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小山"所在村欲打造景点 专家:山还是石头尚存疑

  最近 , 山东寿光市境内一座名为静山的 " 全国最小山 " 火了。

  其东西长 1.24 米 , 南北宽 0.7 米 , 最高处距地面 0.6 米 , 以 " 小 " 闻名遐迩 , 引来不少游客前往参观。游客戏称 , 这是他们爬过最轻松的山。" 前一秒上山 , 后一秒下山 , 如果腿长一步就能跨过 "。

  目前 , 静山所在的村庄已经开始对这座 " 山 " 进行讨论 , 他们准备打造一个旅游景点。

  不过 , 寿光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德明却说 ,相关部门从来没有对静山进行过系统、全面的勘测 ," 它到底是一座山 , 还是一块石头 , 目前还存疑。"

  当地早有静山的传说

  村主任 : 准备打造成旅游景点

  静山位于山东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的孙家集村与马家庄之间 , 东西长 1.24 米 , 南北宽 0.7 米 , 最高处距地面 0.6 米。静山周围的风景会随着四季农作物的更替而变化 , 如果是种着小麦 , 微风吹起能看见 " 山头 ", 如果是种着玉米 ," 山 " 则会隐于玉米田中。

  马家庄村民李兴强 ( 化名 ) 告诉红星新闻 , 因为静山近日在网上走红 , 引来很多游客前往参观 , 地里被踩出了一条小道 , 不少游客戏称 , 这是他们爬过最轻松的山。" 前一秒上山 , 后一秒下山 , 如果腿长一步就能跨过。" 李兴强引用游客的段子向红星新闻介绍了他这些年几次 " 登静山 " 的感受。

  在李兴强的印象中 , 从静山一直在 , 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 " 火 "。李兴强说 , 他和很多村民一样 , 看到关于静山的新闻后 , 又去看了看静山 , 但 " 还是和以前一样 "。

  在当地 , 关于静山的传说有很多 , 甚至每个村民都能讲出一两个。

  马家庄村主任孙学勇今年 40 多岁 , 在他印象里静山似乎从没有变化过 ," 一直这么高。" 他记得在他十多岁的时候 , 村民有过一次 " 挖山行动 ", 当时为了搞清楚静山是一个石头还是一座山 , 村民们聚到一起 , 在静山周围挖开一个大坑 , 但是挖到 10 米深依然没挖到底 , 大家只能作罢。

  对于这次静山被称作 " 全国最小山 " 而走红 , 孙学勇表示村里已经开始讨论静山之后的发展 ," 很有可能把静山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 , 带动全村经济。"

  当地博物馆副馆长持谨慎态度

  是不是山还存疑 , 将进行勘测

  与孙学勇相反 ,寿光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德明对此次 " 静山 " 走红持谨慎态度。他告诉红星新闻 , 寿光市的相关部门从来没有对静山进行过系统、全面的勘测 , 所以 " 它是一座山 , 还是一块石头 , 目前存疑 "。

  王德介绍 , 在此之前他只是对静山的尺寸 , 形状进行过简单测量 ," 像静山的材质 , 静山是什么地质运动形成的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他近日也收到相关信息 , 说很有可能最近会对静山进行第一次勘测 , 所有的讨论和设想都要等到勘测的结果出来再说。

  据王德多年对静山的研究 , 最早有关于静山的信息是在清朝。他提供的《寿光县志》记载 : 孙家集街道的孙家集村与马家庄之间 , 有一山石露出地面 , 名静山。东西长 1.24 米 , 南北宽 0.7 米 , 最高处距地面 0.6 米 , 最低处仅 0.1 米 , 上有南北向的水纹 4 条 , 地表以下逐渐扩展庞大 , 莫测其深。清末曾在县境内设 15 个行政区 , 内有以静山命名的 " 静山区 ", 静山之名称 , 当在此之前。

  王德说 , 将静山划为文物保护单位还出现过一段插曲 :1983 年 9 月 17 日 , 寿光市人民政府以寿政发 [ 1983 ] 第 94 号文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但是后来因为静山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 , 于是他们并没有把静山统计在内。" 其实 , 它不是文物保护单位 , 还是按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定要求它。"

  王德说 ,静山和寿光市其他文物单位一样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 一是 , 不准对静山进行深挖;二是 , 不准在静山附近搞建设;三是 , 防止个别人砸山取石。

  至于村里准备将静山打造成旅游景点的想法 , 王德称不应该着急。王德说 ,如果将来经过勘测后静山确实是一座山 , 他将义不容辞地推动这个项目。" 但它要是山 , 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