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文旅深度融合的上海实践

  文/方世忠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名单中,全国共有3项创新成果入选,“建筑可阅读——上海文旅融合创新实践”位列其中。荣誉的背后,是不断推动“建筑可阅读”破圈、迭代的创新努力。我们围绕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保留保护建筑、当代地标建筑等的保护管理、活化利用、价值挖掘、宣传推广,从以设置二维码方便市民游客了解建筑背后故事的“扫码阅读”1.0版,到扩大各类建筑开放让市民游客走进历史建筑的“建筑开放”2.0版,再到深度利用数字化方式、激发全民参与的“数字转型”3.0版,开创了全新的都市旅游方式,激发了全社会的参与热情,让市民和游客切身感受到“在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荣誉的背后,是对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深度思考与卓越实践。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紧紧围绕城市定位、精神品格、历史文脉,持续打响上海文化、上海旅游品牌,始终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深耕厚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突出上海文旅“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特点,把更多都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把功能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着力打造上海文旅核心竞争力,奋力推进新时代上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全力助推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一、始终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上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始终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呼应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让城市文化深入人心,文化空间人人可享,让城市持续彰显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向世界讲述中国和上海的“诗与远方”,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建筑可阅读”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共享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最佳实践”和民心工程的“代表作”。

  全力推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近年来,指导完成500余处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工程,举办三届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评选推介活动。一大会址“修旧如旧”,以崭新面貌迎接新的百年;武康大楼三年三次焕新,变身“超级网红”;上生·新所70年后再绽放,成为城市更新样本;今潮8弄“以用促保”,让老建筑历久常新;百年张园唤新回归,繁华更胜往昔。一处处有故事的建筑完成修缮,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活力,成为城市新空间。

  持续推动历史建筑对外开放。目前全市各类开放参观建筑数量已达1056处。华东政法大学围绕苏州河贯通,将校园内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全面开放;上海音乐学院打开校园,将历史建筑融入城区、街区和社区;上海展览中心打破围墙,与民共享。让建筑不仅可阅读,更可亲近,看房子、听历史、读文化成为市民日常。

  有序推动文旅空间优化布局。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和精细化管理,依托上海深厚文化底蕴,持续优化布局,打造更多具有文化魅力、主客共享的文旅新空间。结合黄浦江世界会客厅、苏州河城市文化生活休闲带建设,推动华东政法大学全面开放、杨浦滨江工业遗存华丽转身,开通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一江一河”串珠成链,滨水公共空间全面改造提升,沿线文旅资源进一步走进百姓生活,成为市民家门口的休闲漫步好去处。

  全面推动管理体系创新升级。聚焦市民游客新期待、新需求,进一步完善“建筑可阅读”发展保障体系。推出微信小程序,成立融合发展联盟,制定发布工作规范和工作指引,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建筑可阅读”文创套餐,一系列创新管理举措极大地拓展了服务功能、服务效能,也进一步提升了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始终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之道,把都市建筑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打造都市旅游金名片

  “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是上海都市旅游的金名片,正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旅游休闲发展模式。在上海,无论是老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外国游客,越来越多的人把“建筑可阅读”作为上海旅行的方式和选择。“建筑可阅读”已经成为上海文旅深度融合的“大IP”和城市形象宣传推广的“代言人”。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离不开资源整合、业态协同。衡复风貌区、上生新所、思南公馆等热门建筑街区不断推出城市行走、读书会、漫游打卡、文创产品等服务内容;“豫园灯会”“龙华庙会”等传统品牌将建筑与旅游、文创、演艺、非遗、美食等业态相互融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充分释放“建筑可阅读”文旅融合的溢出效应,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强势,打造出可互动、可体验、可消费的“建筑+”新模式和城市文旅新场景。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离不开服务创新、品牌打造。紧紧围绕都市旅游首选城市的发展定位,立足建筑资源禀赋,深度挖掘优势,推出“建筑可阅读”官方形象标识、十二时辰全媒体大直播、专线巴士、系列书籍、文创套餐,推动“建筑可阅读”转化出圈、融入生活、全民共享,有效提升上海文化、上海旅游的品牌辨识度、社会知晓度、形象号召力。

