观光的中国游客有望突破50万人次。“今年国庆期间,在赴马来西亚的中国游客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的情况下,来沙巴州的中国游客明显增多。”梁才德对记者说。
大量中国游客的到来,为沙巴州带来了旅游收入,也带动了当地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娱乐业、通信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联动发展,拉动了就业。梁才德表示,若按人均消费5000林吉特计算,2018年,中国游客有望为沙巴州带来20多亿林吉特的旅游收入。
实际上,沙巴州最近3年才成为广受中国大陆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在哥打基纳巴卢有15年导游经验的Leo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往他接待的中国人都是来自台湾地区和港澳地区的游客,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带大陆游客团。“另外,大陆游客也开始从跟团游转变为自助游,他们更愿意去享受阳光和海滩。”
至于沙巴州能迅速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梁才德分析认为,沙巴州有丰富旅游资源,有美丽的热带海岛风光和独特的海洋生态,比如仙本那素有“小马尔代夫”之称。“而且,沙巴州的开发远远晚于东南亚其他海岛,如普吉岛和巴厘岛,商业化程度较低,也更原生态。”
不过,沙巴州旅游业发展仍面临不少障碍。记者在哥打基纳巴卢走访时发现,作为首府,城市街道上的商店较少且分散,没有较大型的商业聚集区供旅客游玩;与普吉岛、巴厘岛等成熟海岛旅游目的地相比,沙巴州的各项旅游设施还较落后,缺乏高端酒店或多样化的海洋游乐设施。“过去马来西亚政府比较倾向于保持沙巴州岛的原生态,所以许多景点附近只有基本的基础设施,没有豪华的酒店或度假村等。这里的夜市和商铺也都是为本地人而开,不是用来招待游客的。”Leo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沙巴州旅游业的安全性也有待提高。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虽然游客数量与普吉岛比尚有较大距离,但在沙巴州游玩事故率并不比普吉岛低。“双方在开展人文交流方面还有不少潜力可挖,也有不小提升空间,沙巴州需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及服务,提升旅游的安全性、舒适度。”梁才德表示。
未来中国和沙巴州的旅游合作将更具潜力。从中国到沙巴州的直飞航班也正陆续增加,截至目前,中国有十余个城市开通了直飞沙巴州的航班,每周班次达100余次。记者获悉,10月至12月,厦门、昆明直飞哥打基纳巴卢的航班也会陆续开通。
此外,沙巴州也有意继续扩大游客来源,尤其是想吸引更多来自欧美国家的游客。10月18日沙巴州旅游与文化部长Datuk Christina Liew表示,沙巴州一直将重点放在中国市场上,现在中国游客占沙巴州外国游客的50%。“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旅游宣传,以平衡游客来源构成,尤其是吸引更多来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的游客。”
更多中企寻找合作机会
除旅游业外,农业也是沙巴州支柱产业之一,为沙巴州贡献了20%的生产总值。今年8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油棕、橡胶、榴莲等诸多农产品的出口合作协议,为沙巴州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新通道。
沙巴州盛产油棕、橡胶、可可、咖啡等,其中油棕是沙巴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为全国最大,也是世界第二大油棕种植基地。政府希望通过沙巴走廊计划,将沙巴州打造成区域油棕中心。“沙巴州油棕品质好,出油率高,棕油年产量在3000万吨左右,去年出口中国就达到192万吨。马哈蒂尔总理访华时,李克强总理当场宣布将从马来西亚增加50万吨棕油进口,这将为沙巴州带来巨大经济利益。” 梁才德10月22日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
除了油棕,榴莲也将成为沙巴州提高对华贸易额的另一利器。自2007年11月起,马来西亚获准向中国出口去壳冰冻榴莲,但每年出口量不过500至800吨。而根据马哈蒂尔访华期间签订的协议,从2019年开始,中国将进口马来西亚整只带壳榴莲,这对盛产榴莲的沙巴州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
事实上,随着中国市场的打开,原本沙巴州小家小户种榴莲的方式已不足以支撑出口,沙巴州政府号召农民大量种植榴莲,“榴莲经济”应运而生。目前两国企业已开展合作,中企投资1.2亿林吉特,在沙巴种植10万棵榴莲树,据悉这也是两国企业迄今在该领域的最大投资。“现在马来西亚榴莲产量每年为30万吨,但泰国单是出口中国的榴莲每年就有30万吨,相当于马来西亚一年的产量,因此马来西亚潜力非常大。”梁才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吸引中资的还有沙巴的橡胶产业。橡胶是当地优势农产品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到沙巴州寻找合作机会。广东广垦橡胶集团与沙巴州婆联木业联营,引进中国育苗技术,在沙巴州投资种植了1.2万公顷400万株橡胶树。据记者了解,该项目目前正进入大规模收获期,已采割82万株橡胶,年产干胶约3000吨,全部出口中国。
沙巴州州长Shafie 于9月底表示,马哈蒂尔总理访华期间签署的协议令人鼓舞。“我相信沙巴州将从这些协议中获益,我们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农业、林业、渔业和旅游业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并借鉴中国经验,提高沙巴州发展的速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