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苏康码有变

  重要提醒!

  昨天,国家卫健委发布重要文件

  对疫情防控提出更严要求

  就在近日,苏康码也有新变化!

  权威发布!疫情防控有新要求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人群流行特征,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戴口罩指引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护指南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昨天(8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对两份文件的有关问题解答。

  上下滑动查看

  1.为什么要修订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

  今年7月以来,境外输入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当前暑期人员外出流动多,机场、港口、码头等主要出行中转场所人员大量聚集,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同时,受长期持续的疫情影响,公众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减退,存在接种疫苗后就不用再戴口罩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落实防疫措施和个人防护方面出现漏洞。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防护意识,防范疫情传播风险,我们对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强化防护要求。

  2.公众戴口罩有什么最新要求?

  对普通公众来说,除了在密闭场所需要戴口罩外,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需要佩戴口罩。另外,我们建议公众家里日常备用一些高级别口罩,当家人出现了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时候,佩戴更高级别的口罩,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全面防范传播风险。

  3.新的戴口罩指引中,重点职业人群包括哪些,戴口罩有什么新要求?

  新版戴口罩指引中,重点职业人群主要涉及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三类人群。

  第一类是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特别强调境外冷链食品、交通运输相关的海关工作人员和保洁员、搬运员、司机等岗位强化防护,工作期间全程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防范经物、经环境、经人的传播风险。

  第二类是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除医务人员、直接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重点防护以外,接触潜在污染物的人员,比如保洁员、护工、水暖工、化验室工作人员等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医院其他工作人员,比如保安、导医等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

  第三类是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比如乘务员、警察、快递员等,以前要求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这次修订进行了提级强化,要求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

  4.公众日常佩戴口罩有什么注意事项?

  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

  公众日常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二是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三是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四是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五是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六是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5.与之前“三重”(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护指南相比,这次修订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三重”的种类由原来65类增加到85类。在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方面,增加了对码头、口岸、棋牌室(麻将馆)、游船(观光船)、剧场等10类场所和单位的卫生防护要求。在重点人群方面,增加了机场保洁人员、境外和境内航班保洁人员、机场司机、机场公安辅警等10类重点人群的卫生防护要求。

  6.“三重”防护指南重点强化了哪些要求?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对所涉及的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进一步强调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闭环管理”,强化了健康监测、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清洁消毒和应急处置等措施要求。对所涉及的重点人群,加强相关行业职业人员,特别是一线职业人员严格执行戴口罩、疫苗接种、消毒等防护要求,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7.公众居家生活需要提高防护措施等级吗?

  公众的防护措施等级要求没有变化。但是公众要继续强化第一健康责任人意识,居家时加强通风换气,做好清洁消毒,注意个人卫生,有症状时及时就医;外出时,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保持安全距离,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活动。

  8.商场、游泳、健身等生活服务类场所,防控措施有哪些新变化?

  一是增加了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验,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

  二是细化了管理措施,提出对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做好服务引导等人性化管理措施;

  三是提升工作人员防护等级,工作人员要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

  9.对棋牌室(麻将馆)等有哪些防控的新要求?

  棋牌室(麻将馆)是此次指南修订新增的场所,也是一类人员密集、空间相对密闭的场所。

  针对此类场所,一是提出对进入场所的人员检测体温和核验健康码,防止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入场所;

  二是降低棋牌室(麻将馆)的顾客数量和停留时间,增加牌桌之间的距离,减少人员的聚集。

  三是要求棋牌室(麻将馆)的人员戴口罩。

  10.对市内游船(观光船)有哪些防控要求?

  市内游船(观光船)是此次指南修订新增的场所,主要的风险点是人员聚集、空间狭小且相对密闭。

  基于上述特点,一是宜停止使用全封闭的游船(观光船);

  二是通过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验等措施防止有症状者或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入;

  三是采取预约购票、间隔就坐等方式降低人员的密度;

  四是游船(观光船)内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此外,游船(观光船)要继续落实好通风换气、清洁消毒等防护措施。

  11.对旅游景点开放或半开放演出场所有哪些防控要求?

  近期一些城市的疫情与旅游景点开放或半开放演出场所密切相关。可能的原因是在此类场所公众放松了个人防护,同时场所未有效控制观众数量,增加了暴发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一是做好入场检测登记,严格门岗管控,对入场人员实行核验健康码和体温检测“双登记”,正常者方可进入。

  二是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有症状及时就医。

  三是严格执行人员预约限流措施,推广在线实名制购票及电子票,鼓励使用在线支付,尽量减少直接接触。

  四是加强现场巡查,安排专人做好演出现场管理,提醒观众正确佩戴口罩,对号入座,保持安全距离。取消演出前后的现场互动环节。

  12.对建筑工地等场所有哪些防控要求?

