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管理政策优化前夕,记者探访朝阳出入境接待大厅:长队排到门外
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此前发布公告,自1月8日起,中国将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在政策调整前夕,《环球时报》记者4日探访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发现一大早这里已排起长队,前来咨询和办理国际旅游证件的市民络绎不绝,护照、港澳通行证等旅行证件已都可以像疫情前一样正常办理或更新。
早上9点多,当记者来到位于朝阳区平乐园的出入境接待大厅时,发现接待大厅已挤满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市民,等待的队伍一直排到大厅外,记者等候十多分钟才得以进入大厅。咨询台、自助办理签注的机器前都挤满了人,而在等候叫号办理业务的区域,也坐满了携家带口的市民。
一名工作人员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北京本地居民更新护照只需携带身份证和旧护照即可办理,不需要别的证明。赴港探亲签注也可以办理,但他们尚未接到能办理赴港商务、旅游签注的通知。赴澳门签注已可正常办理。
一名北京出入境管理处的工作人员5日告诉记者,赴港签注或将在8号起开放预约,9日起可线下办理。
1月5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通知称,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根据香港、澳门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内地居民赴香港、澳门旅游。
在朝阳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里,一名正在等候办理护照更新的北京市民刘先生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当天他经历的情况来看,目前护照办理和更新已经恢复正常,程序和疫情前一样,网上预约系统放出的号码也比较充足,只是前来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等旅行证件的人“比预想的还要多”。
刘先生说,自己更新护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美国探亲,看望三年未见的姐姐。由于工作原因,自己在疫情暴发前每年都要出国出差一到两次,但过去三年他没有出国,“主要是考虑到出入境隔离时间太长,比较麻烦,而且过去三年疫情严重,国内是最安全的,出国感染的机会更大。”
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具体什么时候成行,还要再看疫情发展的情况。他认为,随着奥密克戎毒力减弱,各国防疫政策的调整,自己对疫情的担忧也在减弱,“我可能考虑夏天的时候成行。那时这几波感染高峰应该已经过去,疫情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或许会减少,各国的防疫政策也都会宽松一些。”
刘先生说,在去美国探亲后,自己还将考虑今年晚些时候去日本出差。目前,日本对来自中国的旅客仍有检疫和隔离的限制,他希望届时日本能放松这些旅行限制。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当天前来办理国际旅行证件的人很多都像刘先生那样是为了前往境外探亲,入境隔离的取消将使他们出行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另一名前来办理澳门签注的吴先生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计划春节前去澳门访友,如果有条件的话,今年还计划前往日韩等国家旅游,顺便做一些“代购”,“过去三年,我没有出过境。其实我不怕感染,但主要担心把病毒带进来影响家人。”他表示,“出入境政策的调整真的很好,今年我想多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