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江背镇坚持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星沙时报讯(记者 嵇田利 通讯员 肖忍)“用彩色水稻种出的‘袁爷爷’超级震撼,向袁老致敬。”近日,在长沙县江背镇五福村彩色稻田旁,前来旅游的市民张女士对彩色稻“绘制”的袁隆平巨幅画像赞不绝口。
近年来,江背镇坚持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全面构筑以文化为核心,寓观光休闲、旅游团建、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不断擦亮城市近郊旅游新名片。
好山好水,生态美带动乡村游
江背镇五福村的袁隆平半身巨幅彩色稻田画占地100余亩,由400余名当地的村民和专业人士共同完成,成为吸引游客的又一亮点,9月底将迎来最佳观赏期。
江背镇金洲村以获评湖南省“法治乡村示范点”为契机,与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深度融合共建,形成独特的乡村法治文化景观,游客络绎不绝。
今年3月,江背镇五福村的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吸引周边市县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增收6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
“依托‘河’‘湖’‘花’‘稻’的资源优势,借势打造和提升休闲旅游产业,是江背镇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江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配套水平,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传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过渡,让游客流变为现金流。
历史非遗,文化+赋能深度游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特立故居,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仿佛置身记忆长河。近年来,江背镇抓住“特立故里”这张文化名片,将徐特立故居和镇域内的景观串点连线成片,走出了一条以村落景区一体化运营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推进‘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江背镇全面传承红色基因,大力推进徐特立故居扩建、熊瑾玎故居修缮,同时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激发了乡村旅游新活力,助力文旅融合样板区建设。”江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江背镇将进一步推动近郊游产业链条加速延伸,全力抓好配套提升、新业态培育和品牌建设,加速实现文旅资源“旺”起来,文旅品牌“靓”起来,文旅环境“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