  建筑工地的主要风险是人员流动性大,易聚集,架子工、钢筋工等户外作业工种人员防护不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一是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二是做好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是加强来访人员管理,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并进行登记,正常者方可进入。

  四是优化施工工艺和工序衔接,降低施工现场不同作业队伍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五是加强作业岗位工作人员个体防护。

  13.对跨境铁路客运和道路客运等有哪些新的防控要求?

  一是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二是细化提升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防护等级。对于负责入境火车或汽车的司机、乘务员、保洁员、搬运员等,在工作期间全程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其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

  三是通过合理组织运力,限制售票、包车团组人数等措施,分区分级控制铁路和道路客运的客座率。

  14.对口岸、码头、机场等高风险场所,有哪些新的防控要求?

  口岸、码头、机场等高风险场所是“人、物、环境同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导致近期聚集性疫情暴发关键风险点。

  对此类场所,一是加强入境人员和车辆信息管理,确保闭环式“点对点、一站式”转运和无缝对接,实现从“国门”到“家门”闭环式管理。

  二是加强入境货物检测和消毒,强化冷链物品追溯管理,并做好检测和消毒等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定期进行督导和抽检评估。

  三是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个体防护标准。高风险岗位人员要相对固定,登记造册,实行闭环或封闭管理,增加核酸检测的频次。

  15.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出了哪些新的防护要求?

  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高风险人群,主要对养老机构和居家的老人两个方面来提出防护要求。

  对于养老机构:一是入口处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探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并进行登记,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

  二是封闭管理期间,不允许探访。非封闭管理期间允许探视的,控制探访人员数量、活动区域和探访频次,必要时可实行预约管理。

  对于居家的老人:一是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有慢性肺病、心脏病的老年人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戴口罩。

  二是避免前往人员聚集、空间密闭的场所,如棋牌室(麻将馆)等。

  16.对入境航班、机场保洁人员、司机等高风险岗位有哪些防护要求?

  机场保洁人员、境外和境内航班保洁人员和机场司机等是高风险岗位人员,也是近期疫情暴露出的薄弱环节。

  针对上述问题,本次指南修订从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和个人防护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防疫措施,具体包括:一是主动接种疫苗,定期接受核酸检测。

  二是工作期间非必要不接触其他岗位的人员、非必要不去入境航空器和进口货物等高风险等级场所。

  三是清洁消毒过程中应按照相应规范、指南使用合适的消毒剂以确保消毒效果有效。

  四是保障入境航班的保洁人员和司机岗位和休息区域等应固定,避免混用和混流。

  五是入境航班或国内航班始发地所在城市存在中、高风险地区的保洁人员收集的垃圾、废物应按相关规定统一处理。

  17.对机场装卸工人等工种的管理,有哪些新举措?

  机场装卸工人尤其是负责国际冷链货物和中、高风险普通货物装卸的人员是高风险岗位人员,主要从管理和个人防护两个方面提出防疫要求。

  一是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二是机场货物装卸工作人员的不同活动区域应予以区分标记,保证物理隔离,相互不应交叉。

  三是地面货物装卸、转运、分拣、搬运等操作人员应按货运航班风险及货物类型进行区分,人员应相对固定,避免混排。

  四是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个体防护标准。直接接触国际冷链货物、国际中、高风险普通货物的装卸人员,应穿戴颗粒物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橡胶或丁腈手套、一次性条形帽、护目镜或面屏。

  kb君给大家划个重点

  对于咱普通公众来说

  此前在室外场所可以不用戴口罩

  但这次提出来

  除了在密闭场所需要戴口罩外

  在人群密集的室外场所也要求戴口罩

  家庭应配备一些高等级防护的口罩

  在去医疗机构就诊过程中佩戴!

  家里的口罩不够用?

  高级别防护口罩没囤?

  赶快戳下方小程序一次备齐!

  一次性防护口罩

  低于0.35元每只

  ▼

  KN95口罩

  低于0.55元每只!

  ▼

  现在出入各种公共场所

  戴口罩、查验“两码”是标配

  近日,苏康码有了新变化~

  苏康码,更新了!

  借别人苏康码

  或截图以前的苏康码来应付查验?

  行不通!

