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遗迹旅游景点,有时间一定要去一遍,想去赶紧收藏!

  Top1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推荐理由:世界文化遗产

  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包括3座王城和40座墓葬的考古遗迹: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4座王陵及26座贵族墓葬,这些都属于高句丽文化。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高句丽王朝一直统治中国北部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北部,这里的文化因此而得名。

  五女山城是唯一部分挖掘的王城,国内城位于今天的集安市内,在高句丽迁都平壤之后,与其他王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城内发现有了望台、蓄水池、点将台、天池、大型建筑、兵营式建筑群等遗迹,出土陶、石、瓷、铜、铁、银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丸都山城是高句丽王朝的都城之一,城内有许多遗迹,其中包括一座雄伟的宫殿和37座墓葬,一些墓葬的顶部设计精巧,无需支柱就可支撑宽敞的墓室,还能承载置于其上的石冢或土冢。

  许多墓室里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并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精美的壁画是这些古墓的特色所在,虽然距今已有千余年,仍然色彩鲜艷。洞沟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

  Top2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

  推荐理由:世界文化遗产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指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一批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古迹,包括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

  该建筑群建筑类型之多、规格之高、历时之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为世所罕见。该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建成时间从汉至清,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也是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学、技术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之一。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一座东方古代建筑艺术殿堂,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建筑艺术的瑰丽。

  Top3

  元上都遗址

  推荐理由:中国于2012年最新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或称上都,即开平,位于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元上都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由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这座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史学家称誉它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相媲美。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元上都遗址包含着忽必烈这座传奇都城的大量遗存,占地25000多公顷。元上都是1256年由蒙古统治者的汉人幕僚刘秉忠设计的,这是一次特有的融合蒙古游牧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尝试。忽必烈就是由此出发开创了元朝,统治中国百年之久,并把其疆域扩大到了亚洲以外。曾在此进行的宗教辩论令藏传佛教得以在东北亚地区传播,并且成为这一地区很多地方沿袭至今的文化与宗教传统。元上都根据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依山傍水而建。元上都遗址现存有寺庙、宫殿、坟墓、游牧民族帐篷以及包括铁幡竿渠在内的水利工程。

  Top4

  殷墟

  推荐理由: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殷墟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完整的王陵墓葬群,王陵大墓多为“亚”、“中”“甲”字形大墓,这些大墓墓室宏大,形制壮阔。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随葬方式、祭祀礼仪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阶级状况、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并为以后中国历代王朝所效仿,逐渐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陵寝制度。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80亩。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王陵大亩、2000多座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Top5

  福建土楼

  推荐理由: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由12世纪至20世纪建造的46座生土结构房屋组成,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福建土楼为圆形或者方形,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每座土楼可住800人,容纳人数很多,它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墻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与其朴素的外观不同,土楼的内部非常舒适,通常装饰华丽,是人类住所的一个杰出典范。

  土楼闪烁着其先民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

  Top6

  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

  推荐理由:世界文化遗产

  孔夫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

  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现存的孔庙面积约有327亩,建筑物466间,前后共有9进院落,整个孔庙建筑布局严整,气势宏大,具有平稳、对称、方正、敦厚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古代对孔儒思想的尊崇,是儒学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

  孔林又称至胜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林内古木参天,碑碣林立,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孔府面积约有200多亩,房间480多间。官衙和住宅修建在一起,是典型的封建贵族地主庄园,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以及历代服饰、用具等历史价值很高的文物。

  Top7

  中国丹霞

  推荐理由: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主要由红色砂巖和砾巖组成。中国的丹霞地貌包括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的6处,即湖南崀山、福建泰宁、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

  其的共同特点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巖柱、巖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这种跌宕起伏的地貌,对保护包括稀有或受威胁物种在内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许多动植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丹霞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与美学重要性的自然现象或地区,代表生命进化的纪录、重要且持续的地质发展过程、具有意义的地形学或地文学特色等的地球历史主要发展阶段的显著例子,拥有最重要及显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值的濒临绝种动物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