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如何把握旅游行业投资机遇?
来源:ETF总舵主
开始正文前,先公布一个旅游行业利好,国务院今日正式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板块明天看来又是活跃的一天。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回到今天市场,受央行降息影响,今日大A各主要指数均有所反弹,但此后个股表现弱势下,指数冲高回落,并一度翻绿。随后在大金融的带领下,沪指、深成指翻红。盘面上保险、证券、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旅游、酿酒也有所表现,游戏、光伏、半导体等多数板块纷纷走低。
截至收盘, 沪指下跌0.09%,收报3555.06点;深证成指下跌0.06%,收报14198.30点;创业板指下跌0.32%,收报3065.99点。市场成交额达到1.13万亿元,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5.76亿元。
央行再送“红包”
LPR调降落地
今天央行再送“红包”,央行网站早上开盘前就发布公告,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至此,三个重要的市场利率下降,流动性宽松预期再次增强,对市场也构成绝对的提振。
LPR是一个总量性的、普惠性的宏观变量,它的变动不针对具体的行业或个人,但却对所有行业都有影响。所以市场普遍认为,LPR“双降”进一步展现了稳增长的决心。
除此之外,近期北向资金积极流入,昨天逆势流入38亿,今天流入速度加大,全天净买入资金超过125亿,这也是一个积极信号,或预示反弹脚步越来越近了。
不过,毕竟春节流动性紧张也是规律,节前观望气氛浓厚,短期震荡反复恐将还会存在。但整体可适当乐观,毕竟在“降息”之后,降准的新的预期又将来临,长期来看市场流动性不必过于担忧。随着去年经济数据的出炉,经济的回暖给市场带来基本面的支撑。
所以整体向好的逻辑没有改变,依旧看好当前的春季行情。在近期的整理过程中,仍可做好逢低低吸和配置,去博弈春季行情。“稳增长”或是阶段性的主线,也可叠加北向资金关注度较高的品种,另外像连续调整的科技以及新能源,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下成长相对确定性的品种也可逢低关注。
旅游股继续活跃
旅游板块今日继续活跃,酒店、机场、免税等相关个股逆势上涨,锦江酒店大涨逾6%,白云机场、上海机场、中国国航均涨超2%,中国中免涨2.79%。受益成份股较为活跃,旅游ETF(562510)今日涨1.82%,该产品已经连续3日反弹,累计涨幅超3%。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中国中免超2亿元。首旅、锦江旅游净流入也超过2000多万元。
旅游板块自8月底部上来以后,基本处于底部震荡的走势,但是整体涨幅还是可观的,8月2日以来累计涨幅超过22%,即使12月以来也收获了超13%的涨幅。整体看,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阶段收益还是可观的。

来源:wind
重磅利好来袭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今日盘后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疫情防控基础更加牢固,科学精准防控要求在旅游业得到全面落实。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出入境旅游有序推进,旅游业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来源:中国政府网
另外,《规划》还提出,完善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推进海洋旅游、山地旅游、温泉旅游、避暑旅游、内河游轮旅游等业态产品发展。有序推进邮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大连、厦门、福州等地邮轮旅游发展,推动三亚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推动内河旅游航道建设,支持在长江流域等有条件的江河湖泊发展内河游轮旅游,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游艇消费大众化发展,支持大连、青岛、威海、珠海、厦门、三亚等滨海城市创新游艇业发展,建设一批适合大众消费的游艇示范项目。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旅游景区、城镇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空旅游,强化安全监管,推动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和航空飞行营地建设。
舵主觉得,政策面迎重磅利好,给旅游行业发展带来主心骨。旅游行业长期发展可期。
短期来看,旅游板块底部有望反转,不妨把握左侧配置机会。一方面,虽然去年末以来部分地区散发疫情给春节旅游市场乃至第一季度旅游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但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人们出游距离虽然缩短,旅游意愿还是强烈的。另外一方面,展望2022年,两个趋势有利于疫情的结束,一个是病毒的变异趋势整体是往减毒方向走的,加上2022年口服特效药的上市,国外的疫情有望得到控制,届时国内也有希望放松管制,或将迎来报复性旅游消费。沿着这个思路,酒店、旅行社受益程度最大,餐饮、景区、免税也会有所恢复。需要强调的是,市场预期已愈发充分,当前时点不必过于纠结疫情,更应关注公司自身相对竞争力的变化,看好左侧配置机会。
从长期来看,旅游行业长期受益于居民消费升级。旅游行业大体上遵循大消费的投资逻辑,主要是受益于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以及消费升级,因此行业的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在经济中的占比息息相关。展望2022年,我国面临经济增长的压力较大,但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稳内需、促消费是国家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重要的战略方针之一,预计消费刺激政策后续或将跟进,在未来疫情防疫逐步常态化的背景下,消费回流和消费升级是行业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另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21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2年发展预测》蓝皮书预计,2022年全年旅游经济预期为谨慎乐观,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16%和27%,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达2成,恢复至2019年的2成至3成。
如何把握旅游行业投资机遇?
回顾百年流感(1918-2020)历史,真正让人类社会免于流感影响的手段是“流感疫苗+口服特效药”的“防治”组合,尤其是口服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等)的出现,让人们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只需要自行服药,简单防护即可保持正常社会活动。因此从当前防治范式来看,“新冠疫苗+口服抗新冠药”是更优选择,“特效药”的普及预期也会成为出行领域(尤其是航空业)后续恢复的关键。
随着新冠疫苗的全民接种和新冠特效药的持续进展,将显著提升全球疫情得控的确定性,线下旅游消费服务有望加速恢复 。看好疫后复苏,旅游板块的业绩弹性+估值修复。
那么,如何借“基”布局旅游行业机会呢?
由于旅游产业链主要涵盖免税、酒店、航空、机场、景点等细分领域。涉及行业、个股较多,筛选复杂且不易把握。舵主觉得不妨通过ETF来布局。在有效获取由行业利润改善带来股价和估值提升而产生投资回报的同时,有效避免个股风险。
不妨关注旅游ETF(562510),其跟踪中证旅游指数,其涵盖航空、机场、酒店、免税、景点等旅游产业链细分领域。从指数成份股的行业分布来看,航空运输Ⅱ(24.05%)、旅游综合Ⅱ(22.80%)、酒店Ⅱ(17.94%)、景点(14.87%)、机场Ⅱ( 13.97% )行业权重占比居前,合计权重占比达93.64%,实现对旅游产业链的全面覆盖。投资者可通过旅游ETF(562510)一键布局优质行业龙头,像中国中免、锦江酒店、宋城演艺、上海机场等等。

数据来源:wind,中证指数公司,截止2021/12/31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