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研究 | 国际共产主义照耀下的红色旅游

  摘要:本文首先从国际形势、国内发展指出红色旅游应该大发展时期。然后遍布世界的红色印记和五湖四海的红色旅游两个方面介绍了红色旅游,最后再次阐述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并给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马克思诞辰 国际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概述

  1、当今国际形势推动红色旅游

  当前,国际局势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及西方国家战略迷茫和保守内顾凸显,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和局部战争、紧张、动荡并行,传统威胁时起时伏,非传统威胁持续蔓延,全球失序的恐惧充斥弥漫。贸易战触发,全球化倒退,在这种形势下,国际社会希望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因此,中国需要在承担国际责任上有所作为。“一带一路”、创建亚投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中国愿意承担更大责任的国际告白。旅游是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合作是国际合作的重要方面,体现在旅游外交、红色旅游以及我国牵头组建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组织和主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届旅游部长会议等各种国际会议。红色旅游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旅游领域务实合作,将人文合作的纽带拉得更紧。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多国举办多种形式纪念活动,缅怀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并没有停留于19世纪,而是不断与时俱进;虽然产生于欧洲,却没有局限于欧洲,而是影响了全世界。法国哲学家托尼·安德烈亚尼表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如今中国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甚至为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再到新中国的成立;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一个曾衰落的东方大国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

  马克思故居纪念馆

  

  在当今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仍具有重要影响力。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剑桥大学加里斯特·琼斯教授感慨:“《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 因此,发展红色旅游既是国际形势使然,也是我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使命。

  2、国内要求发展红色旅游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倒退需要红色旅游发挥作用。国际金融危机证明,现代社会的金融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用以缓和生产相对过剩的金融创新和暂时促进需求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这是我国今天的红色旅游遍布全世界的基础,也是通过红色旅游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并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方式。

  马克思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从经济增长到贸易贡献,从减贫奇迹到绿色发展,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和不可或缺的稳定器,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有力维护者和推动者。这是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时代需要和召唤!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需要已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从曾经“落后的社会生产”发展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旅游成为解决新矛盾的幸福产业,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实现伟大复兴。

  从200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战略决策以来,我国红色旅游取得了巨大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民众的认可和参与,通过红色旅游,体现共产主义的传承,薪火相传的教育的目的,红色旅游成为了我国向世界展示的亮丽风景和响亮品牌。

  3、红色旅游迎来发展契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发展红色旅游作出重要指示。红色旅游年游客接待量,已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11.47亿人次。《2017年红色旅游影响力报告》指出,近三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同时,中国“海外红色旅游”快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踏上“红色之旅”。沿着革命前辈的先烈的足迹,追寻革命事件和名人足迹,正在成为旅游新风尚。对红色旅游的热情追随持续走高,红色旅游迎来了来了全新生机。

  中俄红色旅游合作纪念林

  

  但是目前,除中俄、中越间有专门的红色旅游线路之外,其他海外旅游目的地还不够。红色旅游很小众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相较于国内,境外的红色旅游目前更多的仍是观光体验为主,性质上更接近于“怀旧旅游”。中国游客到访共产国际遗址或是名人故居,多是在旅途中顺道拜访。红色旅游存在景点分散、精品不多,路上耗时长、游览时间短等瓶颈。

  《2017红色旅游报告》显示,根据抽样调查结果,87.3%的游客有意继续选择红色旅游,超过七成游客的年龄在14-45岁之间。相较于过去来俄罗斯的中国游客通常是那些保存着苏联时代记忆的中老年人,目前的红色旅游游客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是中老年人“专利”。统计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旅行者也开始喜欢“红色旅游”,平均年龄为35岁。“80后”父母携“10后”小朋友到访红色旅游胜地成最新趋势,红色旅游的教育内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客源的年轻化,组织学生开展红色实践体验活动,形成既符合游客心理、又引发内心缅怀的兴趣点,显得尤为迫切。

  红色旅游遍及全球

  1、遍布世界的红色印记

  传统印象中,只有中国才有红色旅游,其实,红色旅游的印记遍布全世界。

  

  “毛泽东热”与希腊民众的中国领袖情结出现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地中海东岸,风光绮丽而神奇古老的希腊,热情好客的希腊人对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非常崇拜和敬仰,堪称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蒙彼利埃,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游客众多,该市建造包括列宁和毛泽东在内的世界名人塑像建造列宁塑像。巴黎法国华侨华人会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图片展。

  

  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建成白求恩纪念馆新游客中心,并将2012年7月11日定为该镇的“白求恩日”,吸引游客游览。2016年11月12日,白求恩逝世77周年纪念日,中国画家于成松向白求恩纪念馆捐赠《白求恩大夫肖像》作品。加拿大蒙特利尔,白求恩国际联合会主持捐赠仪式。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华侨华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是红色的日本,日本一些60岁左右的日本老人,很多人的偶像曾经是毛泽东。

  毛泽东受到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敬仰,南非行政首都茨瓦尼(又称比勒陀利亚)市议会2014年通过了将毛泽东列入其市政街道建筑名录库的决议,“毛泽东”将被用来命名茨瓦尼市某街道、区域或建筑。

