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旅游城市,诗与远方不可缺席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文 苏展/摄  近日,《鲁迅的饭局》一书,连续8个月在当当和京东文化图书分类销售榜打入前十,半年内加印4次,销量接近2万册。在数字化阅读时代,这样的成绩足够令人感到骄傲。  更值得骄傲的是,该书的出品方正是我市“本地姜”文化品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诗想者”。读者以实际行动肯定,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再一次让全国看到了甲天下之地的文艺力量勃发势头。  事实上,近年来,桂林籍作家推出了一批立足乡土的文学作品。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对桂林城市形象塑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现今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也需要寻求“诗意的出口”。  被山水和历史滋养着的桂林文学  201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院长黄伟林写了一篇文章,刊发在了《桂林日报》上。  在这篇文章里,系统地梳理了60年来桂林文学的发展脉络。黄伟林认为,桂林这座城市拥有着一种特殊的“文学生产力”,桂林籍和寓居桂林的作家们在桂林留下了一大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学佳作。  在那些远离家乡却始终怀着乡愁,将与桂林的羁绊反复写进文学作品的人中,不得不提白先勇。年少时在桂林的生活痕迹,奠定了他文学作品的底色。《玉卿嫂》《台北人》,在两岸都引发了强烈共鸣。《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七。  上世纪80年代,被视作桂林文学的“黄金年代”。在这一时期,桂林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作家,诞生了一批经典的文学作品,如黄继树的长篇历史小说《桂系演义》、李逊的《沼泽地里的蛇》《蓝蚂蚁》、吴海峰的《三将军之墓》等。作家张宗栻率先在《人民文学》上刊发了小说《山鬼》《漓水谣》等作品,女诗人史晓京则频频在当时著名的文学刊物《诗刊》《当代》中发表诗歌。  也是在80年代,漓江出版社迁址桂林。这个曾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齐名的出版社,后来出版了5000余种图书,跻身全国文艺出版社十强,用品牌号召力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定居桂林。  从90年代到新世纪后,涌现出了沈东子、盘文波(笔名光盘)等优秀作家以及刘春、黄芳、唐女等优秀诗人。寓居桂林的廖润柏(笔名鬼子)、聂震宁,也分别在甲天下的山水间写出了《瓦城三部曲》和《长乐》《岩画与河》这样有影响力的佳作。  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仅该社就出版了超过300种与桂林相关的图书,其中,《桂系演义》《文化城之魂》《历史的静脉》等书,都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创办了“诗想者”品牌及工作室。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就出版了纯文学图书80部左右。其中,诗歌作品和诗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大约占比七成。其中不少作品如《鲁迅的饭局》长期位居当当、京东文化史榜单前十,《鲁迅的封面》跻身当当文化研究新书热卖榜榜单。  “诗想者”品牌编辑部主任郭静介绍说,目前,“诗想者”在国内文学出版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是在诗歌领域具有较高声望。目前,品牌出版的图书大部分作者都是甄选过的国内知名作家、诗人。  郭静还介绍说,目前马上要推出一本桂林诗人邓学云的诗集《如果没有风》。近年来,这位蓄力已久的诗人(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创作)开始受到国内多家刊物关注。“我们希望从邓学云出发,挖掘并推出更多本土优秀作家和作品,奠定全国性的影响后,再回来反哺桂林文学。”  文学作品反哺城市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在滕王阁上留下的名句,至今仍在传颂;滕王阁也因王勃的诗闻名于世。沈从文的《边城》带火了凤凰古城,人们都循着书里的章节,来这里寻找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纯洁爱情。即便书中所描述的“边城”,后面被证实是位于川湘交界的茶峒镇(现已改名“边城”),也难按捺住游客们前来凤凰古城造访的热情。此外,还有因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闻名的庐山瀑布、因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更令人向往的杭州西湖,等等。  一地、一城甚至一国,因文学作品名声大噪的例子比比皆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可以“反哺”城市的方方面面的。来自南昌大学的学者孙步忠、曾咏梅等,曾经在2011年左右,以“文艺作品传播对桂林旅游地形象塑造的影响”为课题,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设置了不少问题,其中就有“来桂林前,游客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桂林”“在游览桂林前,是否听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等。