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被摘牌的5A景区,时隔三年,又重拾了昔日的荣誉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旅游行业的监管力度也是越来越大。关注过旅游方面的人应该知道,国内旅游景点都有着各自等级的划分,为方便管理分为了A到AAAAA五个等级。如果说4A是国家标准级景区的话,5A就是世界级的了,目前国内有着差不多250多家5A级的景区。景区授牌只是对景区管理工作认可的一种荣誉,并不是永久性的,如果景区服务哪项没达到要求,就会被摘牌。
其中有着很多类似被摘牌的例子,就像山海关景区,它是国内首个被摘牌的5A级景区,但是经过了三年的整治与管理,它又重拾了昔日的那份荣誉,重回了5A级景区的名单。
山海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有着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和“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山海关内有着关城,瓮城,东西罗城和南北翼城等主要城池,其中翼城都在战乱中被毁,只剩下了遗址。山海关存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很大的帮助,它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7年,山海关是作为第一批被授牌的5A级景区,足以看出国家对于这个历史气息浓厚的关隘非常的看重。山海关作为明长城上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是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而且它处于中原农耕文化和东北游牧文化的枢纽位置,历史价值非常的巨大,作为首批被授牌的5A级景区是实至名归。
但是当地对景区的管理不当,一手好牌被打的稀烂,赢在起跑线的它栽了一个大跟头。景区多次被举报乱收费的现象严重,但是可能是没引起山海关旅游管理处的重视,一直没能得到改善,才会导致最后被摘牌的结果。导致景区被摘牌最直接的一条导火索,就是因为一条“不干胶+”引发的悲剧。
景区内的工作人员私自与一家影院达成合作,用不干胶把景区标注的收费标准给遮挡住了,60元的票价被改成了90元,在游览项目中多加了一个影院观影,结果被人举报。经过一番调查取证,2015年10月山海关的5A级景区被摘牌,这无疑是很大的一个耻辱。
景区被摘牌后,当地的旅游管理高层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直在研究怎样改善出现的此类问题。经过了三年的整治,景区内滥收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些基础旅游设施也都更加的完善,可以说整个山海关景区内的面貌都是焕然一线。努力总是有收获的,三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5A级景区的牌子最终还是被山海关重拾了回来,往日的那份荣誉也随5A景区的再次获得而修复。
很多去过改善后的山海关游客,都反应经过整治后的景区,服务和秩序都得到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卫生,改善的特别明显。山海关被摘牌是对旅游行业敲醒的一个警钟,国内大大小小的景区都应该吸取其教训,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长远发展,眼光要放长远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