  非洲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有条两公里长的街道称“毛泽东大街”,西端与“列宁大街”和“马克思大街”相连。

  津巴布韦的乡间公路曾有“孙逸仙博士路”路标,距此不远,还有一条“鲁迅路”。

  古巴旅游资源丰富,格瓦拉、卡斯特罗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古巴的红色旅游是国际共产主义的瞻仰,游客聚集在格瓦拉墓前,纪念菲德尔卡斯特罗。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毛泽东和胡志明主席缔造和栽培了传统而深厚的友谊,中越互推“伟人故里游” 推介毛泽东、胡志明。越南除开放河内的巴亭广场、胡志明墓地及博物馆外,还通过印制中文介绍说明材料、在交通主干道旁新建革命性纪念碑或雕像、免收门票等方式招徕中国游客。

  

  柬埔寨首都金边“毛泽东大道”是柬老国王西哈努克1965年倡议修建的,是穿越金边市西南部最长、最宽的街道,金边市交通要道。

  宗教小国尼泊尔旅游闻名世界,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大多数尼泊尔人佛教之外选择了毛泽东和共产党,他们认识到只有毛泽东思想和尼泊尔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救他们出苦海,改变社会改变生活。

  中朝友谊是用血凝聚而成,红色旅游将中朝之间友谊和合作联系得将更加紧密。随着朝核问题缓解,朝鲜向中国越来越开放,红色旅游的发展日益兴盛。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有以邓小平名字命名的“邓小平大街”及邓小平雕像和石碑,两米多高的红色花岗岩上端雕刻着邓小平头像,用俄、吉、中三种文字刻写。昭示吉尔吉斯斯坦以中国为榜样,走特色改革开放之路。

  未来,西半球的古巴和美国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也会出现在红色旅游线路上。催生“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大罢工和暴乱的芝加哥也会成为红色之旅中的一站。

  2、走向五湖四海的红色旅游

  “海外红色旅游”快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踏上“红色之旅”。 就历史唯物主义而言,欧洲显然是最重要的目的地。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吸引喜欢红色旅游的中国游客。

  俄罗斯作为中国游客“海外红色旅游”一个重要目的地,该国旅游公司喜欢用“红色旅游”主题来吸引中国游客。“红色旅游”项目内容丰富,包括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克里姆林宫、俄红场列宁墓、红场、二战博物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还包括伏尔加河畔的“红色之源”列宁故乡乌里扬诺夫斯克等。列宁故乡是俄罗斯最早面向中国游客发起红色旅游倡议并推出红色旅游线路,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已成为俄罗斯的我国游客必到之地。乌里扬诺夫斯克州为我国游客量身定制“红色之路”,串联起莫斯科、乌里扬诺夫斯克、喀山、圣彼得堡4座城市。伏尔加河线路包括沿岸城市薩拉托夫、薩马拉(苏联时期的古比雪夫)、鞑靼共和国首府喀山、楚瓦什共和国首府切博克萨雷、下诺夫哥罗德(苏联高尔基城),伏尔加格勒(苏时的斯大林格勒亦即英雄城市察里津)都是红色旅游线路。

  

  法国除向我国推介巴黎公社墙等景区景点外,还积极打造和推介邓小平等数百位中国学生学习过的小城蒙塔日。小城蒙塔日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这里用浪漫的精神和苦难现实锻炼出很多中国领导人;法国开辟的红色旅游路线为“伟大的足迹”,供游客探访当年勤工俭学中国学生走过的路,被誉为“载入蒙塔日史册的中国篇章”。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和中法建交50周年,蒙塔日纪以邓小平同志命名的广场正式揭幕。16岁的邓小平远渡重洋在法勤工俭学,曾在蒙达尔纪市哈金森橡胶厂工作。该厂在上世纪20年代招聘过超过220多名中国学生和工人,包括邓小平、王若飞和前统战部长李维汉等。蒙塔日的红色印记不仅吸引着我国游客重温历史,也为这座小城带来改变。得益于红色旅游,汉语在此很受欢迎。法国学生十分有共鸣,也希望更深入了解中国这段历史,了解中国。

  

  沿着伟人足迹,是海外红色旅游的形式之一。如探访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寻找当年马克思研究写作《资本论》的地方;寻访马克思在伦敦生活的居所索霍区迪恩街28号,瞻仰伦敦北郊马克思与其妻子合葬的海格特公墓,探究马克思与恋人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婚礼举行地莱茵省小镇克罗茨纳赫;探访马克思攻读法学、法律和哲学的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等等。旅游者可以到建于1653年有“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的切塔姆图书馆,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过的书桌上翻阅书籍;前往马克思的故乡古城特里尔的游客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除德国外,还有法国、西班牙、荷兰、英语国家及拉美地区国家。中国游客最多,约占四分之一,寻找伟人出生和成长足迹,因为中国人有“不到特里尔就不算到过德国”情怀。

