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 江南水乡中水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次在梅雨时节去往南方,灰濛濛的天空,潮得能拧出水的空气,但对于北方的我来说却是一次非常新鲜的体验。梅雨季节是我国南方所独有的,它似乎有些漫不经心的忧郁,其实却是闲散淡泊的安然。特别是我这次去往的南通,它“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大海、长江、濠河,小溪。这座城市的水系是如此发达。夜晚时光,华灯齐放,撑一叶小船荡舟濠河之上,我能感受到南通的重彩之浓。而日间,在梅雨时节的光线里,我又分明感受到了水墨之淡,在那样朦胧的、柔软的,水汽氤氤的光线中,我不停地感慨,为何只有中国才会有水墨画这样的艺术。
南通无疑是浓墨重彩的,素有“江海明珠”美称的南通,当我揭开它的层层面纱,不由得为这样一座城市感到惊叹。南通首先是一座古老的纺织之乡,起源于1895年张謇创建的工厂;其次,南通是建筑之乡,别的不提,世博会英国馆够酷吧,那便是南通人施工建筑的;第三,南通是教育之乡,南通中学走出的两院院士竟然多达二十多位,著名画家范曾也曾在这里就读;第四,南通是体育之乡,涌现出七位奥运会冠军,仅仅是一个城市啊,我的老家山西一个省都没有一位;然后,南通还是长寿之乡,百岁以上老人占有比例超过了江苏省的一半,真的是好风水啊。
对我而言,最浓墨重彩的华章,当属夜游濠河。一座城市有一条河,已经是幸运的事情,而濠河之宽,之大气,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夜游濠河最爽的体会是,两岸没有太多的高大建筑,反而是古老的历史的画卷,沿途,游船驶过南通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张謇,和著名影星赵丹的故居,驶过濠西书苑那风格各异的五座凉亭....。.而新建筑,亦有很多是欧式古典的风格,在那一刻,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敬意。
在南通城外的石港渔湾,则充分领略了水墨之淡,之美。渔湾原为海中沙洲,后来岸线东移,沧海始成桑田,沙滩上的海凹子便成了如今曲曲折折,妙曼动人的渔湾水巷。原生态的渔湾水道,因交通闭塞而得以保存。这里不仅仅是一条河,更是一块湿地,河的两岸全是芦苇,撑船的老人家很文艺腔地告诉我,春天的时候,河上全是芦苇的清香。河是如此的宁静,鸟鸣虫鸣青蛙叫甚至鸭子戏水的声音,全都如此真切。
河里还种着红菱,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叶子浮在水面,会想起那首采红菱的歌儿。而河的远处,因为水气的缘故,朦胧得非常水墨画,身处这样宁静恬美的水乡,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或是“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这样的诗句。这样古典的情怀,其实一直就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图文来源于:风同学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