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18日,从盐城市委、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盐城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近年来,该市坚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实际行动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强特色,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该市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19个旅游园区为载体,发挥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加快构建“一廊一核三区四带”的全域发展格局。“一廊”,即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一核”,即发挥盐都、亭湖文旅集散、购物等产业链功能,加快市开发区、盐南高新区文化创意和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强化城市核心区主体地位。“三区”,即加快推动文旅融合、文化传承、文化制造3个片区建设。“四带”,即加快推进“中部串场河文旅融合示范带”“西部湖荡非遗传承创新带”“北部黄河故道乡村旅游带”以及“新四军红色文化传承带”建设。
护根脉,切实加强文化保护传承。该市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盐城地域文明探源项目,开展古代盐业遗址和串场河沿线考古调查,加强博物馆、文保单位等运营,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和民间优秀文化资源,创建淮剧、杂技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非遗宣传,讲述非遗故事,推动“非遗+技艺、曲艺、美食”,创新开发非遗作品和产品,积极拓展更多非遗消费业态。
促融合,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该市大力发展“文旅+康养”,面向长三角市场,立足文旅资源禀赋,以长三角康养基地等项目为抓手,推进康养产业全市域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文旅+农业”,以培植乡村旅游业为突破口,加快乡村旅游集群建设,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大力发展“文旅+数字”,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培育融媒体中心、创意经济等业态,支持影视基地建设,推动智慧文旅向更高层级迈进。大力发展“文旅+体育”,加快建设健身休闲产业带,精心组织赛事活动,打造最美跑步路线、最美骑行路线和品牌赛事基地。(王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