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曾经的黄金口岸海参崴,如何被割走的?

  在东北,很多人去过海参崴旅游。

  在那里,很多人都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中国的领土,东北的黄金海岸。

  那么,海参崴是如何离开祖国怀抱的呢?

  

  海参崴是一座天然海港,与库页岛相比,空气温度要好的多。

  资料记载, 海参崴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夏季凉爽舒适,秋季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持续时间较长。冬季寒冷湿润,降雪较多。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变化较慢。

  海参崴水产资源丰富,盛产沙丁鱼、鳍鱼、墨鱼和鲱鱼等, 渔获量居俄罗斯远东区各渔港首位。这里还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

  如今,这里归俄罗斯,但是若干年前,这里归中国,归东北。试想,如果海参崴如今在中国,东北三省的经济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

  

  中国对海参崴的管辖,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那时,中国就已经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管辖海山崴及外东北地区。辽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也都在那里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管辖海参崴海港。

  在中国的版图中,吉林省今天的地盘很小,但是在清朝的时候,吉林省的海岸线非常长,海参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

  在这个海港,中国东北可以与东北亚各国自由开展贸易。但是,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

  后来,清朝和俄罗斯打了一战,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明确订明海参崴所在地区属清朝。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随后其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不过由于距离俄国本部太远,所以该地的发展缓慢。

  

  如今,海参崴已经变成了俄罗斯名,叫做符拉迪沃斯托克。

  1930年代开始,此城成为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点,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先后囚禁在这里的包括苏联和日本的战俘。

  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缔约双方根据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 继续就解决中俄尚未协商一致地段的边界线走向问题进行谈判,正式承认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俄罗斯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