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风范、青春时尚!平潭今年要“玩”大的!
国际赛车嘉年华活动正式发布
平潭致力打造国际赛车岛
第八届福建艺术节平潭分会场举办
平潭吹起艺术风
平潭南部湾旅游度假区
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
平潭旅游事业
多面开花,捷报频传
这背后,是平潭以
“国际风范、青春时尚”为主线
大力发展文旅经济
探索打造
以文化底蕴为灵魂
以体育运动为动能的
以旅游产业为载体
音乐艺术欢乐岛
品牌赛事活力岛
旅游体验舒心岛
观平潭贝雕非遗展览馆、手绘创作岚台传统灯笼,着汉服提灯笼游台湾小镇……新年伊始,平潭举办两岸青年迎新春活动,近200多名的两岸青年交流互动,感受平潭非遗魅力。贝雕和岚台传统灯笼都是平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一年,旅游交易会、文化节庆活动、非遗展演区等各种场所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平潭非遗正展现新活力,这背后,是平潭积极推进“非遗振兴”,印发振兴行动方案,将坛南湾、海坛古城等景区打造成为非遗展演集聚区,不断让承载民族记忆的非遗融入新时代新语境,赋能本土文化繁荣和文旅融合发展。“平潭非遗门类非常广,像藤牌操、闽剧等,有的可以成为我们游客观赏作品,还有的可以成为文创产品、旅游体验项目。”实验区旅游文体局副局长杨洪华说,在打造音乐艺术欢乐岛时,正是以“基于传统 又面向未来”为理念,而非遗就是我们的传统艺术资源,未来可以通过重新演绎方式,融入到当代中。非遗展现新魅力的同时,高雅艺术也在平潭生根发芽。去年以来,第四届海峡两岸合唱交流音乐会、“百人架子鼓 圆梦音乐岛”文艺汇演、两岸经典音乐会等活动在平潭举办,不少音乐家走进平潭、唱响岚岛,“音乐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很柔软的方式,可以让平潭被世界听见。”台湾音乐家杨慕说,愿走进平潭,让平潭变成一个爱唱歌的城市。与此同时,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守岛人》《季风与海洋之声》《暴走财神3》等10多部影视作品在平潭拍摄。蓝眼泪主题杯、南岛语族陶罐等特色文创产品陆续投放旅游市场,平潭正以多路径推进文旅融合,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新可能。据介绍,今年平潭继续以“音乐艺术欢乐岛“为目标,加快推进影视音乐产业园、音乐文创基地等音乐产业项目,积极引进高雅音乐会、舞台剧等精品演艺项目,策划举办高品质的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等活动,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不断丰富旅游发展内涵。
蔚蓝的海面上风筝朵朵,“追风者”驰骋飞扬,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去年11月,在第九届平潭国际风筝冲浪节现场,来自葡萄牙的 JOAO BORGES表示,“平潭带给我很多惊喜,海水清澈,沙滩干净,希望自己在享受比赛的同时,还能多和其他选手交流。”平潭,已经逐步成为风筝冲浪“圣地”,每年吸引无数风筝冲浪爱好者来“追风”。这一切正是得益于2012年以来,平潭连续举办多届国际性风筝冲浪赛事,进一步发挥赛事推广作用,让平潭优越的风力和沙滩条件被广泛认可。平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依托于此,平潭注重发展特色鲜明的体育运动。去年以来,平潭成功举办了风筝冲浪、沙滩排球、大众跆拳道邀请赛、海峡两岸暨港澳台地区定向越野公开赛等多个体育品牌赛事,进一步提高平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平潭连续五年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在擦亮体育品牌赛事的同时,平潭还阔步体育运动产业发展,开启体育事业新征程。去年12月,平潭国际赛车嘉年华活动在北京正式发布,平潭与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平潭国际赛车岛及平潭国际赛车嘉年华赛事IP项目。引进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等全国性赛事,打造国际汽车文体科创产业园,打响平潭国际赛车嘉年华品牌……每一个规划都彰显着滨海旅游岛的“国际风范”。前不久,实验区旅游文体局与省棒垒球协会签订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省棒垒球协会常务副会长任智云介绍,“将围绕场馆建设、赛事举办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助力平潭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棒垒球发展高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平潭体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验区旅游文体局副局长张传晖介绍,今年平潭将以打造“品牌赛事活力岛”为目标,推动品牌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两条腿走。建设沙滩运动基地、风筝冲浪基地、骑跑运动赛道和徒步营地建设,开展马拉松赛事、自行车赛事和风筝冲浪体育赛事,构建“赛事+产业+服务”产业链,不断打造体育赛事城市新名片。
傍晚的坛南湾田美澳,白沙细软、涛声阵阵。沿着木质游步道缓步前行,碧海银滩,美不胜收。放眼望去,“天空之镜”、星空帐篷等特色住宿产品散落沙滩……这是南部湾旅游度假区的美丽图景。经过改造提升,去年10月,平潭南部湾旅游度假区正式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相比几年前,坛南湾的变化太大了,旅游配套设施极大提升,有美食、有美景、有特色。”游客林先生说。近年来,平潭不断推动景区建设提档升级,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丰富产品业态、增加旅游新体验,让68海里风景区、台湾小镇等景点景区旧貌换新颜。不仅如此,海上环岛游项目“海坛2号”投入运营,国际演艺中心、海洋科技文化中心等一批旅游融合性项目建设加快。同时,以“一机游平潭”为目标,全面推进景区数字化、智慧化,统筹建设智慧公交、智慧厕所、智慧停车等配套设施。当前,平潭海上环岛游、生态廊道游、乡村特色游、全岛智慧游等滨海旅游特色产品丰富多彩。2021年,平潭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684.19万人次,同比增长22.2%,实现旅游总收入61.00亿元,同比增长13.3%今年,平潭将以打造“旅游体验舒心岛“为目标,全面开启旅游品质提升百日攻坚。“提升景区餐饮、厕所、酒店等软硬件设施,规范整治重点景区景点周边环境,加快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实验区旅游文体局产业处处长吴运平说,同时将提升旅游业态,例如丰富蓝眼泪旅游体验,引入演艺演出等夜游产品,打造城市音乐会客厅,提升平潭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