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通关后的香港旅游业:各公司招兵买马迎接游客,预计下月中旬生意更好

  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

  1月8日,香港与内地正式恢复通关。实现免检疫通关的首阶段,深港口岸迎来久违的人潮。

  

  恢复通关后的深港口岸

  10日,深圳市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后,1月8日至9日,深圳各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共63259人次,其中,出境19696人次、入境43563人次。截至1月10日中午12时,陆路口岸赴港预约系统注册人数达105027人,总预约36119人;当天可预约至16日共35万个赴港名额,目前已预约人数26433个。

  香港方面,1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截至目前,网上预约系统已有52万人取得通关名额。过去几天通过预约系统离境的人数,大约占整体的三成半。

  与通关口岸重返繁忙相对应的,是市民办理赴港签注的火热。1月12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广州出入境业务网预约平台上看到,多个办证中心已经只能预约1月28日之后办理港澳通行证的名额。

  在深圳多个出入境办事大厅,最近一周办理港澳游签注的网上预约名额也已爆满。据深圳市罗湖出入境大厅工作人员1月9日向媒体介绍,该大厅一天最多可以办理2000人,而平时业务量在600人左右。

  对香港旅游业来说,内地游客表现出的赴港游的强烈意愿令人振奋。1月5日,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彭耀佳博士对香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全面通关表示热烈欢迎:“两地旅游重新互通,对旅游业界及相关行业是关键一步。”

  那么,为了走好这盼望已久的 “关键一步”,香港旅游业做了哪些准备?恢复通关又为香港旅游业的复苏带来了哪些利好?1月12日,极目新闻对话香港旅游业议会总干事杨淑芬进行了探讨。

  

  M+博物馆(图片来源 M+博物馆官博)

  重迎内地游客是等了三年的好消息

  极目新闻:香港旅游业界人士对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表现出怎样的态度?内地恢复赴港商务、旅游签注,旅客重返香港,对香港旅游业的发展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

  杨淑芬:香港整个旅游业界对于免检疫通关的放宽都十分欢迎。大家都感到很欣喜,因为这是大家等了三年的大好消息。整个旅游业界倍感雀跃。

  内地游客的回归,对香港旅游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疫情之前,内地游客人次一度占全部访港旅客人次的近八成,这个数字足以反映内地入境旅游对于香港旅游业的重要性。

  因此,内地同香港恢复通关,提振了业界的信心,尤其在招揽人手方面。此前,香港旅游业因疫情停摆三年,许多从业者都已离开旅游业,转向其他行业。

  去年下半年,香港宣布放宽入境限制,旅客查询业务增加,业内急需招回旅游从业者,但遭遇了困难。旅行公司久未开张,工资水平难以恢复到先前水准是原因之一;更令旅游从业者们犹豫的是,香港与内地还未通关,此时回归旅游业,前景仍然渺茫。

  而香港有序恢复通关之后,内地的广阔市场即将开放,旅游从业者们都看到了希望,重拾信心,这也有利于我们返聘人才。

  极目新闻:为迎接通关,香港旅游业各个行业做了哪些准备?

  杨淑芬:现在我们旅游产业链的服务行业当中,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准备人手。现在各个公司都在抓紧招聘足够的人手,去接待旅客。但恢复从业人员的人数并非短期内可以做到的,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硬件方面,我们的旅游巴士已经在停车场停泊了近三年,许多已经老化,重新启用需要去验车,去维修,这也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此外,为了更好回应旅客咨询,我们也组织了不少考察团,将到各通关口岸,以及即将通车的高铁站进行实地探访,了解他们的运作情况,用以搜集旅游资料。

  同时,我们也与澳门方面保持联系。在本周日(1月15日),将有40多名本港旅游业界人士受邀到澳门进行考察,了解疫情三年后澳门有什么最新的旅游特色,有什么优惠,这样我们返回后可以更好更快地组织旅游团,到当地观光。

  总之,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来迎接游客。最近很忙碌,但这是我们等了三年等来的忙碌,所以很开心。

  极目新闻:1月8日起,香港与内地已经实现首阶段有序恢复通关,这一周之内,香港旅游业市场是否迎来一定的回暖?

