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迪庆新气象」云南迪庆: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天空湛蓝、湖水清澈,雪山壮美、森林茂密,牧场金黄、牛羊成群,弦子悠扬、长袖飞舞……十月的迪庆,风光秀美,游人如织。
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高举“生态立州”旗帜,增厚绿色发展底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避暑旅游、摄影徒步旅游、森林草原旅游等新业态,走出了一条政府、企业、百姓多方共赢的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绘就雪域高原“诗和远方”新画卷。
乡村旅游让生态更好让村民更富
“再吃块水汽粑粑,多喝点酥油茶,上午你们要去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吃饱才能玩得好!”天刚蒙蒙亮,在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经营民宿的和建忠已经在为来自省外的客人张罗早餐了。
和建忠告诉记者,他利用自家农房经营民宿已6年有余:“我们启别推窗即景,食材又原生态,不少外省游客喜欢来度假。我就把自家房子装修改造了一下,更有我们纳西族特色,专门用来接待各地的朋友。”
几年下来,和建忠不仅摸索出一套管理办法,还利用市场信息平台掌握游客观光信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客源稳定了,我们的收入也更有保障”。作为村里的党员能人,他已带动6个党员户在启别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当起了领跑者。
在村民万金秀家,3位广东来的游客正在跟着她学做豆腐。“我们住在松赞塔城酒店,酒店管家带我们来这里体验豆浆、豆腐的制作。豆腐经常吃,自己动手做还是第一次!”张女士正兴致勃勃地压着豆脑。
体验结束,游客开心地把亲手做的豆浆、豆腐带走的同时,还会给万金秀50元的补贴。开着豆腐坊,种着葡萄,万金秀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生态更美了,村民更富了。塔城镇党委书记傅春城介绍,2020年上半年,到启别村观光旅游的游客有4000多人次,旅游收入不断增长,“记住乡愁、留住乡村味道、回归农村气息”正是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秘诀所在。
启别村的美丽经济,只是迪庆州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迪庆有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其中一个是启别村,另外一个是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赏桃花、吃尼西鸡、学做黑陶……每年上万游客自驾前往汤堆,带动着214国道沿线餐饮业及尼西乡旅游业的发展。
在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教堂旁,有一家以传统工艺酿造葡萄酒的小店,游客们正在品尝自酿的葡萄酒。来自河南的魏女士品尝后购入一瓶:“口感不错,有花蜜香,据说是法国引进的葡萄品种‘玫瑰蜜’,带一瓶作纪念。”
茨中教堂
发展乡村旅游,也是迪庆州脱贫攻坚、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核心保障。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鲁志军介绍,通过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已带动全州3个县(市)、28个贫困乡(镇)、76个贫困村、19557人实现摘帽、出列、脱贫。
目前,德钦县被列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香格里拉市三坝乡被列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乡,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建塘镇红坡村、虎跳峡镇永胜村、尼西乡汤堆村,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德钦县奔子栏镇玉杰村、升平镇巨水村、云岭乡西当村、燕门乡茨中村被列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村。
文旅融合绘就雪域高原“诗和远方”
迪庆州境内世居着藏族、傈僳族、汉族、纳西族、白族等25个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迪庆州正一步步绘就雪域高原“诗和远方”的新画卷。
目前,云南有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迪庆,便是其中之一。“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逐渐成为迪庆旅游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积淀深厚、保存传承状态良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体,以雪山、峡谷、河流、森林、草原等自然遗产为依托,以佛教文化、东巴文化等为轴心,多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保持民族特质的交融性,增进社会交往的和谐性。
奔子栏锅庄舞
10月16日,在德钦县奔子栏镇玉杰村举办的“善美山水吉祥玉杰”锅庄舞展示赛吸引了不少游客观赏、互动。迪庆藏族“锅庄舞”,意为“圆圈舞”,于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截至2019年12月30日,迪庆州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8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9项、州级非遗保护项目120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54项。丰富的非遗资源、多样的体验活动,为游客打开了迪庆旅游的“新大门”。
尼西黑陶制作
尼西乡是著名的“土陶之乡”,近年来凭借尼西黑陶的独特工艺,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慕名前往。28岁的江措,已经有9年制作黑陶的经验,他告诉记者:“很多游客不仅喜欢买黑陶,更喜欢亲自制作黑陶。他们想体验的话,我们都会手把手教,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尼西黑陶。”
2019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6条云南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昆明-丽江-迪庆(香格里拉、德钦)“雪域高原红色旅游线”便是其中一条,备受各地游客喜爱。
在这条旅游线上,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是重要一站。该博物馆坐落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北侧,是在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上新建起来的一个陈列馆,全面展示着红军在迪庆谱写的一段民族团结、军民融合的光辉历史和壮丽诗篇。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
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和丽芳对馆内每段故事都如数家珍:“我在这里工作13年了,旺季每天参观者可达两三千人,我一年要讲解100多场。红色基因融在我们雪域高原的血脉里,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转型升级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十月秋凉,德钦飞来寺特色小镇的观景台却格外热闹——许多身背“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在为次日拍取“日照金山”选择最佳角度。
“金山”正是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是“云南第一峰”,常年吸引着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科学考察、登山探险和旅游观光。
梅里雪山日出
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迪庆州正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这一国际品牌,统筹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和大香格里拉旅游建设,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聚力打造世界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梅里雪山摄影小镇是大滇西旅游环线德钦段的重要节点。”德钦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扎史吾堆介绍:“我们致力打造一个堪比阿尔卑斯旅游小镇的摄影小镇,功能齐备、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让当地老百姓切切实实从旅游中受益。”
鲁志军介绍,近年来,迪庆州持续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不断提质升级独克宗古城、普达措、虎跳峡、巴拉格宗、梅里雪山、白马雪山等重点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稳步推进香格里拉月光城、巴拉格宗旅游小镇、梅里雪山摄影小镇建设和松赞林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民族文化特色项目和旅游综合观景台项目建设。
同时,迪庆州先后引进新加坡悦榕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等一批高星级酒店管理投资企业和云南省城投、文投等一批景点景区运营企业,以半山酒店为抓手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旅游文化产业,助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数据显示,2019年,迪庆州共接待游客2201.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65.7614亿元。
香丽高速、丽香铁路通车在即,届时,昆明到香格里拉有望4个小时抵达。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迪庆州的旅游文化业发展也将迎来新阶段。
当前,迪庆旅游正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求,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世界的香格里拉并不遥远,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就在眼前。
云南网记者 毕芃 摄影报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