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有10个国家4A级景区,你打卡了吗?
11月22日,湖南(怀化)雪峰山徒步旅游开发建设现场推进会暨怀化市2019年冬季旅游主题营销活动启动仪式上,为鹤城区黄岩生态旅游区、溆浦穿岩山景区两新晋国家4A级景区进行授牌。
近期,怀化鹤城区黄岩生态旅游区、溆浦穿岩山景区先后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荣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短时间内,怀化有两处景区新晋国家4A级景区,小伙伴们旅行又多了好去处。据了解,截至目前,怀化已有10个国家4A级景区。古朴村落,魅力古城,秀美山川……怀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冬日暖阳里,让我们一窥全豹,去看看这10个国家4A级景区吧。
鹤城区黄岩生态旅游度假区
位于怀化城区东南郊,距离城区仅18公里,平均海拔850米,总面积55.86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高山台地。这里自然景观迷人,古木参天,林深似海,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四门八塘,一日三朝,三脚跨两拱,七十二洞,洞洞相连。因境内气温常年比市区低5-7℃,使黄岩享有“千年无一暑”“怀化庐山”之美誉。
溆浦县穿岩山风景区
溆浦穿岩山千里古寨
位于溆浦县城以南统溪河镇境内,总面积2907.37公顷,主要景点有:蒲岩冲、雁禾界、枫香坪、观音洞、九龙潭、茅里庵、枫香瑶寨等。景区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古村落、梯田、山峰、峡谷、溪流等丰富的资源组合为特色,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
中国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纪念地。位于芷江县城区东3.5公里七里桥村境内,现占地63亩,主要由受降纪念坊、中国战区总受降旧址(包括受降会场旧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何应饮办公室、萧毅肃陈列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受降纪念碑林、七里桥旧址等纪念性建筑物组成。
“受降纪念坊”为华夏大地纪念抗战胜利的唯一标志性建筑,为世界六座著名凯旋门之一。
通道万佛山旅游景区
万佛山是万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南与将军山相接,北与紫云山相连,面积28.04平方公里,是通道面积最大的一个景区。主要景点有“天生鹊桥”“金龟觅食”“神州海螺”“仙人居”“望夫岩”“三十六湾森林迷宫”等自然奇观。万佛山是该区的主峰,海拔635米。登临山顶,俯视山下,近千座山峰,在云雾缠绕中拔地而起,恍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之中。
洪江市黔阳古城
黔阳古城
黔阳古城九街十八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鳞次栉比,文物古迹众多,古城核心区由龙标山宗教文化区、南正街官衙文化区、西正街官宦大院区、河街传统商贸区、新街手工作坊区、芙蓉楼园林景观区等功能区组成。其中芙蓉楼景区为纪念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被贬龙标于清代复建,诗人在此留下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绝唱,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
洪江区洪江古商城
洪江古商城是一座用完整的商业语言来诠释其历史与发展的商业古城,现完好保存着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寺院、古庙、会馆、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青楼、厘金局、报社、烟馆等古建筑380余栋,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规模之大、面积之广、建筑之奇、气势之雄,全国罕见,被誉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中国第一古商城”“中国市场经济教科书”。
通道皇都侗文化村
通道皇都侗文化村
位于通道坪坦乡,是集侗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是通道的“美人窝”。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是湖南省首批命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的拦门酒、合拢宴妙趣横生,普修桥、鼓楼工艺精湛,被列为中国八个经典村落景观之一。这里民风淳朴,生活安康有序,素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誉,是和谐社会的原始版本,被无数文人墨客称为和谐美丽的世外桃源。
沅陵凤滩电厂
沅陵凤滩电厂
距沅陵县城46公里,采用空腹重力拱坝,是世界最高的空腹重力拱坝电站,其弧形空腹策略拱坝和坝内式、山体洞内式发电厂房,设计新颖、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景观效果极佳。
通道转兵纪念地
通道转兵纪念馆,以大量的图片、雕塑、绘画、实物资料、珍贵文物等来展示中央红军长征时在通道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和通道会议促成的通道转兵历史史实,以及1930年12月--1934年12月的4年间,红七军、红六军团、中央红军三路红军过通道时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为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和部队官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场所。恭城书院始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原称“罗蒙书院”,后毁于火灾。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原址重建,更名“恭城书院”。书院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四部分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建筑群,并沿纵轴排列于一线,是少数民族地区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学馆。
芋头古侗寨
距通道县城9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有640多年历史,清顺治年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叉布置的7个聚居群。清乾隆四十二年建芋头廻龙桥、牙上鼓楼、龙氏鼓楼,清道光、光绪年间分别修建芦笙古楼、龙门,维修古驿道等。古侗寨因山就势,建筑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鼓楼、门楼、芦笙场、凉亭、古井、萨岁坛、吊脚楼等一应俱全,且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被专家称为侗族建筑的“实物博物馆”,有侗乡的“小布达拉宫”之美誉。(记者 李青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