  三、始终探索数字转型创新之路,让历史建筑和城市文脉在穿越时空中活态呈现

  当今时代,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之势改变人类社会。而在数字化和全球化两个最重要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Z世代正在快速崛起,逐步成为新消费浪潮的中坚力量。我们面向Z世代文旅消费新需求,不断优化文旅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城市文化的年轻力,构建“建筑可阅读”联动的传播体系,用数字化、分众化的创新方式传承“最上海”的历史文脉。“建筑可阅读”已经成为上海数字转型的“生动案例”和城市千万级流量的“主入口”。

  突出线上聚合、线下分众,推动“建筑可阅读”的数字转型。与美团、蜻蜓FM、腾讯、小红书、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深入合作,构建数字全媒体运作矩阵,通过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以及内容与渠道双向借力,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建筑多元价值的挖掘和可持续传播。武康大楼首发NFT数字藏品,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紧跟潮流,紧抓技术和产业的新赛道,在元宇宙新场景探索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数字化蝶变。

  突出社会参与、全民互动,推动“建筑可阅读”的广泛覆盖。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更多元的文化互动,解锁建筑更多“打开方式”。联合推出“全民评”“全民讲”“全民拍”“全民游”“全民创”等全民参与活动,推出“建筑可阅读”线上专区和有声专栏;指导推出各区“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举办上海最受关注二十大优秀建筑评选活动;推动出版《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遇见武康大楼》《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等书籍。通过各类传播媒介,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掀起全城打卡建筑、走进建筑、解读城市的热潮。

  突出渠道拓展、场景创新,推动“建筑可阅读”的破圈迭代。在2021年上海旅游节期间,策划推出特别节目——“建筑可阅读”十二时辰全媒体大直播活动,实现上海旅游节平台与“建筑可阅读”IP的首次大碰撞,相关内容全域传播总量突破2.2亿;与春秋旅游合作推出“建筑可阅读”专线观光巴士,串联整合建筑资源,打造近距离、慢生活、微旅行的全新都市旅游方式;联合光明集团、第一食品等上海老字号,推出系列文创产品,推动老字号与新市场的跨界融合,打造可以带回家的“建筑可阅读”;电视塔发布AR灯光秀、VR智能导览系统,上海音乐厅创新上演大型墙体灯光艺术投影秀《海上生民乐之光音的故事》,新老建筑“神奇变形”,数字赋能焕发新生,持续破局文旅数字化发展之路。(作者系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始于建筑,成于故事,归结到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徐锦江

  法国历史哲学家德·塞都曾把城市称作一个文本,不过,如果说他只是使用了一个形象的概念隐喻,那么,上海市却把它变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实践,这就是“建筑可阅读”活动。“建筑可阅读”可概括成三个关键词:建筑、故事、人。从1.0版关注物质遗产的建筑,到2.0版关注非物质遗产的故事,到3.0版关注阅读建筑的文明市民,“建筑可阅读”活动正在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升级和深化,并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文化领域之外产生溢出效应,大大提升了城市软实力。

  “建筑可阅读”活动反映了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市民探究一定场所范围内所包含的生活历史的兴趣在不断增长,希望通过保留地方记忆遗产而使场所认同感和社区得以延续。作为一项有良好群众基础、正能量满满的活动,“建筑可阅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时代特征,它为上海这座城市走向全球文明城市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和激情。只有让市民真正当家作主,才能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因此,“建筑可阅读”活动,始于建筑,成于故事,最后的归结点应该是一个字:人。

  从建筑可阅读到面向未来的上海建筑学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李翔宁

  今天的上海作为一座面向未来的“全球城市”,正如一幅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一般,带有不同时期留下的文化的和空间的基因。面向未来,我们如何进一步总结凝练凸显上海的建筑成就,将上海建筑文化打造为这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之一?

