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打造全域旅游品牌这样做

  荣成市旅游资源丰富,如何激活资源、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荣成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提出,要全面提升旅游标准和业态,进一步释放滨海生态、展厅展馆、民俗文化、海洋牧场、规模农业等文旅资源潜力,让文旅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带动三产和一产实现更大提升。

  城市建设

  连日来,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环海路滨海步道东拓工程正加紧推进,这一工程按照国家级滨海旅游公路标准建设,今年将继续向东拓展15.4公里,步道设计宽3至4米,全部采用彩色运动型柏油铺装,沿线还将在相应节点配套旅游服务设施。

  好运角旅游度假区滨海步道工程现场负责人孙明凯说:“在滨海步道建设的同时,我们同步启动了岸线修复、绿地改造提升和休闲公园建设,在沿线各节点规划了房车营地、民宿酒店、无边泳池等设施配套,为游客提供业态丰富、配套完善的亲海空间。 ”

  娱乐项目

  就在滨海步道沿途,那香海儿童探险世界项目建设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这里是那香海滨海文旅小镇项目重要组成部分。

  那香海儿童探险世界项目经理战金强说:“政府为我们项目安排专门的分包人员,在项目立项审批、手续办理和建设推进过程中全程跟踪对接,帮我们协调土地、规划等问题,我们非常感谢政府提供如此专业的“保姆式”服务,对项目按时完工和投用后的前景信心十足。”

  据了解,该项目为游客提供全季节、全年龄、个性化的休闲探险体验,致力打造威海乃至胶东半岛一流的森林探险王国和文教研学乐园,为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

  旅游产业

  围绕贯彻落实荣成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精神,全市各级迅速行动,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全面加快旅游产业提升。

  成山头、法华院等景区通过靠大联强,积极与新奥集团、鲁商集团等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开发,不断提升景区档次、丰富旅游业态。同时,提前做好圣水观、槎山的策划、规划,为长远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在做好重点景区打造的同时,荣成市还借力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打响美丽乡村知名度。

  作为美丽乡村“滨海风情示范带”建设中的一环,港湾街道牧云庵社区,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加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优越的地理环境,将“画村”品牌做出特色、创出效益,让牧云庵走出小天地、走向大市场。

  休闲餐饮

  文旅资源只有经过优化配置,形成文旅产品和服务才能走向市场。

  今年,荣成市将着力打造一批民宿、餐饮、商业、驿站、房车露营地等服务设施,进一步拉长消费链,更好地服务市民和游客。同时,围绕“荣成海鲜”品牌,打造樱花湖九龙城海鲜美食街,将地域餐饮特色和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形成以胶东文化为主题的复合型餐饮文化空间。

  红色文化

  作为革命老区,近年来荣成市大力挖掘红色资源。

  今年,各级进一步强化“红色文化”元素的整合利用,在全面修缮107处红色印迹的基础上,按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并推出“红色荣成之旅”精品旅游路线,打造城市红色名片。

  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品文旅项目,有效优化了荣成市旅游资源要素配置,将“吃、住、行、购、娱”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为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全域旅游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