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协大会发言|曾丽委员:深度整合区域资源 推动全域旅游“一业兴百业”
编者按: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一共安排两场大会发言。1月14日上午举行第一场大会发言,12名委员聚焦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提出了一系列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意见和建议。
多年来,我省一直把旅游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推进,全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旅游业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
“但由于受疫情冲击,旅游业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严重受阻,与旅游业有关的产业均受重创,留下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曾丽委员代表致公党界别发言时指出。
她认为,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为加大旅游流动性创造了良好环境和发展基础,旅游市场短期不会井喷式增长,但肯定会迎来复苏。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促进旅游业全面复苏。为推动全域旅游“一业兴百业”,她提出了四方面建议:
一是全力做好基于“旅游+”带来的要素整合。
以旅游产业为核心,通过资源、产品、市场整合使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彼此衔接,打破各自为战状态,形成业态创新基础。继续做好“旅游+”“+旅游”文章,不断壮大健康、体育、农业、工业、科技、研学、探险旅游等新业态,打造田园综合体、户外目的地、康养基地,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旅游供给从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康养、体验等多业态转变。
二是全力做好基于多元经营模式带来的要素整合。
减少门票依赖,积极探索多元经营模式,通过观光升级、休闲延展、度假深化,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改变单一门票经济收益模式,把盈利点放在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要素上,带动景区内和周边配套消费增长。
三是全力做好基于空间带来的要素整合。
以市场为主导,通过道路串联方式或旅游综合开发,实现景点、资源、市场之间的串联与共享。依托交通网络,通过自驾车、慢行、慢跑、古道探秘、游船等交通方式,实现周边景点景区、景观节点、服务设施等整合。建设联通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特色民族村寨的旅游风景廊道,打造主题鲜明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加强与周边景区互动,提供性价比高的差异化组合旅游产品扩大客源。
四是全力做好基于利益联结的经营主体整合。
建立客源互推机制。通过客源结构分析挖掘客户潜在旅游需求,持续发掘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游客兴趣,刺激和匹配用户兴趣点,在旅游类型和体验深度上加大差异化服务力度,刺激游客旅游体验,延长旅游产业链,保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动力。
建立以客源为纽带的利益分享机制。联合推出优惠票价、互相投放旅游商品、共同开展宣传营销、抱团包装高铁线路、合作开发文旅项目。将交通凭证、关联产业门票和住宿凭证作为代金券,或享受景区门票、住宿、餐饮、娱乐项目等各项优惠,拉动二次消费,创造更多旅游经济价值。
建立以客源信息为核心的市场开放机制。旅游供应链上,客源信息分散在不同的市场主体手中,难以发挥综合作用,要建立以客源信息为核心的市场开放机制,促进信息共享。
曾丽相信,新冠疫情终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挡不住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滚滚浪潮。疫情终将过去,经济增长终将恢复。愿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勇于开拓、涅槃重生,共同推动全域旅游“一业兴百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陈曦 权若青 图/班浪
编辑 王恬
二审 陈毓钊
三审 许邵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