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今风,听你千千万万遍|江南运河文化论坛在苏举办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进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利用运河的有利条件,积极做好运河的水系环境保护,对于促进长三角的协同发展,对于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一流城市群,肯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吴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
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大运河的精神文化品格,将运河资源进行整合及保护性开发,让珍贵的运河遗产在继承和传播中重新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柴晓明(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四点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突出保护;坚持价值主导,文化先行;坚持古为今用,强化传承;坚持合理利用,惠及民生。
梅敬忠(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
江南运河就是大运河文化精神象征视域下的苏州品格。如何定位苏州品格?我以为可以在人文荟萃、古今融合、突出活态特色方面做文章。
范金民(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运河贯通期间,江南的经济进步,社会发展和文化繁盛走在了全国前列,形成了引领时尚的潮流,对全国乃至东亚各个地方甚至后来的西欧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王卫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康、乾南巡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不仅推动了运河景观文化建设,提高了运河景观文化的知名度,更丰富了运河景观文化的内涵。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要想把大运河做好,首先要强化理论研究,其次是战略研究。今天研究江南运河,这肯定是最好的一段,但是切忌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者盯着我这个城市有十几公里、几十公里、我有哪些节点,如果那样做江南运河文化的建设,第一做不大,第二也不会在国家整个大运河战略当中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孙竞昊(浙江大学江南区域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城市规划中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既要重视运河,又要超越运河:除了体现中国传统的人文文化外,可以适当参照西欧的田园景观、美国的原野“原生态”观念等。
姜师立(扬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大运河遗产保护专家):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三个带”: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大运河重要一段的江南运河段要从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探索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整合沿线各地运河文化资源,整体实现江南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王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发展新空间进行设计创新,在江南这块土地上可以好好地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个大的舞台,把江南的新空间打造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更加辉煌的舞台。
黄杰(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对于苏州而言,在区域发展中注重文化的协调发展,尤其是注重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利用是一个长期的社会投资,它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周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关于江南运河文化景观的思考维度有很多,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做一些思考:第一是怎么优化我们这个江南区域,运河只是其中一条线;第二是江南水乡景观;第三是怎么重塑我们水乡的河网交通。
李忠(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苏州是一个运河城市发展的缩影,并且它是我们这里遗产最密集的地方。这所有一切的前提,当然首先是要保护,但是光保护是不够的,还要进行活化提升。什么叫活化提升?李忠从共生、和谐、创新和精致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现场发言自引力播)
与会专家学者从历史学、经济学、建筑学等多个角度,跨学科地对江南运河文化进行聚焦、讨论,在此基础上,《江南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苏州倡议》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