  从8月12日晚开始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

  支付宝上的苏康码更新了

  不但显示时间的字体变大了很多

  而且时间也可以动态读秒

  ▼

  这样一来

  工作人员在查验苏康码的时候

  将能迅速辨别该码的有效性

  验码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防控大局

  千万别侥幸哦!

  如今防控越来越严

  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非必要不离昆,少扎堆,少聚集

  还没打疫苗的小伙伴抓紧预约

  第二针、第三针快到期的小伙伴看过来!

  疫苗接种最新消息!

  01 亭林办事处

  今天,亭林市民活动中心接种点

  主要接种灭活疫苗到期的第二针人员

  60-75周岁老年人专场暂停

  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

  

  02 开发区

  昆山国际会展中心新冠疫苗接种点

  今天上午仅开展灭活疫苗

  (北京生物、科兴中维)第2针剂

  以及重组疫苗(安徽智飞)

  第2、3针剂接种工作

  凭预约成功页面接种

  下午为企业专场接种,暂不提供预约服务

  03 千灯镇

  今天继续开放12-59周岁接种

  第一针、第二针均有

  要去接种的小伙伴记得提前预约

  ▼

  

  04 巴城镇

  今天,巴城文体中心集中接种点

  开展新冠疫苗接种

  首针500人份凭预约单

  二针1000人份凭镇指挥部短信入场

  首针人员均为上午接种

  二针人员均为下午接种

  8月15日(周日)

  巴城文体中心集中接种点休舱

  ▼

  

  

  05 周庄镇

  8月14日、15日

  上午08:00~10:30,开放12-75周岁

  第一针、第二针接种

  第一针网上预约,第二针现场排队

  06 花桥

  今天8:30开始

  花桥国际博览中心G馆集中接种点

  正常接种新冠灭活疫苗

  (含12-17周岁接种者)

  疫苗有限、打完为止

  集善新村13号楼流动接种车

  9:00-17:00仅接种成人灭活疫苗

  第一、第二针均可

  07 锦溪镇

  锦溪镇体育馆新冠疫苗接种点

  今天下午13:00-16:00

  继续开放18-75周岁成人专场

  只接种灭活疫苗第一针、第二针

  (无安徽智飞疫苗)

  上午现场发号,凭身份证领取,发完即止

  身份证号码与预约票登记号码

  不符合不能入场

  08 陆家镇

  陆家接种点今天仅开放

  第二针到期人员接种

  接种时间为上午8:00-11:30

  下午13:00-16:00

  09 张浦镇

  上午8:00-11:30,下午13:00-15:00

  安排12周岁以上居民接种

  接种第一针需预约

  在外地接种第一针

  要接种第二针的需预约

  已在张浦接种第一针的无需预约

  凭短信入场,接种第二针

  除了接种疫苗

  要做核酸检测的小伙伴看过来

  ▼

  

  当前昆山全市共开放21家

  核酸检测采样服务点

  如有需求的小伙伴

  可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

  前往服务点进行检测~

  目前到了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期

  一起来关注一下全国疫情最新情况

  本土新增47例!江苏26例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8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2例,本土病例47例(江苏26例,河南14例,湖北4例,湖南2例,云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河南)。

  据江苏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8月12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6例(南京市报告1例,扬州市报告25例),13例为轻型,12例为普通型,1例为重型。以上病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新增出院病例10例(本土确诊病例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截至8月13日20时30分

  全国共有27个高风险地区

  132个中风险地区

  

  

  

  

  

  

  

  昨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现在的疫情形势如何?

  截至目前,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连续19天上升,涉及16个省份,现有中高风险地区156个,我国面临短时间内多源多点发生疫情的复杂局面。

  截至8月12日24时,全国已经有18个省48个市发生了本土疫情,累计报告的病例超过1282例。在发生疫情的48个城市中,已经有36个城市超过5天没有新增的感染者报告。除了扬州、武汉、张家界市以外,其他的地市仅仅只是零星的病例报告。

  官方表示

  全国的疫情风险总体可控

  全国层面发生大规模的疫情风险比较小

  但江苏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扬州通报:第七轮检出6例阳性

  8月13日上午

  扬州市举行第十五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几个重点需要我们关注

  新增确诊25例,累计报告510例

  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通报,2021年8月12日0-24时,全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例(其中轻型12例,普通型12例,重型1例);从来源看,集中隔离点13人,居家隔离1人,主动就医3人,社区筛查8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1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

  主城区第七轮核酸检测,当日查出阳性6例

  8月12日13时起,扬州市开展了主城区第七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截至8月12日24时,累计采样144.935万人,完成检测38.543万人,当日大规模筛查检出阳性6例。

