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暑期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放缓,临近出行再下单成普遍选择
今日(9 月 9 日)下午,中国旅游研究院官微发文,披露了 2022 暑期旅游市场情况及总结分析。具体来看,今年高温天气几乎覆盖整个暑期,南方地区避暑旅游成出行首要选择,7 月中远程避暑增长迅速。不过,受疫情影响 8 月周边避暑度假居于主流,暑期国内旅游市场复苏进度有所放缓,前半程市场表现较好,后半程局地受疫情影响较大。
从暑期省域净流入情况来看,2022 年暑期,全国整体净流入量小于 2021 年同期,客流流向重心较 2021 年同期向南移动。避暑旅游整体市场收缩的同时,出现一些结构性亮点," 休闲避暑 "" 漂流玩水 "" 海滨度假 " 类型的主题游受游客青睐,产品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热门目的地在南方分布较为集中,其中西南、华南地区热度较高。
中国旅游研究院认为,疫情造成未来出游的不确定性,游客出游决策提前期缩短,临近出行再下单成普遍选择。从疫情影响的强度来看,近两年暑期旅游市场的 " 拐点 " 均出现在 7 末到 8 月初。不同的是,与去年暑期国内酒店入住率相比,今年 7 月份之前发布的相关措施,将跨省游 " 熔断 " 精确到 " 县 ",精准防疫政策使得疫情对旅游业影响面明显缩小。
尽管暑期旅游市场的复苏进程被疫情打乱,但从国内酒店 2022 年整体入住率来看,暑期已经成为今年以来国内酒店复苏最好的时段。STR 数据显示,6 月 19 日至 8 月 20 日,国内酒店入住率相比 2019 年恢复至 80% 以上,为 1 月~8 月最高。8 月,全国多地出现确诊病例,国内酒店入住率依然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87%,成为过去 12 个月中国内酒店入住率恢复最好的月份。
中国旅游研究院提示称,近期国内散发疫情尚不稳定,中秋节假日在即,多地发布 " 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返乡 " 倡议,倡导群众就地过节。学生群体收假返校,南方高温天气明显减缓,避暑旅游需求减少,长线旅游进入潜在蓄力期。中秋节假日仍以本地、周边为主的短途休闲游为主,旅游市场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缩。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