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真的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国度,在朝鲜的旅行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

  登机:美丽的高丽空姐

  北京飞平壤有直达航班,由朝鲜国营的高丽航空公司运营,我们国家的国航等公司也有一些包机航班飞平壤,比如我们在朝鲜就遇到过从武汉包机到平壤的中国旅行团。

  高丽航空的空姐们都身穿深色的制服,姑娘们一个一个瓜子脸、大眼睛,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

  起飞前,高丽空姐没有像国内航空公司一样通知关掉手机,但却禁止旅客在飞机上拍照片。

  加入你偷拍被发现了,她们会微笑的到你身边温柔说“请删除吧”。

  高丽航空北京飞平壤的机型是图204-100型客机,属于小机型,一排六个座位。

  登机不久,空姐就开始向乘客发出入境登记卡、海关申报单和健康检疫申明单等,中国游客拿到的是有中文的单子,其他外国旅客则拿到的都是英文单子。

  飞机上餐有汉堡和多种饮料,还有啤酒,汉堡和快国内快餐店的味道基本一样,中间夹着肉饼和生菜。

  作为资深资酒友,我这里特别要推荐一下他们的啤酒,朝鲜的啤酒原麦汁浓度在12度,口味醇厚,一杯喝完后啤酒沫仍然会挂在杯子上。

  不到一个小时,飞机就抵达了平壤机场,机场大厅很小,挤满了入境的旅客。

  

  大厅的尽头的墙壁上高挂着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画像,机场内也是不允许拍照的,没办法,偷偷拍一下。

  入境比较顺利,只是在过海关时海关人员问我:“电脑里有没有中国的电视剧?”

  “没有,我不看电视剧。”

  “那你用电脑干什么?”

  “整理照片,我是个摄影师”。

  看我长得比较厚道,海关人员在问话后就顺利放行了。

  要强调一下的是,外国游客允许带手机进入朝鲜,但是海关会对你带入的手机进行登记,此外照相机、家庭摄像机也可以带入,但是长焦镜头和望远镜不行。

  01:初到平壤:免费的住宅和家具

  按照朝鲜方面的规定,每辆大巴车上安排两位导游。

  主导游姓崔,是位50多岁的男士,曾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过两年,如果你和他聊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中国人,副导姓金,叫金珍珠,是个90后的小丫头,毕业于平壤的旅游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旅行社做了三年的导游,中文说的很流利,但是明显能听出来是外国人说汉语。

  朝鲜的导游和司机师傅都穿的很正式,待人很有礼貌,男士都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西装套裙,服装得体。

  每个人的左胸外衣上都佩戴了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像章。

  从平壤机场到市区车大约要开半个小时,马路两侧是平整的农田,墙壁上大都画有领袖画像,或者取得胜利等为主题的宣传画。

  

  我们游览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平壤的万寿台喷泉广场。

  重所周知,朝鲜由于长期受美国经济制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但是平壤还是能够给人一种大都市的印象,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干净整洁的马路,没有任何垃圾、烟头等。

  每个十字路口都有地下通道,不会看到横穿马路和闯红灯的现象。

  朝鲜街头一个靓丽的风景是他们的女交警,短裙、白袜,颜值高,导游老崔说,平壤的很多小伙子都喜欢到街头去看漂亮女交警。

  

  车辆在平壤市区行驶时,马路两侧有许多高层建筑,那是平壤市民的住宅。

  导游说,平壤的住宅都是由政府来分配给市民,市民无需掏钱,包括里面的家具、锅碗瓢盆等都是政府配发。

  汽车离的很远就能够看到平壤高大的平壤凯旋门,这座高60米的凯旋门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凯旋门建筑,是为纪念金日成回到平壤而建。

  在凯旋门左右两侧,分别有一个数字1925和1945,1925代表的是金日成离开平壤走上革命道路的年份,1945代表革命成功回到平壤的年份。

  在凯旋门停车,大家纷纷拍照,在国内听说朝鲜导游不与游客合影,心里还有点,结果导游老崔和小金竟然很痛快的答应我们请求。

  根据此次行程,第一日下午参观平壤市区的万寿台喷泉广场。

  

  万寿台属于平壤的核心地段,各种文化教育机构都在附近分布,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朝鲜人民大学习堂。

