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文化,很遵义!
遵义
一座历史与现实交映
文化与生态互融
自然与人文相连的红绿辉映之城
于一座城市而言
文化塑造着其独特的气质
吸引着你驻足停留
细细品味
胡志刚 摄
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部署,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遵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过文化建设,增强了遵义人的自信,提高了遵义的文化影响力,为城市精神增添了精彩的文化注脚。
遵义这个“小身量”里
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力
古朴厚重与新潮时尚的文化气质
如何在这座红色城市共同成长
0 1
有一种旅游的颜色是“红色”
“旧址”增添新看头
是遵义巧打“融合牌”
让文化和旅游互补共赢的一个缩影
钟承朴 摄
近年来,一批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迅速成长;一批特色文化创意小镇(街区)迅速崛起;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开园、一批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迅猛发展......
12月11日
遵义市荣获
“中国旅游大奖·优选红色旅游奖”
遵义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走进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聆听生动的红色故事,洗涤心灵。
与旅游、科技、农业、体育等领域
深度融合
文化产业化蛹成蝶
正上演新的精彩
各县(市、区)也结合自身优势,大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
仁怀市依托茅台酒文化,推动茅台镇5A级景区创建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绥阳县充分挖掘诗歌文化资源,打造“诗乡文化”创意产业园;
汇川区以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为依托,重点打造“土司文化”;
务川自治县主打“中国的务川·世界的仡佬”文化旅游名片,建设以仡佬族民族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
新蒲新区着眼新技术对传统印务的改造与提升,配套其他文化产业业态,打造遵义市印刷工业园区,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
凤冈县将生态文明、农耕文明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打造玛瑙山文化旅游景区;
正安县发展以吉他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
余庆县把旅游、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松烟镇“中国第一骑游小镇”品牌;
……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举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茶酒文化季·消夏避暑游”“一把手当主播”“文旅局长晒文旅”等活动,同时推出各项旅游优惠政策,抢占文化旅游市场复苏先机,加快文体旅游行业复苏步伐,极大提升了遵义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0 2
有一种影视现象叫“遵义创作”
黔北遵义历来就是贵州文化重镇。在新时代,遵义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努力走出一条精品迭出的文化发展新路,为把遵义建设成为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文化支撑。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不断创作出一批有温度、有情怀、有品质的红色文艺作品,讲好遵义故事,推出影视精品佳作,促进遵义红色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赢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遵义出品的部分影视作品
策划拍摄的《伟大的转折》等红色题材影视多次登上央视,遵义红色历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这些精品之作紧扣主题主线,遵义文艺用镜头记录时代变革、抒写奋斗精神。
《花繁叶茂》倾听花茂村花开蝶变的声音; 《出山记》真实记录易地扶贫搬迁的历史性时刻; 《吉他兄弟》奏响正安“神曲”; 《天渠》传唱新时代愚公精神; ......
▲遵义出品的部分影视作品
这一批批带有鲜明黔北印记
饱含时代风貌的遵义影视作品
冲出高原峰峦 进入观众视野
获得一致好评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2022百部重点电视剧名录,开播当晚收视率位居同时段第一名,中央文件点名表扬;在第3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优秀电视剧奖”;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剧作品奖荣誉提名。 《花繁叶茂》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期间,稳居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名; 《出山记》入选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纪录电影专题展,全国仅有三部纪录片入选展演;荣获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委会最佳作品奖、第二十四届中国纪录长片“十佳”作品、第2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别单元优秀纪录片奖等等奖项。 《海龙屯》于2017年荣获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
如今
红色遵义已然成为创作的热土
影视创作的“遵义现象”引发了业内专家
和《人民日报》等媒体关注
▲人民日报客户端截图
遵义影视剧,在扎根人民中厚植基础,在呼应时代中蓬勃生长,与时代同频,在传承红色中展现风采。为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遵义奋力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在云贵高原力攀影视文艺高峰,以不愧于时代的担当使命,把好声音传遍祖国大地,切实谱写“遵道行义·醉美遵义”新篇章。
0 3
有一种表演叫“视觉盛宴”
看一场演出
忆一段历史
品一方文化
...
曾几何时
在许多遵义人的记忆里
遵义杂技仿佛一夜之间
就蜚声海内外
成为了遵义文化交流
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遵义演艺集团致力于将遵义特色的杂技创新和富含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底蕴的戏剧化表现融合,诞生了《伟大转折》《大国酒魂》 《浓情中国韵》等一批优秀舞台剧,取得良好的市场口碑。
一部部经典力作,一场场热烈的掌声,一次次高度的评价,让遵义的杂技与歌舞这两块金字招牌焕发出新的光彩。
2019年4月25日,遵义演艺集团37名演职人员带着原创大型杂技剧走出国门,远赴土耳其演出半年。通过中国传统的杂技艺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深厚神秘的酱酒文化。
文化产业的发展
最终是为了带给人民群众福祉
无论是物质上的收益
还是精神上的收获
04
有一种创意叫“文化创客”
当“遵义会议会址”遇上笔筒
当“赤水大瀑布”遇上牙签盒
当“凤冈长碛牌坊“遇上音乐盒
当竹子遇上手提包
……
看似不搭边的元素
碰撞在一起
却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一起来看看
(部分作品)
近年来,遵义连续举办来三届文化产业创意大赛,旨在充分挖掘遵义红色文化,挖掘民族民间文化、酒文化等优势资源,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探索创新产业发展路径,打造知名品牌,汇聚创意智慧,为遵义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心里的遵义都不一样
遵义人、外地人眼中的遵义
又有几多模样呢?
2017年,《品味遵义》首发。这是遵义市第一部对外宣传口袋书,既是文化产品,又是外宣产品和旅游产品。图书力图用最性情、最新锐的文字,最独特的视角,展示最独特的遵义风物,把遵义美好的一面呈现给读者,为读者打开一扇不同以往的,能在不经意间心里微颤的、触摸遵义的新窗口。
《品味遵义》系列丛书不仅是一本时尚另类的旅游口袋书 ,更是代表遵义的一个文化符号、一张靓丽名片。
201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的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品味遵义小红军微信表情包”正式上线,受到网民和媒体的追捧,掀起传播热潮,“遵义表情”走红网络!
2019年,小红军系列3表情包正式上线!在延续以往画风的同时,把遵义话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文化建设,事关人民精气神的凝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推动。
回首来路,“汉三贤”“清三儒”共同谱写了“贵州文化在黔北”的佳话。
检视今天,遵义的文化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继续前进,继承和弘扬黔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持续推出振奋人心的文化产品,书写新时代文化发展新篇章。
展望明天,遵义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定当不辱使命,创造出更好更多的精品力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遵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