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平凉市中秋假日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文化活动彰显中秋民俗
全市围绕中秋主题,以文彰旅、以旅促文,全域化、多业态联动推出多样化文旅产品,营造假日浓厚文艺氛围。“喜迎党的二十大·奋力建设新平凉”千场文化惠民演出——平凉市戏曲博物馆“百姓大舞台”中秋系列演出于9月9日—11日火热呈现,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民职委员会委员、平凉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蒲虎勤等“名角”表演的大型现代眉户剧《父亲》、大型秦腔传统剧《五典坡》艺韵馨香、好评如潮。崆峒山大景区举办“月升崆峒·乐游中秋”系列体验活动,汉服巡游快闪、中秋奇遇夜等活动备受好评;崆峒山文创中心推出“情暖中秋”亲子活动,猜灯谜、做月饼、诗词飞花令等文艺活动意趣雅致。市博物馆举办“穿越汉唐·圆梦中秋”国学经典赛诗会;市图书馆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诵读、“红领巾心向党·英雄故事我来讲”献礼二十大主题演讲、“丹枫迎秋·桂香满城”中秋美食线上展;市文化馆策划“情满月圆·共话创城”数字文艺晚会,崆峒古镇“平凉非遗文创体验一条街”的平凉市戏曲博物馆、剪纸、蓝染、面塑、刺绣等10个非遗馆人头攒动,成为游客感知文化、体验非遗的重要渠道。多彩的文艺活动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假日文化需求。


乡村旅游做热康养产业
假日期间,乡村游、采摘游、民俗游持续升温,缤纷多彩、绿色康体的乡村农耕游、家庭近郊游、亲子研学游成为游客度假首选。为着力做热中秋乡村游市场,助推全市文旅行业加快升温,市文旅局节前开展了乡村旅游系列宣传推广,推出“诗意乡约·牧歌寻芳”平凉十大乡村旅游线路、“白山鹊语·月明清歌”曼游攻略、“山村烟火·农夫歌谣”乡恋之旅、“亲子相伴·山水撒欢”野趣之旅等十多条精品线路和出游攻略,专题推介白家山村、小岔村、干槐树村、华夏古槐王等特色乡村旅游点,联合平凉日报、市广播电视台赴部分旅游示范村开展融媒体采访报道。麻武乡月明村露营地、峡门乡白家山村“兰崆萃英农场”、上杨乡小岔村等露营点倍受欢迎,“露营+音乐会、生日趴、亲子游、篝火节”康养休闲产品成为假日新宠;白庙乡柴寺村合抱谷农耕体验园、海寨沟、崇信黄花乡黄花塬村、庄浪通化镇陈堡村、静宁八里镇九龙山民俗村等民俗文化体验型旅游点成为家庭研学、感悟乡愁的热门去处;白水镇丰源火龙果采摘园、金伟源葡萄采摘园、华亭安口镇朱家坡村等为代表的“采摘经济”点人流密集,尽享田园之乐。特色体验型田园综合体、度假型农家乐和民宿有效带动了全市假日文旅康养产业消费增长,成为文旅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同时,全市11家国家A级收费旅游景区门票执行5折或免费的票价优惠政策,免费开放所有景区停车场;崆峒山大景区推出“平凉旅游一卡通”等优惠套票;崆峒区举办“平凉红牛”电商直播宣传推广活动,开展“平凉红牛”产品、美食线下展销品鉴、短视频推广和直播带货;新世纪商厦、购物广场、超市等大型购物场所丰富商品供给,布设体验场景,推出丰富的中秋促销活动,广成大酒店等宾馆饭店在住宿、餐饮、温泉、游泳、购物等方面全方位折扣促销,激发中秋康养休闲消费活力。


执法督查保障市场安全
为确保中秋节期间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全市文旅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私设“景点”专项整治动员部署暨市场监管执法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节前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中秋国庆假期及前后全市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中秋节国庆节假日期间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检查的通知》等文件,压紧压实行业监管责任,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对文化旅游市场的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市场秩序等开展了督查检查。假日期间,市内各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场馆均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实时发布安全出游提示,引导游客文明、安全、有序出行。各级文旅部门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信息报送等工作制度,文旅系统信息联络通畅,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执法工作有序开展,未发生文化旅游安全事故、重大旅游投诉、突发疫情等情况,假日期间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中秋假期期间,我市共接待各类旅游者35.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9亿元。


原标题:《2022年平凉市中秋假日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