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以生态旅游优势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步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书记李希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在清远调研期间提出“以更有力举措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要求,清远市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坚持党政统筹、坚持绿色发展、创新活动模式、严抓安全生产等措施,加速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有效助力清远旅游业恢复和发展,以生态旅游优势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步伐。
坚持党政统筹
打造全域旅游创建的“强引擎”
近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对全域旅游工作高度重视,对标对表制定了《清远市创建广东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编制出台《清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清远市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科学规划引领全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把全域旅游有关工作连续两年(2021年-2022年)列入市委“十大行动方案”,且市委“十大行动方案”专项督查组强化督导检查;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连续三年(2020年-2022年)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专项工作考核,并逐年提高部分县的考核分值比重,有力督促清远各县(市、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覆盖。
坚持绿色发展
培育文化旅游建设的“生态花”
通力合作,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一是出台合作区建设方案。经广清两地文旅部门共同推进,广州市大湾区办于2021年3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整合广州北、清远南“五区一县”的生态文旅资源,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广清接合片区等多重政策优势,推动跨区域联合发展。二是签订接合片区合作协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签订《共同打造广清接合片区文旅一张图、一张网框架协议》,推动广清两市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开启新篇章。三是有效整合两地资源。近两年,广清两地共同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旅推介会、“48小时发现清远·老广清游”大型营销体验活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首届自驾游采风活动等一系列合作推广活动,组成广清文旅共同体互为目的地进行宣传推广;推出了广清旅游年卡项目,打破两地门票经济枷锁,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清远景区及周边收益。
因地制宜,找准清远生态旅游发展“突破口”。一是积极推进北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研究部署清远北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制定政策措施、成立清远市北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大保护和生态优先原则,适度开发、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北江沿线生态、航运、旅游、农业等优势,高质量建设北江生态经济带。二是梳理问题短板,推动旅游产业提升。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赴各县(市、区)政府、全市重点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业调研,全面摸清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准优势、短板和工作突破路径,形成《清远市旅游产业研究》调研报告,有效指导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招强引优,积极引进文旅龙头企业。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按照市政府的部署,主动当好“服务员”“店小二”,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加强与中铁文旅投资集团、广东恒建等省属国有企业对接,引进优质企业投资开发清远文旅资源;主动加强与长隆集团沟通协商,协调双方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推动项目尽早建成运营。
创新活动模式
激发旅游市场复苏的“新动力”
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紧盯周边市场对于旅游的需求,加大实施旅游惠民力度。2020年底至2022年初,清远市举办“清远全域旅游促销季”“清远之夜”等系列“引客入清”文旅活动,并在全国率先推出清远住宿年卡项目,刺激文旅消费和拉动住宿业的恢复发展,有效提升了清远夜经济质量,为旅游业恢复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通过举办2022年“中国旅游日”广东省主会场(清远)启动仪式,把清远秀美的自然风光、风格独特的历史文化展示给了省内外群众,大大提升清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严抓安全生产
筑牢旅游市场秩序的“稳定器”
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为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严抓企业安全生产,特别在旅游景区玻璃桥项目监管方面,对全市旅游景区玻璃桥开展评估、检测,编制《清远市景区玻璃设施(玻璃桥、栈道、平台、滑道)养护管理工作指南(试行)》并经专家组论证通过,市安委办于2021年1月转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贯彻执行,打造玻璃桥项目的安全监管闭环,成功解决全市旅游景区玻璃桥的安全检测、评估、监管难题,在广东省乃至国内率先填补了安全监管空白,该做法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和省委简报推广。二是组织力量加大对疫情防控巡查力度,重点督促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效保证了全市旅游业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欧敏健 张叶青)
(供图: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