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再次荣登中国县域旅游百强县市榜

日前,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2》,2022(第五届)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随之揭晓,《四川日报》紧接着刊发的2022(第五届)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名单显示西昌再次上榜旅游百强县市,排名第47位。
在全国诸多旅游城市名单中,西昌依然靠前,这是用努力换来的。西昌以什么优势再次上榜旅游百强县市?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西昌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提升工作中是如何做的。

让西昌旅游大放异彩
“西昌常年平均气温17.2℃,被誉为‘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拥有航天城、太阳城、月亮城、小春城等众多美誉,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中国最佳野生鸟类观赏地等国家级荣誉76项,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四川日报》的文章对西昌盛赞道。
独特的资源是西昌的优势,后发的努力,让西昌旅游成为新秀。在2019年,西昌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和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市明确提出“全域旅游、首位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塑造四川度假天堂的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度假旅游目的地;做精邛海品牌,打造标杆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全域化度假产品开发,在安宁河谷大力发展河谷田园度假以及半坡乡村度假;并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文化休闲精品项目,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会展产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西昌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目标,在创建工作中,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计划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发展,全面加快推进西昭、西香、西宁、乐西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动车、铁路二类口岸、国际口岸机场建设;并完成雅西高速西昌出口站改扩建、绕城公路北环线、南环线,以及菜子山大道西延线、宁远大道西延线的建设;在实施A级旅游景区倍增计划中,每年启动创建2个3A以上景区,五年内3A景区增加一倍达到20个;全市还在主要旅游景点实施月光经济,全面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并投资60亿元推进邛海国际会展中心、建昌古城和建昌博物馆、邛泸景区提升工程等文旅重点项目建设。
近年来,全市按照西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围绕全域旅游建设,加快创建国家A级景区,形成景区集群,营造“处处是景区,遍地是游客”局面,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市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定位,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贯彻落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升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质量,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跨越步伐。
当前的西昌,正全面推进“旅游+”发展战略,大力促进“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重点打造特色旅游村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各类旅游新业态品牌,形成独具西昌特色的体系化、精细化的主题产品。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康养产业规划,延伸康养产业链,促进康养产业与医疗保健、运动健身、养老、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等有机融合。
打造国际化旅游康养休闲胜地
“来到全新打造的西昌古城,让人眼前一亮,她真的活起来了,靓起来了! 行走西昌,陈家大院、大石板古村,以及安宁河边的旧村正被高铁新城个个高大上的项目取代,确实是处处都有新变化、新感受!”重庆游客祝良兵再次到西昌旅游,发出赞叹。
口碑是最好的说明,证明西昌的努力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认可。近年来的西昌,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为抓手,深入挖掘古城古镇古村古遗址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水平,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建成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保护一批历史文化遗产,增加一批城市文化景观,推动文旅资源优势向文旅产业优势转变。
跨越发展的西昌,当前正坚持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提升,持续创新抓好文旅活动、文物保护、文旅项目建设等工作、
行走于西昌的东西南北中,处处呈现的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改造提升、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双创中心等大项目规划和建设的场景,凉山民族体育中心、建平门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川兴高山堡等项目建设陆续投入使用,这些项目正全面推进着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构建起了“全域布局、全业支撑、全面服务”的文游发展格局,打造西昌文化旅游转型升级新名片、新品牌、新亮点。
好消息也传来,今冬明春,成昆铁路复线全面开通,快速穿越大凉山的动车从西昌北上成都、南下昆明,均只需三个左右小时,而四通八达的动车,将西昌快速地与全国联通,并实现通江达海目标,直达东南亚;2022年西昌航空旅游发展势头不减,全面完成西昌至北京大兴、杭州、郑州等11条航线协议签订及西昌至武汉、绵阳、南京等航线补贴支付工作,通航城市35个,覆盖北上广深等重要城市。借助航线开通,进一步加强与通航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地的旅游发展。
记者从西昌市文旅局了解到,西昌抓住航空、铁路、高速大发展的机遇,在全面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中,正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提升工作。
2023年的西昌,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旅游将迎来高潮,全市也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用旅游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和即将规划建设的旅游项目迎接春天的到来。当前,全市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鼓点敲得更响,正进军建昌博物馆、三江流域博物馆,以及四川省文艺副中心的建设;在推进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工作中,在完成安哈油橄榄庄园3A级景区创建后,全面启动古城4A景区创建,开展乡镇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推进环邛海生态文旅片区旅游专项规划,安宁河谷农业硅谷西昌南北片区、环城乡融合片区、西昌钒钛资源绿色创新开发片区等4个片区的旅游规划专章的编制工作;在推进航空旅游发展,力争在新增航线2至3条,让西昌联通全国所有的大中城市,让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游客汇集国际化的旅游康养休闲目的地。
文/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
图/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买锐
责编/李洁
编辑/钟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