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西安|夜间文旅激活夜间经济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将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作为其中主要内容,明确了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的重点任务。“夜经济”由此成为国家层面促进消费的20条意见之一。近几年,夜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扩大消费,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新元智库联合小诚互娱,共同编写了《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2020)》,基于小诚互娱在夜间经济尤其是夜间文娱类门店及互动消费方面常年深耕所积累的数据,以及新元智库对夜间经济各类业态的深入研究,本报告对近些年来我国夜间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业态发展、要素市场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辅之以典型案例加以说明;并对我国夜间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基本建议。
【夜间经济发展报告 之 西安篇】
夜间文旅激活夜间经济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国家明确建设的3个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形象最佳城市、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全国第四届、第五届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西安是传统旅游目的地之一,和全国三大网红城市之一,夜间经济也较为发达。2019年1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19中国夜间经济论坛发布的“夜间经济十强市”等榜单中, 西安成功入选“夜间经济十强城市”,西安华清宫《长恨歌》被评为“游客喜爱的十大夜间演艺”,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入选“游客喜爱的十大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及网红步行街” 。另外,由瞭望智库联合腾讯共同编写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0)》从夜经济传播力、创新力、产业规模、商圈流量四个维度对目标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而西安位居2020年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的第六位。
西安市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夜间经济发展。2018年以来,西安市以发展“夜游经济”为突破口,不断引领夜间经济发展。2018年1月,西安印发的《西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延长旅游消费时段。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夜间景观,开发夜间购物休闲产品,鼓励商场、餐饮店、酒吧、娱乐场所延长夜间营业时间,打造夜游经济。2018年3月,西安发布《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提出 以“旅游+”和旅游全域化为发展战略,以夜游经济提升为突破口,积极拓展西安市旅游产业链,构建“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西安夜游经济。 2019年11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增长有关工作清单的通知》中提出,积极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落实打造“演艺之都”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发展夜游经济工作举措。2020年7月,在西安发布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积极培育社区商业,繁荣都市时尚夜游经济。10月,出台的《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大力培育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夜游经济产业。西安市政府通过规划引领、布局调整、政策扶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规范经营管理、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激活各种元素,提升夜间经济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并围绕夜景、夜游等规划多个夜间经济集聚区,钟楼、临潼、大唐西市、小寨、高新、大明宫、凤城五路、凤城八路等多个商圈形成了多点结合的夜间经济商圈。
夜间游客对夜间美景、夜间文化活动、夜间美食等非常青睐,而此类夜间活动均离不开夜间亮化的功劳,夜间亮化工程成为夜间消费的“加分项”。早在2018年,西安就开展夜景亮化、夜景美化工程,出台了《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西安市节日亮化设计导则》等文件提出要提高西安城市夜景亮化水平, 通过夜景亮化工程带动夜间经济的发展 。西安明城墙、大唐不夜城、钟鼓楼、德福巷、大唐芙蓉园等知名景点和地标性建筑,通过夜间亮化工程打造出一大批爆红网络的夜游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从抖音数据来看,带有“#西安”话题的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100亿次,带有“#大唐不夜城”夜游相关话题的视频播放量超过4亿次,而在抖音中最为火爆的视频内容当属漂亮、震撼的夜景。夜景亮化带动了西安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为夜间经济的发展聚集了人气。《西安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3.01亿人次,同比增长21.71%。
