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5.19!看宁海如何从旅游业“圣地”到旅游“胜地”?
今年5月19日是第十个“中国旅游日”,也是《徐霞客游记》宁海开篇407周年纪念日。第十八届徐霞客开游节也如期而至。
从1999年起,宁海县就开始致力于依据徐霞客文化、《徐霞客游记》开篇地,打造中国旅游“圣地”,此后又提出“静城宁海”口号,依托自身自然风光,打造中国旅游“胜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宁海旅游业,两者如何相互融合,互促发展呢?
“打造圣地”——天下旅游,宁海开游
1999年,宁海县政府成立了县旅游局,自那时起,便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借由《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在宁海,将徐霞客作为代言人,提出“天下旅游,宁海开游”的口号。可见,徐霞客文化从最初便烙印在宁海的旅游产业了。
2001年,县旅游局举办纪念《徐霞客游记》388周年活动,并提出了中国旅游日倡议书,提议以徐霞客当年“自宁海出西门”的日子,1613年5月19日,作为中国旅游日。并于2002年起举办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开游节日期同样是5月19日。此后十年间,一直在倡议将“5.19”作为中国旅游日。
2011年国家终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意在与“世界旅游日”相呼应,阐明旅游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是国家对徐霞客文化精神内涵的充分肯定。徐霞客文化所代表的人文旅游成为了行业标杆。
此后,宁海进一步利用《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和中国旅游日发起地的旅游行业“引领者”身份对宁海旅游产业进行赋能,并致力于将宁海打造为旅游“圣地”。
但是,由于开游节的日期(每年5月19日)既不是法定节假日,也不是固定的双休日。这个日期属性决定了除非与双休日或节假日重合的特定年份外,徐霞客开游节很难吸引普通大众游客一涌而上,相对更适合开展一些特定的主题活动。
况且大众不会仅仅因为宁海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就选择去宁海旅游。不像个别极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如孔子之于曲阜,徐霞客文化无法成为吸引游客的卖点,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尚不能够形成如此大的号召力。
打造“胜地”——静城宁海,宁海静是美
据此,宁海县旅委结合自身优越的自然风光、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及其所独具的清、幽、静特色,于2013年推出了“静城宁海”城市旅游品牌,
宁海县依山傍海,接壤天台山、四明山两大山脉,属沿海低山丘陵地区,地貌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森林覆盖率达63%,气候温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成就了宁海的秀美山川和齐备的旅游资源。
优越的自然环境赋予了宁海丰富的物产资源,山中有竹木茶桑果之丰、海里有鱼虾蟹贝藻之盛,素有浙东地区 “鱼米之乡”的美誉
“静城宁海”的关键在于“静”,静的山、静的水、静的路、静的村、静的人……导向的是自然山水的优美和现世生活的安好。
宁海县在“静城宁海”、“宁海静是美”的口号下,主推“静养温泉、静品古镇、静美乡村、静享海滨”四个主题板块及以红妆黛瓦、静养温泉、缑城游学、海誓山盟、霞影西游为代表“静城宁海·品质生活”系列20条精品线路,有效巩固和扩大宁海对于C端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助力宁海打造旅游“胜地”。
徐霞客文化“天下旅游,宁海开游”和“静城宁海”两大品牌,二者一动一静、一人文一自然,一个是奠定宁海在全国旅游行业地位的关键,另一个具备巩固和扩大C端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但是,尽管宁海在旅游宣传中经常是徐霞客文化和“静城宁海”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两者能否互相关联,互促发展?
民宿,“圣地”与“胜地”的桥梁
答案是可以的。旅游“圣地”与旅游“胜地”并非非此即彼,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旅游圣地的打造,让“天下旅游,宁海开游”成为全国旅游业和游客声名遐迩的品牌。进而为宁海带来了更高的人气和流量,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收入的增加,同时也倒逼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胜地”。相应的,“胜地”可以让“圣地”名副其实,并促进“圣地”的产业联动和发展。
这两者之间,在八脉君认为民宿便是对接“圣地”与“胜地”桥梁。
大众休闲时代,民众对旅游的认识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民宿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载体。无论是缓解生活压力、了解异域风情、或是提升自身素养,民宿对于民众都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旅游发达地区和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也已经不是传统观光景区和门票经济,乡村旅游、乡居民宿的崛起成为产业发展进入更高阶段的标志,国内浙江、云南的民宿产业的发展就是典型。
于“静城宁海”而言,乡居民宿布局于山水之间,动可遍览田园阡陌美池桑竹,静可回归乡野的古朴恬淡,是“静城宁海”最适配的产业形态,也是“静城宁海”人文内涵的必然导向。
同时,在缺少5A级景区和顶级旅游资源的情况下,民宿对宁海文化旅游资源的统摄和整合,必然能够带动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节庆活动、建筑设计等的相关产业的发展,“静城宁海”“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以及整个宁海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民宿不仅仅是“静城宁海”直接产业导向,也是徐霞客文化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霞客在宁海开游,第一晚住宿的老房子也是民宿,游记便是从民宿里进行的开篇。所以,从渊源来说,徐霞客不仅在宁海开游,还在宁海的民宿进行了“首宿”,堪称中国民宿鼻祖。
在徐霞客后续的旅行过程中都是在晚上住宿的时候撰写游记。宁静而又相对舒适的住宿环境,让徐霞客在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中,详实和完整地完成了对整个旅程的记录。
徐霞客在宁海开游,还在宁海的民宿进行“首宿”。而“静城宁海”的文化内涵,从人居环境到人内心,都能归结到民宿产业上。
由此可见,民宿串联起了宁海经过多年努力打造的“徐霞客开游”和“静城宁海”两大旅游形象,是两大旅游形象的共同体验场景和核心资产,两大品牌也可借助民宿实现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文脉,文化与旅游的枢纽
综上,八脉君认为宁海应以“徐霞客民宿”品牌为龙头,推动“圣地”与“胜地”协同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理想状态之一是以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大品牌来统领各种相关业态。多个子品牌在宣传和被消费的过程中能反复强化大品牌。大品牌在宣传过程中能带动子品牌的影响。而大品牌与子品牌之间的关系就需要用文脉来串联。
文脉的价值就在于此,以一串十,联动发展。
宁海县的文脉是徐霞客文化。“徐霞客民宿”品牌就是宁海旅游“圣地”和旅游“胜地”融合发展和打造产业链闭环中,最为关键的节点。打造徐霞客民宿品牌,将是宁海“胜地”与“圣地”协同发展的必然之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