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闹市区的老街柏树林,默默的看着朝夕轮转、四季更迭
西安有太多有故事的老街道,它们作为旧时光的见证,隐藏在高楼背后,默默的看着四季更迭。
在南邻城墙,端履门街和文昌门之间,有一条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老街柏树林。清晨开始着朴实平凡的生活,而这也是西安的迷人之处。
沿着顺城巷往西,和下马陵街交界的地方,就会看见大大的“西安柏树林”。它和南大街平行。千年之前,柏树林这条老街在隋唐长安皇城的东南隅,大致是隋文献皇后庙的所在地。
明正统年间,西安知府孙仁益在这儿广植柏树,因此成林,于是这条街就被称为柏树林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柏树变成了槐树。春末初夏槐花麦饭就成了柏树林人的热衷美食。
当地老人在春末夏初的时候,会用长竹竿、铁钩子扯下槐花,然后拌入面粉,做麦饭吃,那种美味只有吃过才能体会。柏树林一直被当作西安的文化区,那股书墨气息也一直流传了下来,直至今天,他依旧是这样。
城墙根的旁边有一座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了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在这很多老一辈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悄悄溜进博物馆在大院内捉迷藏,调皮地嬉戏玩耍着。现在基本都是外地游客前来旅游,参天古树使得博物馆生机勃勃。
另一个很有名的当属青曲社,苗阜王声让陕派相声火遍全国,不少外地人是因为青曲社而知道柏树林,来听青曲社已经成为来西安旅游的攻略之一。
成立于2007年的青曲社,以西北五省资历最深的老艺人郑文喜 、郑小山、张常泰、张常锁为首,收纳年轻力量主体,在老曲艺精髓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相声最重要的就在于让人笑,还得是自然的笑,禁不住地笑,笑得女孩子忙着遮嘴巴,男孩子拍大腿。八人一桌,一杯盖碗茶,几盘小吃垫吧嘴巴,听着陕味相声~
还有藏在闹市中的安宁之地-卧龙禅寺。距今1800多年历史,是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宋太宗时更名为"卧龙寺"。
因身处于交通要道,卧龙寺的存在就像一个隐士,一直保持着避世不需山的独特气息。悠久岁月沉淀下的古色古香,以及神圣的庄严气质,使得来往人群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现在,这里有旧日的痕迹,也有新鲜的力量,新旧交替,你喜欢的样子它都有。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仅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