发展夜间经济,旅游演艺也是关键。如何既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留住游客、产生价值是发展夜游经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旅游演艺是西安留住游客和提升旅游消费价值的关键手段。 西安市积极出台各类措施推动和保障旅游演艺的发展,2020年6月召开旅游演艺企业座谈会,积极鼓励旅游演艺企业坚持创新发展、打造精品、搭建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动旅游演艺规范化服务管理和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并计划出台《西安市促进旅游演艺发展工作方案》。充分发挥了旅游演艺在推动文旅融合、扩大夜间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前,西安的旅游演艺市场发展较为成熟,产品多样丰富,据统计,2020年西安市有超过20台的旅游演艺,其中也包括《长恨歌》《西安千古情》《梦回大唐》等多部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文旅演艺作品。且此类旅游演艺作品多为夜间演出,丰富了西安的夜间消费市场,形成了“文化+演艺+夜景”的旅游消费新模式,改变了“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老传统,丰富了夜间旅游的新业态,极大地激活了游客的夜间消费,繁荣了夜间经济。
大唐不夜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大雁塔脚下,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街区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大唐不夜城是近几年西安“网红”的旅游休闲景区,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也是西安夜间经济最“火”的示范点之一。
(一)营造盛唐文化的“夜游”氛围
大唐不夜城是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为主流元素,借用大量具有唐韵风格的现代建筑,打造的具有多种功能的一站式旅游街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是大唐不夜城超高人气的原因之一。大唐不夜城一直不断提升和完善景区的内涵和文化氛围,2019年经过改造升级的大唐不夜城将西安盛唐文化展示淋漓尽致。它凭借与周边同样体现大唐文化的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景区相近的地理位置优势,形成具有浓郁盛唐文化气息的集聚式历史建筑群。改造后的大唐不夜城,在历史文化的肌理下,又融入了更多文化元素,并通过一场场演出与互动,将文化优势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数十个舞台星罗棋布,秦腔戏曲、中国传统民乐、摇滚乐、西方交响乐,每天晚上各种演出在整个街区同时上演,增加了大唐不夜城的人气,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
另一方面,借助“盛唐文化”这一超级IP,通过传统文化的创新挖掘,大唐不夜城巧妙的培育出“不倒翁小姐姐”等行为艺术表演,依托网络平台实现裂变传播,逐渐形成了新的IP。抓住年轻群体“猎奇”的心态,在文化形式和体验形式上进行创新,打造年轻人喜爱的网络热点,进一步推动了大唐不夜城的走红。
(二)文旅融合助推旅游“夜经济”
“西安年·最中国”是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近年主打节庆活动之一,在乙亥年春节曾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将唐文化、年文化和陕西地域文化进行创新性结合,并辅以多种营销手段,让文化成了带动经济的金字招牌。
数据显示,2019“西安年”活动期间,曲江新区各大景区接待游客约3044.53万人次,曲江旅游综合收入约106.68亿元(含商贸),辖区酒店平均入住率约75%以上。其中,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接待市民游客约1689.42万人次,元宵节当日总客流量突破84.7万人次,创下“西安年”活动以来单日最高。
据西安市宣传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凭借精心策划和精准投放,“西安年·最中国”的相关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超过11.2亿人次,在抖音的播放量达到2.8亿次,中央、省级、市级新闻网站和全国性商业网站共发布稿件5000多篇。
(三)多元产业打造娱乐新模式
大唐不夜城作为西安盛唐文化的承载地之一,是夜间消费的重要场所。多元化的产业配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满足了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夜间经济的快速崛起。
从总体布局来看,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设有“一轴、两市、三核、四区、五内街”。 一轴是指“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轴”;两市是指“贞观新风韵唐市、创领新时代都市”;三核是指“大雁塔广场景观文化核心、贞观文化广场时尚艺术核心、创领新时代广场休闲时尚核心”;四区是指“大雁塔盛唐景观人文风貌展示区、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生活品鉴区、贞观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体验区、创领新时代都市休闲文化区”;五内街是指“慈恩镇—陕西风情小吃文化街、新乐汇—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街、欧凯罗—潮流音乐酒吧文化街、温德姆—品味生活咖啡文化街、阳光城—SKP时尚青年艺术文化街”。
街区由北向南串联起酒店超市和特色产品等旅游休闲业态、博物馆和音乐厅等文化休闲业态、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零售购物业态,将陕西美食、音乐娱乐、自然景观汇聚在一起,形成了集文化、节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科技“互联网+”为一体的城市时尚新空间。
【本文为新元新经济智库原创。如有进一步需要可联系新元新经济智库沟通。媒体如有采用,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