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36人死亡
秋冬季是我国易灾发的时节,正值风干物燥,全国各地都应该认真开展冬季防火防灾工作,同时,临近跨年与春运大潮,各大城市、交通枢纽的人流量远比日常要高出许多,在人员疏导、道路疏通方面的工作刻不容缓。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事件背景
事发地
陈毅广场位于外滩风景区中部(与中山东一路335号至309号段隔路相望)、与南京东路东端相邻、与中山东一路相连,公共活动面积约2877平方米。陈毅广场通过大阶梯及大坡道连接的黄浦江观景平台,是外滩风景区最佳观景位置。此外,陈毅广场附近交通便捷,距离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南京东路站约580米,是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最大、密度最高的区域。
陈毅广场事发现场位于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上下人行通道阶梯处。阶梯自上而下分为两组共17级,两组阶梯间距2.3米,阶梯两侧有不锈钢条状扶手。阶梯宽度6.2米,最高处距地面高度3.5米,纵深8.4米。
新年倒计时
2011年起,黄浦区政府、上海市旅游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连续三年在外滩风景区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鉴于在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黄浦区政府经与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协商后,于2014年11月13日向市政府请示,新年倒计时活动暂停在外滩风景区举行,将另择地点举行,活动现场观众将控制在3000人左右,主办单位是黄浦区政府和上海广播电视台。
外滩风景2014年12月9日,黄浦区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决定,2015年新年倒计时活动在外滩源举行,具体由黄浦区旅游局承办。同时,要求区有关部门落实活动的各项保障措施。12月26日,黄浦公安分局作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决定书,同意区旅游局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的申请。12月30日上午9时30分,黄浦区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由黄浦区旅游局对外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
上海外滩人员流量
2014年12月31日晚20时起,外滩风景区人员进多出少,大量市民游客涌向外滩观景平台,呈现人员逐步聚集态势。
据综合监测显示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的人员流量,20时至21时约12万人,21时至22时约16万人,22时至23时约24万人,23时至事件发生时约31万人。
2014年12月31日,上海政府网站的公告显示,当年上海外滩地区取消大规模新年倒计时活动。但仍有许多游客会去外滩源看5D灯光秀,还有的守候在滨江边看上海中心亮灯。南京东路站深夜客流或明显超过工作日早高峰。
2014年12月31日20时30分,外滩的人流量已接近2013年灯光秀时的规模,远远超过预期。根据事先部署,上海相关部门已组织了超过平时相当多的警力到场。
2014年12月31日23点13分,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 曾发布实时公共交通信息,称截至22点40分,上海全路网客流已超过1003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2014年12月31日23点32分,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 曾发布微博播报外滩实时消息,称“外滩迎新场面壮观虽然人多,但秩序还算有序,希望在现场的民众们配合民警和武警叔叔的指挥,平安跨新年外滩已近饱和,警察建议择地前往跨年。”
事件过程
2014年12月31日23时30分,警方从监控探头中发现陈毅广场上下江堤的一个通道上,发生人员滞留的情况,立即调集值班警力赶赴现场,民警遭超大规模拥挤人流的阻隔,采取了强行切入的方式,进入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多5—8分钟。
22时37分,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北侧人行通道阶梯处的单向通行警戒带被冲破以后,现场值勤民警竭力维持秩序,仍有大量市民游客逆行涌上观景平台。
23时23分至33分,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涌”。
23时35分,僵持人流向下的压力陡增,造成阶梯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有处于高处的民众意识到了危险,挥舞手臂让其他人后退。楼梯上的人和赶到救援的警察开始呼喊让台阶上的人群后退,但声音太小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于是更多的人被层层涌来的人浪压倒,情势开始失控。
23点40分,眼见下面的人处于危险,站在墙头的几个年轻人就开始号召大家一起呼喊,“后退!后退!”楼梯上端的人群察觉到了下面的危险,人流涌动的趋势开始减慢并停止。十分钟后人群有了后退的趋势,然而压在下面的人已经渐渐不支,当人群终于散开时,楼梯上已经有几十人无力地瘫倒在那里,救援人员立即进行呼喊和心肺复苏。
23点50分,越来越多的警察赶到,试图从下端往外拉拽被压得动弹不得的人,但根本拉不动。
23点55分,所有倒地没有受伤的人们都站了起来。现场的哭喊与尖叫声和呼叫救护车的声音混成一团,赶来的医务人员和附近的热心市民对每一个倒地的人进行呼喊和心肺复苏,试图进行抢救。有一些人已经死亡。
现场救援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在现场维持秩序的民警试图与市民游客一起将临近的摔倒人员拉出,但因跌倒人员仍被上方的人流挤压,多次尝试均未成功。此后,阶梯处多位市民游客在他人帮助下翻越扶手,阶梯上方人流在民警和热心的市民游客指挥下开始后退,上方人员密度逐步减小,民警和市民游客开始将被拥挤踩踏的人员移至平地进行抢救。许多市民游客自发用身体围成人墙,辟出一条宽约三米的救护通道。现场市民游客中的医生、护士都自发加入了抢救工作,对有生命体征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抢救。
23时41分22秒起,上海市“120”医疗急救中心陆续接到急救电话。
23时49分起,先后有19辆救护车抵达陈毅广场,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救治和伤员转运。上海市公安局及黄浦公安分局迅速开辟应急通道,调集警用、公交及其他社会车辆,将受伤市民游客就近送至送至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长征医院以及黄浦区中心医院接受救治。同时,组织力量收集伤亡人员信息,及时联系伤亡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2015年1月1日凌晨,事发地点的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上海各区县紧急叫停一批正在开展或即将举办的大型活动。同时,各区已经启动针对各类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行动,并明确值班机制。针对一些人流密集的地标性区域,各区也已加强安保巡查力度。
事件伤亡
救治情况
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华山医院、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等6位专家组成了市级的专家组,专家组对所有的伤员进行了评估,并对下一步的治疗提出了指导意见。这次外滩的踩踏事件,所有伤员都安排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治疗。
截至2015年1月23日上午11点,已有47人经诊治后出院,2名重伤员继续在院治疗,其中1名生命体征还不平稳。 [19] 通过多种途径尽快确认伤亡人员身份,及时向社会公布遇难者名单,并对出院伤者进行随访。指派专人全力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组织专业人士对受伤人员和伤亡人员家属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组织集体采访、书面发布、“上海发布”政务微博及微信等形式,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遇难者
2015年1月2日,上海市政府公布首批32位遇难者名单后,第二批3位遇难者名单也已初步核实,1月3日下午最后1位遇难者身份已初步核实。
遇难者中最大的37岁,最小的仅12岁。据统计,遇难者平均年龄仅22岁。 遇难者中包括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学生。
调查报告
2015年1月21日,上海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调查报告建议,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某、黄浦区区长彭某在内的11名党政干部进行处分。
抚慰金
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黄浦”发布消息,本着“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实事求是、一视同仁”的原则,黄浦区政府会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了外滩拥挤踩踏事件遇难人员家属救助方案。确定此次事件遇难人员家属的救助抚慰金为人民币80万元。其中,50万元为政府救助抚慰金,30万元为社会帮扶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