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周,如何活化历史提升城市活力

  在中原大地上,有这样一个古城。城市并不大,也不像北京、西安、洛阳等这样的著名古都名扬海内外。但是它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使得历史学家对它很是看重。这个小城就是汉魏故都许昌。三国时期,曹操在内的无数英雄豪杰在这里演绎了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郭沫若曾赞曰: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对于汉魏故都许昌来说,三国文化是融入其城市文化基因的代表文化之一。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在风云激荡的三国历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说到三国,就不能不提曹操。

  曹操,字孟德。在公元184年前,曹操已到而立之年,30岁的他还只是朝廷中的一名地位不高的文臣。但是,在他文弱的外表下,曹操却怀有一颗出人头地、成就伟业的大志。

  公元184年,朝廷镇压黄巾军。思维敏锐的曹操意识到,他终于等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虽然身为文职人员,但他主动请缨,要去上前线,为国出力。于是,曹操脱下文官制服,穿上铠甲,第一次开赴前线,当时的战场就在许昌。

  曹操首次出征,便大战告捷,朝廷对此大加赞赏,曹操也被破格提拔。曹操在许昌立下的军功是他飞黄腾达的开端,也成了他的发迹之地。

  后来,在山东一带积蓄力量的曹操审时度势,在公元196年,毅然决定迎汉献帝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把皇帝迎接到许昌,还把都城迁到许昌,成就了他一生的霸业。

  直到现在,许昌周围还留有很多当时曹操在此活动留下的遗迹和遗址。比如有名的毓秀台、受禅台、论台、议事台、射鹿台、观台等。

  厚重灿烂的三国文化,是许昌最大的文化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宝库,许昌人民对三国文化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

  近年来,许昌扛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坚持每年举办“三国文化旅游周”,从2007年开始,三国文化旅游周伴随着许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用一场场洋溢着浓郁三国历史文化特色的活动,向世界展示着许昌昂张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曹魏故都一年一度的盛事。

  △ 曹魏古城杜康楼前锣鼓喧天由伟光汇通运营管理的曹魏古城是每年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云集于此,共同领略当年三国时期的文化魅力。

  曹魏古城雄伟的南城门两侧有曹操与关羽的巨幅浮雕。整个街道古韵犹存,走在其中,就如同穿越到三国时期。街道两旁的特色店铺和悬挂的三国旗帜,恍惚中都把人拉回到过去。

  △ 曹丞相府(图片来源许昌魏都区政府网从曹魏古城南大门一直向北走,街道的尽头就是曹丞相府。曹操巨大的石雕矗立在广场正中,一手持剑,一手热情相迎。曹丞相府建筑群也是还原了汉代建筑风格。里面陈列了汉魏时期许昌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畅游下来,会对曹操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这些年,许昌的“三国文化旅游周”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不断创新,曹魏古城为了让历史文化遗产“复活”,整合了新的传播技术、虚拟技术以及现存的视听技术,每到夜晚,曹魏古城南城门的墙面犹如电影屏幕一样,出现“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曹操实行屯田发展经济”“关羽割袍断义”等一个个历史画面,在灯光、烟雾、音响等综合效果的作用下,仿佛一条时光隧道,把人们带回曾经繁华的曹魏古城。

  这些利用光、电、投影等高科技和时尚、现代的表现手法,在护城河畔营造出一个绚烂夺目的光影世界,将曹魏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化在游客面前。游客来到曹魏古城,不仅能领略古城之美,而且能享受震撼人心的灯光盛宴,感受到“夜游古城”的别样风情。

  中国历史长河里,涌现出很多著名古都,它们就如同星河里灿烂的星星,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许昌这座古都,承前启后,既有古都的迷人风采,又有新城的绚丽蓝图。

  每年四月,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周”都将如期举行,时至今日,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旅游品牌,加速了三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断提升着许昌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