  2018年在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我国赠送的马克思雕像揭幕仪式在其故乡德国特里尔隆重举行。该雕像重约2.3吨,高4.6米,连同基座,总高5.5米,表达了我国人民对特里尔,对马克思的崇敬和纪念。为更好接待中国游客,特里尔市及莱法州将举办包括主题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制作特别红绿灯纪念马克思。马克思故居纪念馆有中文解说器、说明书和中英文对照标识牌;特里尔各大商场和旅游景点都有“欢迎光临”中文标识;公交车上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宣传画;特里尔“城市倡议”组织开办中文班,教授员工中文;街头德国人向中国人友好招手或说中文 “你好”。同时,德国各地围绕马克思制作了很多创意产品和趣味纪念品,为中国游客“海外红色之旅”增色。被称为“马克思城”德国东部城市开姆尼茨推出“马克思啤酒”,印有马克思头像的零欧元纪念纸币及马克思衬衫、马克思巧克力等纪念品也开始热销。

  

  寻访红色足迹,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的“红色景点”让中国游客感受海外的红色热情。芬兰和瑞典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合作,聚焦于苏联领导人列宁在这三个国家的生活轨迹,向我国游客推销“红色旅游”线路正式推出。曼彻斯特、布鲁塞尔、苏黎世和巴黎等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周恩来和邓小平等人有关联的地方也打造红色之旅,向中国人推介!

  中国游客走出去,海外游客也来到中国游览红色旅游胜地。“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是中国红色旅游发展历史上首次在国家层面与外国开展合作。我国红色旅游以友城关系为纽带,相继与列宁家乡、胡志明家乡、戴高乐家乡等国际知名城市开展国际合作,推动红色旅游“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和建议

  1、红色旅游的意义

  文化意义:红色旅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多重价值,是传播当代红色文化精神价值的重要途径。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的枝干。我国红色旅游所蕴含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具有超越国界的吸引力,历久弥新,持久不衰。通过红色旅游感受世界红色文化中国红色文化,传播中国红色文化是最有效的文化体验。

  

  教育意义:红色旅游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具有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素材及资料。通过红色旅游落实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通过红色旅游的体验功能,运用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具象化载体,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经济意义:旅游是世界第一大产业,经济效益明显。红色旅游是旅游产业中重要的具有发展前景的一部分,对发展经济,转变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意义。当代红色旅游的多重价值为其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奠定基础。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旅游发展,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当代红色旅游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将成为地区新经济增长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社会意义:红色旅游促进就业,具有脱贫功能,提高改变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的社会生活环境。旅游者参与到当代红色环境中,亲身体验用心去了解那段并不遥远的过去、中国共产党人起源和初心。体验杰出人物的生活,深刻感受当代红色文化的内涵及精神,对于创建新时代的和谐社会大有裨益!使红色旅游转化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内生动力。

  

  外交意义: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影响广泛成效显著的外交功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合作互动,促进“一带一路”中外红色旅游合作交流和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常态化。中国政府在莫斯科建立中共六大纪念馆、湖南在法国出资购置并恢复修缮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成为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红色旅游外交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旅游院校等各方面促进了我国全方位与境外国外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发展国际红色旅游建议

  红色旅游要坚守文化自信: 红色旅游的本质是红色文化交流,红色旅游是国际共产主义红色文化的表达与传播。共产主义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内核与灵魂,红色旅游是马克思列宁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坚持文化自信,用红色旅游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传承、激活、弘扬、创新国家红色文化和构建国家文化竞争优势。用红色旅游传播国家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彰显大国文化自信,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

  深化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基础: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节点是深化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的政治互信基础,巧借历史节点,结合重大纪念活动及其他重要节假日,组织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使中国红色旅游受到世界人民广泛的接受认可和共同的精神共鸣。

  挖掘文化内涵和情感基础:立足相同、相近或相似文化坐标,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以过往历史事件为核心的旅游形态,有行之有效的情感唤醒手段。围绕红色旅游主题旅游产品关联性,深化红色旅游国际合作的情感基础。寻找国际合作的多维空间,讲好中国故事,赢得国际认可。

  共同开发旅游产品线路:红色旅游国际合作需要旅游产品、国际旅游线路作支撑。节会活动、纪念馆、国际旅游航线等深化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市场。构建国际红色旅游产品、线路体系,在国际航线、国际资本等方面夯实合作交流的市场基础。

  高科技的红色旅游品牌化国际化:以品牌化、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新载体的思路与举措,将红色旅游推向海内外。放宽视野,广辟路径,或渗透,或结合,或提升,以大融合、大发展的气魄使海外红色旅游彰显独特魅力活力。创新手段满足市年青一代的新市场、新需求。用让国际社会听得懂、记得住、不反感、传得开的话语方式,讲清楚红色旅游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品牌”。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红色旅游联盟,与更多国家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院签订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协议;依托博览会、交易会、论坛、学术会议等平台,举行红色旅游跨国合作交流活动;建设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国际合作示范点和研学旅行基地,推进红色旅游国际纵深发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红色旅游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起来,并不断激励年轻一代沿着先辈的革命足迹前行,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注:内容来源博雅方略,作者为博雅方略白墨,欢迎大家转载交流学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