  同日,扬州连发2条通告

  34号通告要求封闭、封控小区

  严格执行“足不出户”管理

  统筹力量,保供生活必需品

  ▼

  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

  关于对疫情重点管控区域严格管控的通告

  (第34号)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重点管控区域管理,做好区域内居民基本生活服务保障,减少人员流动,筑牢社区防控屏障,现通告如下:

  1、疫情重点管控区域内的封闭、封控管理小区均严格执行“足不出户”。

  2、倡导居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购生活必需品,由供货方配送到小区门口。统筹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做好即到即送服务。

  3、注重做好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服务。

  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2021年8月13日

  35号通告对风险地区作了调整

  ▼

  关于疫情风险等级调整的通告

  (第35号)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国电发〔2020〕11号)和《关于印发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处置指南(修订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75号)要求,经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自发布之日起,对扬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

  一、扬州市大学北路以西、文昌西路以南、新城河路以东、文汇西路与文汇东路以北合围区域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原高风险地区邗江区双桥街道宝带河以西、文昌西路以南、新城河路以东、文汇西路以北合围区域,原中风险地区邗江区双桥街道文昌中路577号并入)。

  二、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北街道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2021年8月13日

  南京通报1例本土确诊详情

  根据省卫健委8月13日发布,2021年8月12日0-24时,南京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例,轻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出院病例5例。

  

  新增病例情况

  ▼

  确诊病例235:女,26岁,现住江宁区禄口街道石埝村张塘角自然村,幼儿教师。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7月28日至8月4日居家隔离。8月4日因家人确诊新冠肺炎,作为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因核酸检测阳性,8月12日通过专用救护车转运至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当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疫情期间看病拿药可报销?南京回应

  南京市医保局:因医院停诊社区封闭,参保人员在非定点医院、药店看病购药费用可报销

  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滨介绍,对特殊人群方面,由于医院停诊或社区封闭管理,参保人员在非定点医院、非定点药店看病购药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定点医院、定点药店报销比例报销。对南京市参保人员在外地就医,因隔离或封闭无法至定点医院就诊的,视同在定点医院就诊予以报销。

  南京市医保局: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的药品、诊疗服务项目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滨介绍,在资金保障方面,在前期确定向全市157家定点医疗机构拨付预付金12.39亿元基础上,向定点收治医院市第二医院等4家定点医疗机构再拨付预付金1.14亿元,以支持新冠肺炎救治等工作。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的药品、诊疗服务项目等,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同时,对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新冠肺炎发生的医疗费用单列结算。

  宿迁全市均为低风险

  13日,宿迁发布第13号通告

  对疫情风险等级进行了调整

  ▼

  关于疫情风险等级调整的通告

  (第13号)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预防控制组同意,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自2021年8月13日22时起,将宿迁市宿豫区陆集街道利民社区陆运河工程船闸项目工地宿舍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本次疫情风险等级调整后,全市所有区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宿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8月13日

  除江苏外

  河南、湖北、湖南也有新增

  部分地区防控再加严!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2+12

  据河南卫健委消息,2021年8月12日0时-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郑州市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29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2例(郑州市9例,驻马店市1例,开封市1例,安阳市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7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郑州市2例),境外无症状感染者5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驻马店市1例)。

  河南商丘发现一例阳性

  系医院给患者检测时发现

  8月13日5时,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给患者开展的核酸检测中,发现一名阳性者。

  商丘官方发布通告称,凡是2021年8月6日以来到过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陪护、探视等人员,请主动向社区(村)报备,居家隔离,不要外出,等待疾控人员核酸检测,发现身体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另据大河网消息,8月13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连发3则通告称,即日起暂停门诊、急诊业务,暂停社会人员核酸检测业务,暂停疫苗接种业务。

  湖北新增本土确诊4例

  据湖北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8月12日0-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均为荆门市本土确诊病例,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1例(为荆门市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新增疑似病例0例,新增出院病例0例,新增死亡病例0例。

  湖南新增本土确诊2例

  据湖南卫健委消息,2021年8月12日0-24时,湖南省报告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例(张家界市)。

  确诊人数仍在增加

  疫情防控工作依旧艰巨

  除了防疫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

  近段时间

  可把网警部门忙坏了

  网警辟谣!假的!假的!

  近日

  不少网友的微信群朋友圈中

  传播一则所谓的“警告”内容

  

  该“警告”称

  有人挨家挨户分发口罩

  说这是当地政府的新举措

  要你戴上看看是否合适

  又称口罩已经被加上了化学物质

  会把人迷晕并进行抢劫

  苏州网警支队发文辟谣!假的!

