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陕北 满怀“宝塔”情结 带走“延安故事”
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实习生 李 睿

宝塔山纸雕灯

宝塔U盘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诗人贺敬之满怀赤诚的诗句,道出了大家内心共同的情感,也道出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近年来,红色旅游热度持续升温,众多海内外的游客因为心中的“宝塔”,来到延安,走进宝塔山景区。在这里,除了星罗棋布的历史革命文物、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植被,种类丰富的文创产品也逐渐成为景区的一大特色,成为游客可以打包带走的“延安故事”以及割舍不下的“延安情”。
“我们目前在宝塔山景区有3个文创产品直营店,总面积超过800平方米,以‘延安故事’为主题,销售文创产品800余件。”延安旅游集团旗下延安故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折宝瑞表示,在所有销售的文创产品中,直接从宝塔山景区提取红色元素、红色文化进行开发的文创产品就有四五十种,如宝塔山纸雕灯、新型中式台灯摆件“延安印象”、“延安大事件”铜尺等。
“每当看到这盏纸雕灯,就会想起延安革命时期的那段峥嵘岁月,想起身后站着伟大的党和祖国,就能感到心安。”来自洛阳的游客刘青珍说。
刘青珍所说的纸雕灯可谓宝塔山红色文创产品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些产品受到游客的普遍青睐。据折宝瑞介绍,宝塔山纸雕灯采用特种纸加以激光工艺雕刻,通过纸张叠加,呈现出宝塔山的立体景观。在夜晚来临时打开纸雕灯,灯光如月光般穿过深邃的天空洒向宝塔山,宝塔与水面映照出的暖光交相辉映,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照明条件,也带来一抹庄严、肃穆的色彩,实现了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完美融合。
除此之外,新型中式台灯摆件“延安印象”也受到不少游客关注。该摆件质地为铜,采用本色铜材手工拉丝工艺,配以触摸式感应开关和内藏式弧形灯带,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摆件中绽放的山丹丹花是美好、热烈的化身,而窑洞里的灯光是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延安精神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该产品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了延安的特色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一位游客这样评价。
不光在宝塔山景区,近年来,延安市的文创产品开发得到了长足发展。据折宝瑞介绍,自2018年以来延安红色文创产品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仅延安故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所开发的文创产品就包含五大类400多个品种,其中红色文创产品占比约60%。通过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梳理延安红色文化,围绕“小商品形成大产业、小商品做出大品牌、小商品做出大文化”3个方向更好地传播和继承延安红色文化。同时,按照本地文化、本地品牌、本地原材料、本地生产的原则,吸引更多的文创从业人员,培养更多的文创产业要素,推动延安市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繁荣延安市旅游市场。目前,已拓展开发出“红色延安”“延安记忆”“延安印象”“不忘初心”“延安味道”五大产品系列,受到市场的认可。疫情前,2019年的销售额超过1200万元。
今年3月,延安旅游集团发布了“延安故事”系列数字藏品,成为延安市首个数字藏品。该系列包括《旭日升》和《万山红》两款藏品,两款藏品均以宝塔山为灵感,利用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以数字模拟艺术化效果,描绘了革命时期的巍巍宝塔山。该数字藏品上线一分钟即宣告售罄,不仅生动地诠释出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对数藏消费者的感染力,也体现出红色题材数字藏品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作为延安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文旅产业已经进入崭新阶段,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助力延安市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文创产品的开发应基于文旅产业的开发整合,进一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因此,产业整合同样是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知识产权、产品研发、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环节的整合,才能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持久动力。
“如今,新的资本筹集模式层出不穷,包括众筹、风投、合伙人制度、投融资等,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谈及如何更好地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延安旅游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旅游商品的设计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学科、需要面对各种新技术的产业,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秉承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才能持续引领市场。
此外,产品推广是文创产品生态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加强对品牌的塑造、建立线上线下的营销体系、增加不同的营销方法,才能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销售数据和市场反馈,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深入构建产品开发生态链,梳理和拓展旅游商品开发的四要素——产业链、资本、推广渠道、设计。同时,在产品设计环节,除了加强自身团队建设,还要通过与高校、创客、公司等多元化资源主体进行合作开发,实现优势互补,高效整合和利用资源。”折宝瑞说。
(本文图片由延安故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提供)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