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淮生态大走廊为轴 创新发展旅游业

  作者:扬州市职业大学 李芸

  江淮生态大走廊位于长江与淮河流域之间,以京杭大运河为主干线,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流经地区,包括江苏省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徐州5市。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段涉及高邮市、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宝应县的42个乡镇,覆盖面积1800平方公里,既是南水北调的东线取水口,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输水水质稳定达标的战略工程,对于促进扬州旅游业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可以进一步改善和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提升沿线村庄的居住环境。利用江淮生态大走廊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人们可以深层次认识自然、融入自然,逐渐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大走廊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江淮生态大走廊沿线湖泊、河流、湿地和林木资源丰富,包含着丰富的休闲旅游内涵,为人们提供了适合于散步、慢跑、泛舟、骑车等休闲性活动的旅游条件,可为人们的游憩娱乐提供多样化选择。京杭大运河是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基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沿线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古迹,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江淮生态大走廊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缺乏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江淮生态大走廊沿线没有统一的旅游规划,没有形成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市区与县(市、区)进行旅游宣传时各自为阵,游客获取的扬州区域旅游形象信息是零散的。江淮生态大走廊沿线单独一个县(市、区)的旅游形象比较单薄,不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单独一个县(市、区)维护一个较好的旅游形象也比较困难。因此培育和树立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吸引力的区域旅游形象,提高区域旅游辨识度,已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江淮生态大走廊沿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但目前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除了市区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成熟外,县(市、区)旅游资源开发规模较小,分布零散,各景区之间没有互相呼应,也没有进行联合营销,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旅游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经济优势。

  旅游资源有待深度开发。江淮生态大走廊以京杭大运河为主干线,因此,大走廊沿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资源类型丰富多彩。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多以观光和周末度假为主,旅游产品应当具有的体验性、知识性、娱乐性等特征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各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新,产品形式雷同,不能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大走廊建设背景下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思路

  树立区域联动发展理念,推动扬州旅游全域发展。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基础是京杭大运河,因而大走廊是一条历史、文化、人与自然高度结合的生态走廊。以江淮生态大走廊作为全域旅游发展重要突破口,能够有效组织区域旅游资源要素实现综合协调发展。因此,要树立区域联动发展的理念,结合江淮生态大走廊的特点,创新性地运用线性旅游空间串联城市与乡村自然人文风光,形成“一心多点、联动发展”的格局:“一心”是以市区为主要发展核心,重点依托扬州主城区的文化底蕴、精粹园林,全力打造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多点”为江淮生态大走廊沿线的县(市、区)、古镇、特色乡村,可按照“一镇一品”的发展思路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条件,通过对区域内文化脉络的梳理与旅游资源特色的提炼,形成能够被外部市场和区域内部广泛认同的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用整体形象弥补自身个体形象不突出的现状。江淮生态大走廊是京杭大运河及周边湖泊水系、湿地形成的庞大的“生态综合体”,而京杭大运河两岸又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非遗景观,可以“享诗画生态,品千年运河”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整体形象,围绕这一形象理念,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采取不同的宣传口号。依托江淮生态大走廊沿线的湖泊、河流、湿地、林木等生态资源和大运河两岸丰富的人文古迹、水利工程和水乡风情,把历史性、现实性和发展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出具有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突出品牌的创新,实现整体与个性的统一,把江淮生态大走廊构筑成一条融历史、文化、生态于一体的魅力风景线,不断提升区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资源整合,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各地要根据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旅游资源的特色以及旅游产品的功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扬长避短,深化旅游产业分工,加强互补和合作,全方位、多层次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对于相似的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将旅游产品做大、做精,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效益;通过对互补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升资源类型与数量的优势,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扩大旅游活动的时间容量。通过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将分散的旅游资源组织起来,串联成旅游线路整体推出,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旅行社运作的可行性。

  注重产品创新开发,提高旅游产品的体验性。旅游产品开发必须以参与互动性原则为导向,让游客与旅游产品、当地居民及其他游客之间产生互动,充分发挥游客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可以结合当地特色民俗活动,开发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湿地文化旅游项目;可以结合当地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开发农业体验类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到种植、采摘、垂钓、捕鱼、摸虾、掏螃蟹等活动中。开发运河遗产旅游项目时,充分利用运河沿线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运河文化为底蕴,以休闲产业为基础,打造临水风情街;利用琴船、书船、戏船等特色水路交通工具,让游客在观览沿岸风物的同时,欣赏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剧等,并由演员教游客学说方言,学唱民歌,让游客亲身体验地方文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