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绪军:坚持生态友好 推进全域旅游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报道(单美琪):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孔子故里,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孔子的家乡,曲阜旅游业深深扎根于儒家文化,始终将儒家文化作为曲阜旅游发展的文化基因。2015年,曲阜市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获批创建中国儒学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同时,曲阜市以“慢是根,儒是魂”为核心,通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水系改造、土地流转等措施,精心打造中国第一个文化国际慢城。日前,山东省曲阜市旅游局局长翟绪军接受了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记者的专访。
告别景点游 助推全域游
2016年3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表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积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变革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发展阶段演进,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翟局长表示,为了加快实现旅游全域化目标,做到任何一个游客来到曲阜都可以从北至南,选择到喜欢的景区,曲阜市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了 “围绕三大战略”、“实现三大转变”,打造三个AAAAA级景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尽快实现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由过境游向过夜游,由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的转变。从2013年开始规划,到目前为止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孔子出生地与无锡灵山集团合作投资一百个亿的尼山圣境项目,将会在2016年9月28日举行的秋季祭孔大典时正式对外开园。“我们的目标是把尼山圣境和国际慢城这两个项目都做成AAAAA级景区,加上曲阜三孔景区,实现三个AAAAA级景区的全域覆盖。” 翟绪军说。
城市既属于本地市民,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外来的观光游客,所以要兼顾市民与游客需求,把全域旅游理念作为指导,建设生态良好的宜居宜游城市。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是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旅游业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方式,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方向。所以,推进全域旅游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是新时期我国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
坚持生态友好 打造国际慢城
谈到曲阜文化国际慢城,翟局长自豪的说:“国际慢城是目前世界上的先进理念,是生态友好,协同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曲阜北部有九仙山和石门山,我们以这两个山为核心打造国际慢城,就是用国际化的理念,用全球化的视野来做曲阜的乡村旅游。
曲阜文化国际慢城区别与世界上其他慢城的鲜明特点就是“以儒家文化为魂”。在具体打造中,注重突出文化体验,大力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以九仙山、石门山“两山”为重点,丰富完善载体建设,打造“文化山”“旅游山”“不夜山”;以便利交通为纽带,加快实施环山道路建设,设计配套文化性、参与性强的景观设施。
对于国际慢城项目,翟局长表示,在向国际慢城总部申报之前我们做足了准备,保护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得到国际慢联充分认可。截至目前,我们围绕生态修复等在“慢城”启动了八大工程。同时,通过“慢城”招商会,我们将陆续推进村庄、道路、酒店、民俗、娱乐等项目的建设完善。例如,凸显环境友好的四季花海项目已经开始启动,体现儒家文化的国际慢城博物馆群正在规划设计,通过各具特色的民俗村博物馆,展示丰富多彩的乡村儒学文化,预计将会有十至二十个博物馆落户,为慢城注入浓郁的文化体验。
根植儒家文化 力促旅游发展
近年来,曲阜市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国内外儒学热持续升温、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文化强市、商旅活市”战略,按照“儒家特色、全域旅游”的理念,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和经济优势转变,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域旅游更多的不是一个发展目标,而是未来的发展新需求,是旅游发展期待达到的一种新境界。站在新起点,曲阜市将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形成多点支撑、各具特色、多业融合的旅游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