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过乌力格尔怎敢说来过内蒙古
在我童年的时候,只要在外婆家,每天上午外公都会准时打开家里的牡丹牌收音机,里面会发出又说又唱的蒙古语,中间还会夹杂者一些类似汉字的发音,能听出来的只有“姜子牙”、“土行孙”等汉语发音,话语间还有乐器伴奏(四胡),虽然听不懂,但节奏感非常好,让人非常舒服。加上很少见的收音机,当时的感觉真的是很神奇,不亚于现在农村孩子第一次领略AR、VR等现代科技。可以说《封神演义》中故事是通过外公“听译”乌力格尔了解的。
我虽然也是蒙古族,既不会说,也听不懂,非常的汗颜!
外公跟我说“这是蒙古说书”,我并不知道它叫“乌力格尔”,更不知道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对它的旋律却深入骨髓,经常出现在梦中,后来由于读书的原因,离家很多年,再也没有机会去外公家重温这些,再后来,外公去世,家里便没人再听了,似乎大家都忘了!
直到2016年的夏天,我们在呼伦贝尔拍摄某活动的间隙,去看望了在那里居住着的外公胞弟(我叫三姥爷),问起时,老人家告诉我,这个蒙古说书叫“乌力格尔”,外公家的祖上就有人专门说这个的,一个人手里拉着四胡,嘴里连说带唱!最高境界的说书人才可以说《封神演义》,在蒙古族的影响非常之大。
为了收集《乌力格尔》我专门到过有“乌力格尔之乡”之称的通辽市扎鲁特旗,遗憾的是居然没有找到,问了几个人也都不知所云,看来只能到博物馆参观了。皇天不负有心人,后来我在网上找到了大部分的乌力格尔,也包括《封神演义》,听起来旋律还是那样的亲切!仿佛回到了童年外婆家。
最让我感到运气的是2017年,我们在给乌兰浩特拍摄格桑花节时见到了现场版的乌力格尔,当时人很多,又是户外,效果不是很好,达不到我们做片子的效果,乌兰浩特宣传部又给我们重新联络,让我们近距离的做了一次拍摄,我把一些花絮发出来供大家品尝一下。对我来说,这就是梦想成真!
乌兰浩特随处可见格桑花
辛勤的蜜蜂
√00:57来内蒙一定要听一次乌力格尔,跟评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学会蒙语,至少也要能听懂!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