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目湖走向全域旅游

  从1991年启动天目湖开发,到今天走向全域旅游,记者近30年的跟踪报道,见证了溧阳创造旅游发展的一系列奇迹。在这其中,“三区同创”与“全域旅游”,堪称两个经典范例。

  2011年,经过20旅游开发己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赢得“长三角都市圈后花园”“中国最佳休闲目的地”等一系列美誉的溧阳,凭借天目湖突入江苏省10强旅游景区行列和获评江苏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底气,确立了创建天目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区同创”目标。在许多业界人士看来,一座县级市同时攀登三个高峰,不免有些“高调”,毕竟,好事哪能一市独得,除非具有超级能量。然而,3年时间,溧阳不仅以“三区同创”的如遂所愿,创造了全国仅两个、华东第一的奇迹,而且接下来又相继创成了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天目湖国家森林公园和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国县级未一拥有两个国家湿地公园的城市。同时,因天目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成功创建,又获评国家森林旅游城市。

  如果说,“三区同创”造就了溧阳旅游地位和城市发展品牌的话,那么,由“城市即旅游”理念触发的全域旅游开发,则催化了溧阳以生态创新、城乡融合,促进了旅游要素在城乡的精彩互动,助推了农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为了把旅游业做成最大的绿色产业、最好的支柱产业、最强的富民产业,溧阳决策层在谋划“十三五”发展时,确立了以发展“四大经济”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明确要求通过放大天目湖三大国家级品牌优势,开发“全国一流、全域一体”的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业向高端休闲转型,使休闲经济成为“四大经济”中的一大支柱。

  2016年,得益于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效,溧阳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由此倍增了“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的热情与信心。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溧阳有着四大独特优势,一是国家生态示范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成功创建,使得绿色已成为最鲜明的发展底色。二是特色田园与美丽乡村建设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由此为发展全域旅游夯实了基础。三是通过超前探索创新农旅融合,已创成11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休闲农业星级企业,并陆续建成19家省级乡村旅游区(点),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乡村旅游“溧阳模式”。四是集3个“国家级”品牌于一体的天目湖旅游,具备龙头带动实力。

  优势激发更大创意。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溧阳建成了总里程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这条“彩虹路”,不仅将全市98个行政村、312个自然村、2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串珠成线,构建起“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全域旅游大格局,而且外联省内无锡宜兴、南京高淳溧水、镇江句容和安徽省郎溪广德、浙江省长兴安吉等县(市),形成“大环小环,内联外通,四通八达”的旅游公路网。

  全域旅游大格局形成后,溧阳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致力于内涵充实与品质提升 ——

  拓展农旅文融合发展新空间。把“溧阳1号公路”作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纽带,根据沿线景区、景点分布情况,规划布局一批新的旅游产品:庆丰村结合扶贫,以农文旅融合创意,通过举办丰收节,不仅一年实现脱贫致富,而且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杨家村引进外来资本,以农旅开发使休闲旅游业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初现田园美学小镇风姿;李家园村、礼诗圩村结合产业特色,成功晋级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塘马村借助别桥原乡旅游品牌,建成湿地公园、原乡花海和稻梦空间等旅游项目,成为新的旅游亮点;曹山省级旅游度假以“七彩”为定位,构建“养眼、养身、养心”三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在空间上初步实现了南北联动发展。

  培育乡村旅游新品牌。为丰富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农文旅融合新IP,提升溧阳乡村旅游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该市把“溧阳茶舍”(精品民宿)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出台了鼓励和促进“溧阳茶舍”发展的实施,制定标准,通过统一授牌、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茶舍规范化发展,形成了溧阳特有的民宿品牌。同时,精心策划举办“溧阳旅游攻略大赛”“溧阳白茶开采日”“特色农产品采摘节”“溧阳经典美食大赛”以及中国·溧阳爱情泼水节暨1号公路情歌音乐节、溧阳1号公路机车帐篷音乐节等活动,大力推介溧阳的历史文化、特色物产、美食、美景。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乡村旅游活力,每年吸引600多万人次的游客徜徉田园乡村,带动了10万户农户增收致富。

  不断提升产业新品质。围绕生态创新,城乡融合,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设施建设,推动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在这其中,按照“串点连线成片”的工作思路,通过连年开展“美意田园”行动,村庄环境和建筑风貌得到了连片整治和提升。乡村魅力的重塑,使得乡村成为令人留恋的艺术作品,而富有溧阳特色的田园牧歌,又不断促进乡村空间升值。在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下,全市很快呈现出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由此走出一条“田园生金”的乡村振兴之路。伴随“溧阳1号公路”成为全国网红,所有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乃至“爱情套路”等众多旅游小品、景点都成了游客追踪的网红打卡地。

  随着生态创新、城乡融合的持续探索与推进,全域旅游逐渐迸发叠加效应:“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美丽乡村”“旅游+文化体育”等“旅游+”多业态旅游产业集群很快形成。至此,溧阳呈现出龙头高昂的天目湖与花团锦簇的全域旅游优势互补与良性互动,终于以过硬的实力,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谈及全域旅游,溧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雅萍给记者分析了4个方面带动效应——

  有效推进了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2016年之前,尽管天目湖、南山竹海等景区已多点开花,但没有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景区之间、产业之间、经济社会发展间、城市和乡村间、县域治理体系和县域治理能力间的协同效应。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牵住了旅游业具有协同黏性及渠道拉动的独特产业特性的“牛鼻子”,由此全力打造了绿色可持续的致富产业和以全域旅游推进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溧阳之路”。

  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先后建成1个全域旅游集散中心、5个片区旅游服务中心、百余个旅游咨询服务点和70座A级以上旅游公厕,城市公共厕所实现旅游标准化。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345平台共建共享,构成智慧化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并成立了江苏首家“旅游巡回法庭”,发布商户旅游诚信“红黑榜”,常态化、全覆盖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推动服务深化、市场净化,初步实现了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标准化、设施现代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监督社会化、使用文明化等“七化”效果。

  综合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促进了旅游标准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对全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领域的标准化均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旅游标准化成为各地服务业标准化名副其实的领头羊,释放出强大的外溢效应。2019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2103.1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7.3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96%。

  有效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指引下,溧阳先后提出了“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等市场服务口号。对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进行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和“一切围绕游客,一切为了游客”的职业教育。建立了24小时投诉处理机制,规范投诉处理程序,定期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征询游客意见。在多项措施的规范下,广大游客满意度和体验度得到显著提升。连续三年的市场调查中游客满意度均达98%以上。

  从天目湖创成三个“国家级”,到全域旅游成为“国家级示范区”,可以说,这些奇迹的背后,凝聚着先行探索的胆魄,递进发展的智慧。随着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溧阳必将为常州建设文旅休闲明星城增添亮丽光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