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是什么,该专业排名前10的高校是?

  如果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纳入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 认真研究它的起源、结构和形态、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就会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 其基本属性是文化而不是经济, 它是一种多元系统网络结构(申葆嘉,1999)。

  根据软科2021大学专业排名,旅游管理专业排名前10的高校是: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在旅游学界地位很高,全球top10;1986年9月25日,国家旅游局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办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制4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为中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点单位,中山大学保继刚老师也是长江学者。复旦大学在1993年设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2002年正式组建旅游学系,拥有旅游管理硕士、博士、MTA(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是首批C9高校中最早拥有本硕博培养体系全覆盖的旅游管理专业。南开、北二外被中国旅游教育界尊称为“老四家”(老四家是指杭州大学、西北大学、南开大学、北二外,在旅游本科专业创建过程中都得到了旅游总局的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南开的李天元老师在旅游学界很有名气,尤其是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厦大的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比较强,首推林德荣教授。其实,除了上述院校之外,以陆林教授为首的安徽师范大学、以马耀峰教授为首的陕西师大旅游管理也很不错。

  

  说到旅游管理专业,这专业毕业后可不是仅仅是只能干导游,事实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去做导游,而从事旅游咨询、经营管理的很多,而这离不开旅游管理专业的多样化属性。旅游管理主要研究旅游业的开发、经营与管理,是一门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种知识的交叉学科,课程内容跨度较大,从历史地理等文史类课程到市场营销等管理知识都有涉及。旅游管理出来主要工作是在于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和机构的开发与管理,主要对口工作有旅行社营销策划与计调、酒店经营管理、各级政府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报考的公务员岗位主要有国家公务员(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国家税务局、统计局、海关、海事局、气象局、邮政管理局、铁路公安局)、地方如上海公务员(民盟、区财政局、区档案馆、区发改委、区金融服务局、区文旅局等)。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已经覆盖了中专、高职高专、本科和研究生全教育体系。

  

  旅游管理的主要学习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讲授旅游产业的形成,旅游产品的供需预测与投资开发,旅游市场与竞争,旅游消费特点,旅游收益的分配及效益评价)、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应当突破工商管理的限制,因为旅游学是要按照独立学科来建设的, 旅游学科的一些必须掌握的内容甚至可以说与工商管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也遇到一些困境。虽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和扶持, 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早在2004年,侯国林就指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相对供大于求, 结构不合理”,这是旅游管理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王健,2008)。同时,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出中国旅游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新时代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到了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关键时刻(隽雨仙,2022)。此外,旅游管理专业的很多学生接受实践教学缺乏。目前,我国开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有560余所。国内很多高校还存在陈旧的观念,认为本科与高职院校的区别就是本科教学就应将理论教学放在第一位,而实践教学只不过是一种辅助手段(鱼文英,2016)。因此,应该充分立足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重视传授旅游信息技术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如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大数据等,为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

  

  其实旅游管理和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历史学等本科专业一样,学到的更多是“屠龙之术”。旅游管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目前和地理学交叉很多,学者们主要从旅游资源、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旅游规划等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在旅游基础理论之下, 有5个方面的分支性专业理论, 即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人类学理论、旅游管理学理论、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理论(申葆嘉,2005)。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办的权威期刊《旅游学刊》发文来看,目前旅游管理研究和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都有交叉,例如《乡村旅游社区隐性冲突演变机理研究——基于社区居民的视角》这篇文章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旅游社区隐性冲突的演变逻辑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拓展深化旅游冲突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上为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事实上,旅游冲突的研究也拓展了政治学抑或社会学冲突研究的领域。

  

  除了中文《旅游学刊》和《旅游科学》之外,还有如下英文类旅游期刊可以关注。

  

  最后,如果你是高中生,你对旅游管理感兴趣,建议高中学好数学、地理和思政。此外,你的性格最好是企业型(ESTP)、常规型(具有事务性的、计算性的能力,重视形式与规则)或社会型(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有教导别人的能力)的。“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本质是为了体验乐趣、感触自然、丰富生活、调节身心,而不仅仅只是被动地跟随他人走马观花、了无生气,旅游管理能给你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从长远来说,它也能成为社会关系的一般调节手段。

  

  参考文献

  侯国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4,(S1):143-146.

  隽雨仙,陈苑仪,保继刚.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困境与反思[J].旅游论坛,2022,15(01):102-114.

  申葆嘉.从“旅游不是学问”谈起[J].旅游学刊,2005(04):5-6.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8;25-77.

  王健.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03):19-23.

  鱼文英,娄迪.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6(12):87-90.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