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贵港市城市绿道建设规划(2019—2030)》
|贵港市城市绿道建设规划(2019—2030)
荣获2021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
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贵港市城市绿道建设规划(2019-2030)
项目地址:广西贵港市
项目规模:98平方公里
建设单位:贵港市自然资源局
主要设计单位:广西华景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设计时间:2019年5月-2019年10月
为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特组织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贵港市中心城区,约98平方公里。规划研究范围适当拓展至周边需要统筹考虑的、自然人文价值丰富的景区景点。
01规划构思
(1)因地制宜
贵港中心城布局呈指状发展,城市规模不大,城市尺度适合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结合贵港现状及规划道路,选择条件适宜、便于实施的用地设置独立的绿道,并尽可能使绿道系统与常规非机动车道分离,确保绿道游览的安全性。
(2)串联核心景观
贵港绿地水系资源丰富,中心城区绿地分布较为分散,可通过规划绿道进行衔接。结合主要的景区、景点、星级酒店、交通场站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相对独立和完善的绿道系统。
在满足市民基本通勤、休闲、健身需求的同时,串联中心城区的核心景观资源,为旅游提供更加轻松健康的观光方式,体现贵港旅游休闲的城市特色。绿道不仅是一种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同时也是休闲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公交接驳的重要环节
为进一步衔接贵港市中心城区内的公共交通,通过自行车接驳的方式来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解决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及地面公交“门到门”的不足,提高公共交通在出行结构中的比重。
规划绿道可解决组团内的短途出行,也可以兼顾部分组团之间的通勤交通,降低中心区对小汽车的过度依赖,鼓励低碳出行。
02规划内容
(1)空间结构
根据贵港市中心城区内部各组团的功能需求和环境特征,结合主要的景区和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设,规划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城市绿道系统,形成“点、线、面”相结合,“一纵一横两环,一核四片区”的总体结构。
(2)绿道网规划
衔接上位规划,并结合贵港市现状,规划省级绿道1 条,市级绿道3条,贵港特色线1条,社区级绿道6条,以及多条绿道支线。其中郁江绿道和小火车特色线为重要的绿道景观游览线路,可串联贵港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
(3)水上观光游览系统规划
针对贵港市水系密布的特点,在郁江、鲤鱼江湿地及东湖水系的基础上,连通贵港内散布水系,形成贵港市区内的串联水系,开展水上游览绿道光系统。
(4)绿道设施规划
结合城市绿道的主要节点,规划驿站、标识系统等设施。
01强调绿道系统的完整性
规划从两个层面考虑,在总体层面,综合分析了贵港中心区山水资源特征、综合交通和生态敏感性等基础条件,结合贵港市枝状发展的水系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对独立和完善的绿道系统。在局部层面,结合特色景观,确定绿道的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线路进行深化设计。
02旅游绿道的独特性
规划在构建自行车、步行慢行绿道系统的基础上,针对贵港水系发达的特点,将水上观光游览系统纳入绿道体系。
同时,针对贵港旅游景点多且分散,点与点距离较长的特点,提出“公交+慢行”模式的旅游公交系统,解决市区内长距离景点间的交通联系,为游客提供快速、安全、舒适、特色化的旅游公交服务。
03打造特色绿道线路
绿道打造“郁江绿道示范段”和“贵糖小火车”两条绿道特色线路。
郁江绿道示范段上游起于郁江二桥,下游止于罗泊湾大桥,北岸以人民路为界,南岸以滨江大道为界,设计主题为“三段十景”。分别为民宿文化段、休闲生活段和生态涵养段。
贵糖小火车旅游绿道专线,保留原糖厂的窄轨小火车,打造广西第一条市内小火车游览专线。并结合用地条件,于轨道两侧设置绿道:轨道左侧为骑行绿道,右侧用地较宽,结合为骑行与步行绿道。线路途经老糖厂-贵糖小火车-高铁站-东湖-骑楼城-南湖-南山风景名胜区,一路感受绝美风景。
通过“郁江绿道”、“园博园绿道”、“东湖绿道”的建设,有效串联了郁江两岸和新老城区,推动了贵港从传统工业城市向宜居园林城市的转变。
通过行走于山、水、城、园的绿道的建设,丰富了城市绿地景观,改善了城市环境风貌。另外还提高了沿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为“自行车骑行”的旅游方式提供了空间,也为市民提供了绿色出行的选择,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城市景观、自然风光、绿色出行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华景城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科学规划设计,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在"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华景城将不忘初心,不断提升规划设计能力,在“十四五”规划建设方针的引领下,以匠心设计助力城市规划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END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