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研优势,助力旅游资源开发,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除了风景名胜、人类建筑、古代遗迹等,风土人情、习俗特色都可以列入特色旅游资源中。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和难点,而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则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邱玮副教授指导学生开展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阿勒泰地区哈萨克牧民参与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动机研究,为地方民族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探索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在乡村旅游发展和特色资源开发中,社区居民参与的力量不容忽视。“瑞士的伯尔尼格林瓦德村,海拔 1000米到4000米,面积100平方公里,有4000多居民,旅游业在当地已经发展了200年”,邱玮老师指出“旅游业若想持续发展,必须与当地居民内部之间建立真正的联系,这也正是格林德瓦地区的旅游得以发展200年的原因”。近年来,随着草原观光旅游的游客与日俱增,以及牧民定居工程的开展,如何促进当地居民赋能旅牧融合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邱玮老师带领学生积极探索哈萨克牧民“为何”和“如何”参与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来获取一手资料,这其中既有凭借独特的民族手工艺进行旅游纪念品创新,也有在当地开办特色化民宿,还有参与休闲观光牧场的建设以及优质牧产品推向旅游市场。
研究团队通过实地勘察和深度访谈当地牧民,梳理出哈萨克牧民参与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动机,例如经济收益、责任技能、创业就业、群体从众动机等,并探究了影响牧民参与旅游业的重要因素,包括牧民自身的能力与意识、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政府与政策的激励,这些串联起“资源基础-影响因素-参与动机-实际行动”的参与激发逻辑。
通过此次研究和实际调查,邱玮副教授为地方政府的旅游发展提出关键性的开发建议。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统一的管理细则与行业标准,为参与者提供并创建资金来源渠道,对产品定价、产品包装、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外界因素进行规范化管理。此外,组织实施奖补补贴与激励政策,为参与旅游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有用的援助,同时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创建参与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平台与通道。同时,进一步优化和实施政府帮扶计划,更直接且全面地为牧民提供技术帮扶,帮助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排忧解难,从而促使民众主动、积极、规范地参与到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去。邱玮老师团队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地区旅游开发管理机制得到有效完善,有利于建立起了政府-企业-社会三体联动的产业格局和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支柱,是一项新兴的服务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邱老师指出,想要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必须加快对旅游管理建设,完善旅游管理体系。我们可以通过明确管理主体,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提高服务满意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导游职业素质,加大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完善游览服务设施,这样才能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对于像邱玮这样的旅游行业的研究专家来说,就是要深耕于旅游管理领域的第一线,及时掌握最前沿的行业消息,了解游客在旅游中的实际需求才能在第一时间探索适合地方特色和国情的旅游服务管理理论成果,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理论指导贡献。(文/赵楠)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