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即将上台,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去台湾旅游
过完猴年春节,关于大陆游客前往台湾旅游人数锐减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尽管两岸相关部门先后都予以澄清,或者是从数据出发,称陆客访台数量总体仍在增长,或者从政策层面回应,大陆方面,国台办发言人表示,赴台游人数变化是市场行为;台湾方面则表示,对“陆客限缩”只是传言。但是,在专家看来,民进党5月20日上台执政后,“大陆游客人数自然减少的可能性比较大”,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台海研究》主编倪永杰告诉上海观察。
真会影响“小确幸”?
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赢得选举,马英九政府上台以来,两岸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而旅游业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获益颇丰。
当年7月,经过协商,大陆居民赴台团队游正式启动。之后,随着赴台游市场的逐步扩大,赴台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更青睐于个性化的深度游。3年后的2011年6月,赴台个人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由行”,正式启动。
这之后近5年时间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一路猛增,根据台湾《旺报》上月数据,2015年大陆游客赴台总数约为415万人次,其中“自由行”占130万人次。也有媒体称,去年大陆赴台游客数接近500万人次。无论哪一个数据都显示,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地区入境最大的观光团和自由行来源地。
大陆居民赴台游,促进了当地旅游、酒店、购物、交通甚至夜市产业发展,旅游业也成为台湾经济不景气中的一大亮点。
不过,台湾社会的某些人,特别是绿营势力,却很少愿意从正面看待大陆游客的台湾行。这其中固然有一些大陆游客不文明举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有不少故意抹黑大陆游客的成分,比如“1个德国观光客是17个陆客的台湾产值”、“陆客常常7个人吃一碗蚵仔煎”等奇葩言论时常出现。
闽南师范大学台商研究中心主任陈丽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台湾绿营刻意制造出一种社会舆论,认为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没有给台湾带来多少好处,只有极少数的固定商家得利,老百姓没有普遍获利。而在事实上,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是多赢的,台湾与大陆有共同利益,而且开放陆客旅游的积极意义,不仅体现在相关参与者或相关行业,而是对台湾整体经济有帮助。
正因如此,自从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游后,台湾社会对此心态就颇为复杂,一方面,伴随着大陆游客的,是滚滚而来的消费能力。目前大陆游客已占入台旅客总量的40%,而旅游业也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台湾社会也有一些人忧虑,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会影响到他们所谓的“小确幸”,甚至会带来所谓政治、经济领域的“不安全”与“不稳定”。
在这种矛盾心态之下,再加上当时在野的民进党不断向马政府施压,台湾当局为大陆民众每日赴台游人数设限,并将团队游细分为“优质团”与“普通团”,希望以此能“平衡”各方关切。
脚长在大陆游客自己身上
如今,随着“5·20”的日益临近,民进党将全面执政,岛内外对新当局会向大陆赴台游“动刀”的忧虑日盛;同时,鉴于之后台湾局势的走向不明朗,一些大陆游客也在犹豫是否继续赴台。就笔者身边人而言,有的人推迟了今年的台湾游计划,希望看看形势发展再说,也有的人提前在3、4月间,也就是赶在新当局上台前去旅游。
考虑到大陆赴台游对当地经济影响重大,民进党在野的时候可以无所顾忌地抨击,但“执政”后则要考虑“过日子”的问题。据台湾《联合报》上月25日报道,民进党智库观光政策咨询小组24日与旅馆、航空、旅行社等观光业者座谈,讨论陆客减少的原因和应对办法。
蔡英文政策办公室执行长张景森在会上表示,台湾的“旅行业管理规则”已到了非常僵化、没有弹性的地步,5月20日民进党上台后,要全面解放旅游业,马上就要做。他称,观光“是两岸未来能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石,两岸观光不容许倒退”。张景森还向业者重申,民进党的政策与执政县市都欢迎两岸观光发展,“我们是欢迎陆客的”。
民进党发言人阮昭雄也就陆客减少做出回应。他说,蔡英文竞选期间一再强调“陆客的总量绝对不会减少”,未来朝优质团、高端团、自由行方向进行,希望将旅游质量提升,未来的国际观光客更多元。
尽管民进党发了数则“安民告示”,但岛内业者依旧对两岸前景不明感到担忧。直到如今,蔡英文仍不愿明确接受并认同“九二共识”,而后者是陆客赴台旅游的前提保障,这给5月20日之后的两岸旅游业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此外,有一种观点值得思考:大陆民众游台湾,更多的是种串亲戚的心态。如果台新当局不把大陆居民看作同胞,甚至当作贼一样防备,或者,一边想赚大陆的钱,一边明里暗里继续搞“台独”,那么,在全世界都频频向大陆游客抛橄榄枝的当下,台湾地区的不可替代性未必那么强。之前,大陆方面表示赴台游人数变化是“市场行为”,有一种理解是,去不去台湾,脚长在大陆游客自己身上。
题图来源:网络?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