  此类“警告”谣言在全国多地都传播过

  各地警方曾多次辟谣

  苏州公安机关未发布此类公告

  也未接报此类警情!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除了苏州网警辟谣的这条消息

  昨天,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对多条涉疫伪科普谣言进行了辟谣

  谣言一:新冠病毒会在喉咙停留4天,漱口即可消除病毒?

  真相:事实上,新冠病毒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侵害肺部,没有任何研究表明,会在咽喉部位停留4日。温盐水、茶、醋漱口既不能清洁呼吸道,更不具备杀灭新冠病毒的功能。

  谣言二:风油精、清凉油或麻油抹在鼻孔可预防新冠病毒?

  真相: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风油精、清凉油、麻油的成分对预防或杀灭新冠病毒有作用。“香油涂鼻孔”“人中涂风油精”等所谓可预防新冠病毒的传言亦为谣言。

  谣言三:喝茶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新冠病毒?

  真相:截至目前,没有任何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可以证明这一传言。茶叶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但有可能存在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等食品安全风险,切勿轻信谣言过量饮用。

  谣言四:口罩内侧贴“药香贴”可预防新冠病毒?

  真相:截至目前,尚未有药物或植物成分能够有效杀灭新冠病毒的证据。官方发布的各类新冠肺炎个人防护指南中均未涉及该类型产品。口罩中加贴其他物质,会增加呼吸阻力,可能引起因呼吸不畅导致的缺氧,还会降低口罩气密性,增加感染风险。

  谣言五:伊维菌素能治疗新冠肺炎?

  真相: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伊维菌素在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呼吸机需求、住院需求和临床改善时间等方面的证据“确定性非常低”。伊维菌素的制造商之一美国默克(Merck)公司也表示,现有数据并不支持使用该药物作为新冠治疗药品。

  谣言六:喝酒、吸烟是预防新冠病毒中药配方?

  真相:此谣言属于旧谣“饮酒可预防新冠病毒”的变体。频繁或过量饮酒不仅不能预防新冠病毒,反而可能会加剧健康问题。用香烟进行雾化治疗更是无稽之谈,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新冠病毒影响的人群中,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

  谣言七:柠檬汁混绿茶可杀死新冠病毒?

  真相:柠檬汁和绿茶虽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所谓“混合在一起喝下可杀灭新冠病毒”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至于所谓的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对免疫力的影响,同样没有科学依据。

  谣言八:接种新冠疫苗能丰胸?

  真相:接种新冠疫苗并不能起到丰胸的作用。少部分人在接种完后发现胸部变大,其实是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腋下淋巴结肿大”,几周后会自然消失。

  谣言九:接种新冠疫苗后用麻药会致死?

  真相:新冠疫苗和麻药的药理机制不同,疫苗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麻药作用于神经系统,并不会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反应”致死。新冠疫苗的包装盒与说明书中均没有任何与麻药相关的警示。

  谣言十: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混合接种才能保障健康?

  真相: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混合接种,能否带来更好的保护效果尚未得到证实,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数量却有所提高。我国各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接种后都能让免疫系统有效对抗病毒,降低发病、住院、重症和死亡风险。

  谣言十一:接种新冠疫苗6个月后会失效?

  真相:与常规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确实会下降。但抗体水平下降并不表示疫苗保护力在下降。除了抗体,接种人群的记忆细胞也是非常重要的免疫保护。今后国家将根据科学证据综合判断,及时制订和调整新冠疫苗免疫策略。

  谣言十二:新冠肺炎治愈后,脑组织将长期受损?

  真相:新冠病毒感染临床发现主要累及肺,轻症患者没有后遗症,重症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遗留一定的肺损害修复变化,比如肺纤维化。但肺的修复能力非常强,可以修复绝大部分的肺纤维化。

  至于国外研究发现“新冠康复者脑组织长期受损”,目前仅是大脑影像上的变化,并不涉及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此外,尚不确认研究的康复者与未感染者身体状况上的区别,不清楚影像上的异常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这些谣言乍一看,似乎很厉害的样子

  但是经不起半点推敲

  希望各位小伙伴相信科学

  切勿随手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自觉抵制谣言

  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

  疫情当前,请大家以大局为重

  除了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个人防护一刻也不能落下

  最好把戴口罩这个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这样就不会忘记啦~

  目前防控不断加严收紧

  相信过不了多久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定能将狡猾的疫情打败!

  来源:健康中国、昆山各单位官微等

  昆山论坛综合整理

  未经授权

  任何平台不得采用本文内容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