  一、围绕设立上海建筑博物馆,全方位推进上海建筑文化传播。许多在建筑领域有着悠久历史和先进发展理念的国家都拥有国家级建筑博物馆。这类建筑博物馆对建筑文化认同、国际传播、建筑作品在全球的推广以及城市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积极申办世界建筑师大会,争取世界建筑之都称号。上海历史上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而当代的城市建筑建设成就更是世界瞩目,也符合世界建筑之都的定位。

  三、深化上海建筑文化学术研究,打造上海城市建筑学派。未来如何能够整合上海、全国乃至全球的上海建筑与城市研究的力量,建构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建筑学派,让上海成为面向21世纪城市和建筑的新标杆。

  从历史建筑保护看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博导章明

  上海有着非常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方面,在我心目中上海是中国做得非常好的城市。上海在建筑保护利用上的不守旧,敢于探索与创新,体现出了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

  上海老建筑的保护利用既有关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民用类的,也有类似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体现出了丰富性和多样性。

  上海在建筑保护利用上的不守旧,也体现在上海的历史建筑再生中,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回到某一个历史定格的时候,而是把历史当作一个流程,在流程中,这个建筑上曾经发生过的有价值的痕迹都会保留下来,从而呈现出时间的厚度。

  在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的范围内,杨树浦水厂是1883年英国人造的城堡式水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何解决断点问题?我们计划利用水厂外防撞桩和保护桩这个城市基础设施,在顶部加装钢栈桥,实现贯通,最终,创造了550米独具特色的水厂栈桥。

  上海建筑可阅读——读什么?怎么读?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

  百年印记,魅力上海,建筑是上海这座城市魅力的重要源泉。目前,上海“建筑可阅读”范围已覆盖全市。那么,建筑可阅读,读什么?怎么读?

  一是读建筑之美。上海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之城的美誉,充分体现了红色、海派和江南文化的有机融合,可谓是兼收并蓄,蔚为大观。

  二是读服务之美。上海率先提出了“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并写进党代会报告。同样的建筑,不同的服务,这就是上海的软实力。

  三是读理念之美。建筑是为人服务的,这些年来,我们都目睹了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一切从表面看是建筑设施的变化,从内在看是这座城市的发展理念,真正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上海为什么能吸引海内海外、四面八方的人才集聚?上海为什么能攻坚克难诞生出一个又一个的建筑佳绩、建筑奇迹?这就充分说明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概括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是上海的城市精神,推动上海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上海建筑可阅读国际传播大有可为

  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主任记者

  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乔争月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了一大批融合中西文化特色的历史建筑,它们承载着城市记忆,也是城市精神品格的内容载体。透过这些历史建筑来讲好上海故事和中国故事,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传播来加强上海的海外推介,大有可为。

  用熟悉的建筑文化亲近人。目前,在上海已公布的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中,有着众多具有异国风韵的建筑,这些建筑为向世界讲述上海故事提供了丰沛的载体,而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外滩建筑群。

  用精彩的人物故事打动人。建筑可阅读的国际传播实践中,要让建筑鲜活起来,一定要注重挖掘背后的人物故事,才能打动人心,具有传播力。

  用创新的传播方式吸引人。上海的建筑可阅读工作自2017年启动以来,从“扫码阅读”的1.0版、“建筑开放”的2.0版,进入“数字转型”的3.0版,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的国际传播有了更丰富的实现渠道和平台。

  建筑焕新象,旅游新流量

  上海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徐薛艳

  上海的“建筑可阅读”已经进行到了3.0版,整个城市的文旅资源、公共服务也因建筑可阅读这一主题线索得以整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服务矩阵和目的地品牌形象。

  时至今日,“建筑可阅读”二维码背后的数字情景已远远超过起初的功能,通过AR、VR、AI技术达成临场感的塑造、与叙事意义的传递,为市民游客走进城市建筑带来了新方式。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艺术家们正在充分发挥城市的想象力,城市可阅读的场景化体验不断提升、优化,从武康大楼的源点广场、冰淇淋、网红饼干到保护建筑林立的街区里频现的沉浸式共创演出、闯关式的旅游线路,极大丰富了市民游客的五感体验,很好满足了年轻市场的看展式社交和老龄化市场的地标打卡游的新需求,成为了实现都市旅游繁荣的新“流量密码”。这种由老建筑掀起的循序渐进式的城市活力复兴,相信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前沿的。

  未来建筑可阅读4.0版可用城市意象思维优化空间层次,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唤起市民和游客的集体城市意象,塑造独一无二的目的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