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

  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整地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2021年,苏州周庄。)

  近年来,周庄的名声鹊起,几乎成了江南水乡的“代表作”。此次来江南、到苏州是无论如何也要看看周庄的。可惜,我的旅游计划订的不够周细,只是看到苏州长途汽车站有前往的车,便什么也不“网寻”了。

  7月25日清晨,徒步来到苏州长途汽车站,买周庄的票。售票员说一张票49元,我一楞,近50公里的路,怎要如此贵的票价?愣后没多思多想,交了钱后到候车厅候车。

  8点多,检票进站,走到车前我却又愣住了,乘坐的车不是大巴,而是辆小车,小车很是豪华。乘客只有我们两人和一个男青年,一上车,司机便松手闸,踩油门,向着周庄飞驰而去。我坐在车上很是惊奇,苏州的公交站里还有小汽车运营?怪不得车票恁贵。

  车司机一路唠唠叨叨地将我们送到周庄,问我们是否坐返程的车,我摇摇头,朝着游客中心走去。

  买了票,过牌坊,朝景区走去。沿路有些老旧屋子,但老旧屋子的山墙头上却绘有色彩艳丽的花鸟画,而且很是“现代”,对人的冲击感很是强烈。这种古旧加新潮的叠加,失去了平衡与协调,强烈的“反色彩”,给人以很不舒适的感觉。类似“反色彩”还有景区内的新潮灯笼,强烈的现代派气息贴在古旧泛黄的“底稿”上,不知“始作俑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意识流”。

  

  (2021年,苏州周庄。)

  九点多了,进庄游览的游客甚少。缓缓走到河边,河边有一堵青石白玉照壁,照壁上雕刻着周庄浓缩的乡貌图,一行小字刻在其上:“江南水乡古镇——周庄”。照壁前是一条小路,照壁后是一条小河。照壁的右边不远处有一堵短墙,短墙是一块褐红色的大石,大石上醒目地标有五个A字,下坠“国家级旅游景区”,一旁刻着一行大字:“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2021年,苏州周庄照壁。)

  

  (2021年,苏州周庄。)

  绕过短墙,跨过青龙桥,就算进入了周庄景区。走不多远,见路边有一两层小楼,小楼的的院门半亭而出,门楣上挂着“怪楼”二字。瞧着外表并不稀奇的小楼,很想进去看看里面到底怪在那里,但看到“票价30元”后,顿时令人生厌。我很讨厌景区里的多次收费,进周庄我们已买了不菲的门票,在景区还要每个景点再买票吗?如今,不论是古城古镇进入皆不需买门票,若买了门票,那是所有景点的“通行证”,是不需要二次买票的。但这里好像列外,据说景区里有沈厅、张厅、迷楼、橙虚道院,那要买多少次门票呢?离开“怪楼”,打消了逛景点的念头,那就沿街沿河看看风光吧。

  

  (2021年,苏州周庄的“怪楼”。)

  周庄的街道不宽,多为石板小路,小路两边的房屋比肩相邻,白墙木门窗,青瓦木檐,高高低低地错落着,形状各异地凸凹着,将街道装点的奇异不凡,多彩纷呈。周庄的街道有宽有窄,宽者可过车,窄者开两臂可摸双墙;周庄的街道两边原住户已经很少,尽皆商店小铺,家家门窗大开,张扬着里边的花花绿绿,为避冷清,不少店主立在门口,招揽着游客的光顾。

  

  (2021年,苏州周庄。)

  沿着小路走到贞丰街,街南是一条细细的河。小河窈窕,清水荡荡,河两端青石立岸,梯云桥、叶楚桥、普庆桥弯弯跨河而架,游船点点,顺河而游。左拐不远,又有一条稍宽的河儿挡道,近处河上架有一座富安桥。跨桥而过,顺着河岸缓缓而行。河岸临水靠街,岸边青石壁立,树木遮阴,街边有张厅、沈厅,可算是繁华热闹之地。越沈厅继续南下,来到南湖边的南湖园。出狭窄街道,入公园,眼前豁然开朗,碧波万倾,风吹波起,立在湖边远望,顿觉心旷神怡。

  

  (2021年,苏州周庄。)

  据说,南湖园分三个部分,东西两个为花园,分别是为纪念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和西晋文学家张季鹰而建的,中间即是全福寺。出公园,路过全福寺,寺门没开,过而未入,折而向北,沿着河边继续缓缓而行。前行不远,见路边有一人家门儿大开,顺眼里望,小院不大,房屋陈旧,但陈旧中折射着古朴的芳香,于是入门踏进小院。

  

  (2021年,周庄的农家小院。)

  

  (2021年,在周庄的农家小院。)

  小院里杂物不多,青砖铺地,些许草儿砖缝里冒出青青的茎秆,一棵勃勃生机的小树,昂扬地撑起一片翠绿。院中两间屋儿,一间面西,木板门,木花格窗,房檐下吊着宫灯和风铃;一间背对小院,西面留有一过道,想必后面是后院。这小院、这小屋我觉得很亲切、很熟悉,小时候我住过这般小屋,生活在这般小院里,只不过那住过的小院小屋早就消失了。

  阳光斜照,将院子照的亮堂堂的,我站在屋子前拍照,希冀寻回当年的韵味和感觉。一中年妇女走进院内,见我们拍照,莞尔笑笑,躲让着向后院走去。

  出了小院,还是北上,来到横亘的一条河前左拐瞧稀奇去了。

  

  (2021年,在苏州周庄。)

  小河缓缓地延伸着,青石河岸缓缓地延伸着,河对岸一排两层小楼青瓦白墙,玻璃木窗,齐刷刷地立在河边,小楼上爬满了青藤,凭空增添了小楼的古老与神秘。两座小楼的中间是一条小路,河上架着一座简易的石桥。石桥石板石栏,简单简洁,朴实无华,但却处处渗出风雨的侵蚀和岁月的沧桑。我站在桥边,觉得这里的景儿不错,举起相机拍照。

  

  (2021年,周庄的小石桥。)

  

  (2021年,在苏州周庄。)

  古桥边,也有一位老者在拍照。老者也是个热心人,看我拍的角度不对,好为人师地来到跟前一一指点。老者挎着相机,一口江南吴语,很是健谈。他说他是苏州人,退休后喜爱摄影,常背着相机出来采风。我告知老者,我们是外地游客,初到周庄,由于急着赶回苏州,所以急匆匆地瞎转转,拍几张游览照。

  老者听说我们来时是坐小车来的,哈哈笑道:“你们真‘冤大头’,走了背路,若回去还坐那车,时间当然不够用。我告诉你,从这里出村庄的后门,走一段路到江泽公交站,2元钱坐车到同里,看完同里,7元钱坐地铁直接回苏州,我来周庄就这么来的。”

  

  (2021年,在苏州周庄。)

  我很是喜出望外。搂草打兔子,原本今天只计划看周庄,没想到还能顺便看同里,且根本不用担心天晚回不了苏州。

  于是,我乐呵呵地握手谢别老人,继续逛周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