  杨淑芬:事实上,通关首周来港的旅客并未大幅增加。背后有几个原因:一是恢复免检疫通关的消息来得太快,加之马上就要过年,旅客可反应时间短。许多人的春节假期已经早有安排,而从通关到春节只有短短两周,也很难即时作出旅游计划或更改目的地。二是旅客从内地前往香港需要签注,拿到签注也需要一定时间。

  但对业界人士而言,通关首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开始。我们也都预料到,一开始旅客数量不会爆发式增长,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给我们业界一个准备的时间。我们预计,过了农历新年之后,或到二月中旬,旅客数量就会逐渐增加。

  

  西九文化区俯瞰图(图片来源 M+博物馆官博)

  “深度游”新特色吸引世界游客

  极目新闻:现在香港有哪些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旅游的新特色?

  杨淑芬:过去两年间,香港的许多大型基建项目落实到位,将会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

  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是最新建设的西九文化区。疫情之前,西九文化区仍在建设初期,区内有多个建设中的地盘;现如今,该区不断完善,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都于近两年落成开放。同时,在西九文化区内可全览维多利亚港景色,这些对于旅客来说都是新亮点,哪怕疫情之前经常到访香港,如今再来,都会耳目一新。

  两大主题公园也有新变化。迪士尼乐园的“奇妙梦想城堡”已焕然一新,同时城堡前会上演音乐剧、管弦乐等精彩节目,很值得一看。2021年,香港海洋公园也新开了水上乐园,该乐园全年运营,装备了暖气,冬天也可以游玩。

  此外,太平山也更新了第六代山顶缆车,载客量增加近一倍,旅客想乘坐不必再和以前一样排长队等候。在山顶公园,我们也增加了许多拍照打卡点。这些全新景点带来新奇的体验,相信将会吸引各地游客。

  极目新闻:除了全新景点之外,未来香港是否会推出旅游优惠?

  杨淑芬:目前,香港旅发局正在逐步加强在内地及各地的宣传推广工作,推动旅游业复苏。我们了解到,他们已经准备好一连串的推广,在今年二三月份,将会给来港旅客送出特别礼物,这份惊喜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除了官方之外,旅游业界,如观光景点、餐厅、酒店都可能推出优惠政策。例如光顾某一家餐厅,可能会送出特别饮品,或者有一些满减的折扣。总之,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很多的准备,来迎接访港旅客。

  极目新闻:您认为疫情之后,香港旅游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方向?

  杨淑芬:未来,香港旅游将向“深度游”方向发展。

  从去年开始,我们旅游业议会和旅发局一起,开展了一连串的导游领队培训,针对的就是文化方面。去年的培训主题是“地道文化”,例如深水埗这个老区有哪些独特文化、地道美食、隐藏宝藏;今年的培训主题是“古迹”,即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大坑舞火龙、凉茶文化。

  我们希望,接受培训之后,我们的导游领队能够更好地为旅客讲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香港地方文化。

  另外,香港政府也于2022年10月20日宣布推出为期三年的“文化古迹本地游鼓励计划”,以鼓励业界开发更多具文化及古迹元素的旅游路线和产品。

  以前旅客来到香港可能就是购物、吃饭,现在我们希望旅客可以有一个新的不同的体验,更多地开展深度游,体验更加有质量的旅游。这样的旅行才会让人最难忘,亦最回味。

  

  迪士尼迎接通关旅客宣传图(图片来源 香港迪士尼乐园官博)

  旅游界盼通关政策进一步优化

  极目新闻:对香港旅游业的复苏,业内人士期待哪些政策利好?

  杨淑芬:现在内地与香港通关了,我们当然非常欣喜,也期待未来不断优化通关政策,例如放宽通关配额,优化往返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政策,尽快安排恢复团队旅游等。

  另外,我们从航空公司了解到,目前他们的运力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希望政府方面可以为航空业提供更多帮助,得以运载更多世界各地的旅客来到香港。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