  每一名平壤市民都可以免费到这里查阅资料,参加英文、中文以及文艺等各种辅导班,当然,也都是全免费的。

  在喷泉广场,正好赶上平壤中小学生在义务劳动,孩子们穿着精神的制服在水池中打水去浇草坪,一边劳动一打闹玩耍,还看到已经完成劳动的学生在树荫下以班级为单位开班会,

  能够体会的到,孩子们是非常快乐的。作为一名70零后,此情此景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忆。

  曾记得30年前,我们也在老师带领下去乡间帮农民伯伯除草,在操场种树,去河边捉蝌蚪。

  那时的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课业负担,没有各种兴趣班、辅导班。

  除了一群中小学生,喷泉广场上面的青年人也很多。这里是年轻人约会的好地方。在金日成巨幅宣传画前,一对情侣正在窃窃私语。

  由于赴此次行程中有向金日成和金正日塑像献花的环节,我们需要去买些花束,大的花束20元人民币,小的需要15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鲜人民币可以直接使用。此外,朝鲜所有的涉外商店、酒店、餐厅还可以接受欧元和美元等外币。

  献完了花,回到大巴车上返回酒店,路边公交车站站台上站满了下了班等车的民众,人们秩序井然,没有前挤后拥的现象。

  02:金刚山:朝韩关系更迭的见证

  在朝期间,我们除了在金刚山住了一晚之外,都住在羊角岛国际饭店,算是平壤的两家“特级饭店”的其中之一,标间很小,里面设备比较齐全,相对比较陈旧,电视、冰箱等都有,电视能够收看咱们的央视一套和凤凰卫视。

  酒店配备标准的一次性洗漱用具,小牙膏居然是中国产的“两面针”。

  金刚山位于朝鲜东南部,紧邻韩国,由内金刚、外金刚、海金刚组成,大部分在朝鲜境内,有“朝鲜第一山”的称号。

  

  曾经是朝韩双方要共同开发的旅游区域,但在2008年一位韩国女游客据称越过军事警戒线后被朝鲜人民军击毙,朝鲜便关闭了对韩国的旅游线路,事发地的海金刚区域仍然气氛紧张。

  当前的金刚山景区是朝韩关系融洽时,由现代集团出资开发的,由于李明博政府时期朝韩关系紧张,现代集团不得不撤出金刚山,但是各种基础设施和运营模式都保留了下来。

  金刚山距离平壤约有35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在国内的话,开车走高速也就三个多小时。但在朝鲜,开车需要大约7、8个小时。

  主要原因是除了通往金刚山的公路多是山地和隧道,路面状况也很差,早年间修建的水泥路面坑洼不平,非常颠簸。

  虽然路况很差,但是有一段笔直宽阔的公路路段,路中间也没有隔离带,导游告诉我们,那是一条飞机备用跑道,战时可临时起降军用飞机。

  由于路上时间较长,没办法赶到金刚山吃午饭,中午在元山吃午餐稍作休息。元山是朝鲜的海港城市,朝鲜战争时也是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到元山后,下车就闻到海风中淡淡的咸味。

  

  气炉上烤的菜品种类丰富,有用面糊裹着的对虾,五花肉片,鸡肉卷,各种蔬菜等。

  我尝了一个对虾,有一位东北大哥“老刘”干脆脱鞋盘腿坐下,问“有没有酒啊”,导游帮我们翻译后,朝鲜朋友就拎起一个大啤酒,然后给我们几个都就斟满了,大家一起举杯,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丝毫不影响大家高兴地干杯。

  午餐之后,差不多傍晚的时候赶到了金刚山景区,导游老崔要去办理进入金刚山的手续。

  在等待办手续时看到一栋很高的现代化楼房建筑,据说那是南北方离散家属会面的地方,由于战争的原因,许多家庭被迫南北分离,不得团圆。

  当年的离散家庭成员现在多是耄耋老人,1985年时朝韩双方组织离散家属会面,此后中断15年,2000年时会面重启,此后成为常态,就在这个建筑里。

  车辆进入景区,便看到景区内有持枪朝鲜军人站岗,这里距离韩国边境线非常很近了。

  历史上,朝鲜的江原道和韩国的江原道原来是同一个行政区域,朝鲜战争停战后分属南北双方,朝鲜江原道的首府是元山,而韩国的江原道首府是春川。

  金刚山树木葱郁,怪石嶙峋,满目皆翠,导游老崔介绍,这也是一座名山,在古代,朝鲜的达官贵人也常到此游玩。

  

  从金刚山下山,参观另一景点三日浦。据说古时候有位王子来这边游玩,本来计划只玩一天,但是由于风光太吸引人,就连玩了三天,所以当地的这个湖就被称为“三日浦”。

  三日浦中间有一个小岛,距离岸边越有一华里的样子,岛上丛林密布,在小岛前有一个红色浮标。

  导游介绍,当年金日成和妻子金正淑到三日浦,金正淑看到水面有一只野鸭子,便掏枪一枪打中了野鸭子,那个浮标就是打中野鸭子的地方。

  从三日浦回来后到金刚山饭店旁边的一个酒店吃午餐,饭店内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们在用餐期间为我们献上歌舞,歌声优美,舞姿翩跹,果然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03:板门店:跨越两国的房间

  去开城的路况明显好了起来,都是柏油路,路面很宽。路上还有休息区,休息区里有香烟、工艺品等各种特产,当然也卖饮料、水果等。

  过了休息区不久,老崔提醒大家,进入开城后,距离停火线就不远了,到板门店之前有经过四道人民军岗哨,为避免误会,大家不要把相机拿出来拍照。

  在经过第二道岗哨时,老崔介绍,我们刚刚通过的就是三八线。大家都以为朝鲜停火线是以三八线为界的,实际上在确立三八线以后,南北双方后来互有攻守,在开城地区,朝鲜向前攻占了一些区域,实际上控制了三八线以南包括板门店的部分地区。

  人们不知道的是,按照国际法的定义,朝鲜战争并未结束,交战双方只是处于停战状态,因此进入板门店有一种进入战区的小刺激。

  进入板门店之后,只能在指定区域内拍照。除了导游,人民军会配备两位朝鲜军官作为讲解员为游客讲解板门店的情况。

  在等待讲解时,游客可以在旁边的旅游商店购物。和其他旅游商店不同的是,这里有大量朝鲜艺术家的作品,尤其是油画作品,有几位还是朝鲜艺术家的最高勋位,“人民艺术家”的作品。

  军事讲解员是一位帅气的年轻女军官,在讲解室对着板门店地图讲解后,带领我们上车进入缓冲区。

  

  缓冲区内,双方军人不允许携带连发武器,只能携带手枪等单发的自卫武器。

  停火线由一条宽约十厘米的水泥台阶标示,沿着停火线有一排七座的平房建筑,是原来的停火监督委员会办公区域。

  由于朝韩双方都有游客到板门店游览,当朝鲜这边游客到了的时候,韩国士兵就会回避,不会出现在停火线旁,同理,韩国游客到了的时候,朝鲜士兵也会回避。

  这个机制双方是通过摄像头监控后,一种心照不宣的行为。

  进入停火线上一座平房后,屋子正中间有一张会议桌,桌子上有麦克风,导游介绍,麦克风牵出来的线就是停火线的位置,线南属于韩国控制区,线北属于朝鲜控制区。

  于是游客们纷纷坐下来合影留念,有的游客则在走到南侧又回来,开心地说“到韩国了,哈哈”。

  在这座平房的南侧,靠近韩方区域,则一直有两名朝鲜宪兵守在门边,从游客进入大约五六分钟后,导游表示参观结束,让大家离开。

  从停火线区域出来,参观了停战协议签署大厅,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引起我的注意。

  上前打听,老人是老志愿军战士,今年80岁,抗美援朝期间随38军入朝参战,在朝鲜一共待了五年,一直想故地重游,这次是在儿子的陪同下来看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写在最后:

  来到朝鲜,大家一定要入乡随俗,朝鲜国情特殊、风俗独特。人民十分敬仰领袖,民族自尊心极强。有礼貌、讲文明。因此,来朝旅游也要尊敬朝鲜的国家领袖,称呼为:金日成主席、金正淑母亲、金正日将军等。

  另外,对朝鲜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不要乱评乱议,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朝鲜民众对其国民经济、个人收入等情况属于秘密,切勿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