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课文《桂林山水》、王正功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使广大受访者对桂林的记忆深刻而坚定。因此,学者们得出了“文艺作品内含了旅游地形象的文化厚度”及“文艺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媒,对于旅游地形象的传播具有很大的推动力”的结论。  桂林,自古以来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闻名,吸引了大批文学家、艺术家慕名前来游览、寓居,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据不完全统计,以桂林为主题的古诗、现代诗就有5000多首。这些文学作品,强化了桂林旅游地的形象,也是旅游者未启程前,对旅游地形象的初步感知。通过阅读,进一步激发了旅游者出游的兴趣,其实是起到了“增益”的功效的。  郭静说,文学作品相当于城市的另一张名片,其影响力是持续释放的。以“诗想者”出版的一本《广西诗歌地理》为例,该书集中收录了百余位国内诗人写广西的诗歌,其中以桂林为主题的有二十多首。通过诗人敏锐的感知,描摹出桂林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与别样的体验。  用好文学旅游资源,给世界级旅游城市一个“诗意的出口”  纵观人类的旅游活动,起源就与文学结缘。旅游促进了文学作品的诞生,文学也在很大程度上作为“无声的载体”,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前来。当文学作品与旅游业相结合,“文学旅游资源”的概念应运而生。  中国旅游研究学院学术委员肖洪根博士曾经进一步论述过文学旅游资源的概念。他说,文学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与著名作家、经典文学作品、大众熟悉的文学作品故事内容以及故事发生的真实(或虚构)场所有着直接、密不可分的关系。作家故居、纪念馆、作品故事情节游览线路、作家及诗人萍踪所至留下的石刻、碑记、诗文等,都是文学旅游资源的具体表现形式。  目光回到桂林来。按照肖博士的界定,桂林这座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学旅游资源堪称丰富:历史上,许多名家曾经贬谪到桂林,在寓居桂林或者途经桂林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如李商隐的《桂林》、宋之问的《桂州三月三日》《登逍遥楼》、黄庭坚的《到桂州》、刘克庄的《簪带亭》等等,不胜枚举。近代,来桂的文化名人就更多了,并且作品都大范围得以传播。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绝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在当前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大背景下,掌握着丰富文学资源的桂林,是否可以以文学旅游资源为切入点,打造个性化差异化旅游路线,让更多游客感受到桂林不仅有甲天下的山水,还有甲天下的情怀?  记者找到了几年前,由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现桂林旅游学院)博士周斌所著的一篇论文,里面提到了一些关于文学旅游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构想,如设计开发文学旅游路线、文学旅游产品等,让读者亲临文学作品创作、发生地,沉浸式地体验作品描述场景,参观作家生活轨迹等等。  事实上,在一些国家,文学旅游产品已经较为成熟。例如排行英国西约克郡景点首位的“勃朗特故居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宗旨是“邀请游客探索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家族勃朗特三姐妹在霍沃思的家”,来访者可以在此看到她们的书信、衣服、家具等私人用品,并且看到创作《简·爱》时的那张书桌。  此外,还有“莎士比亚之乡”“彭斯之乡”“哈代之乡”文学旅游线路,成为了英国地图上的一道风景。  学者钟芳玲曾经在《书店风景》中,介绍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镇,威尔士的黑昂歪。小镇的位置偏远,但全世界的到访者却络绎不绝。1960年前,那里人口稀少,地方偏僻。经过多年发展,小镇以书、作家为主题,开设了多家不同主题的二手书店,无论是在草坪上,还是在居民门口,都放满了书本。每年5-6月,该镇都会举办“黑镇文学节”“二手书虫节”。如今,这个人口总数不足2000人的小镇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书镇。  记者曾于2012年造访英国伦敦贝克街福尔摩斯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选址和馆内布设都以小说中提及的情节为佐证,增添了福尔摩斯这个文学虚拟人物的真实性。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批的游客,想象着自己与福尔摩斯这个文学形象共存于同一时空。  世界级旅游城市需要一个“诗意的出口”。当旅游者都能从崖壁石刻、文人萍踪、文学作品中发现别样的桂林,从旅程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山水景观中“以心照物”,相信桂林之行将会给他们留下长久而美好的回忆。  ■嘉宾访谈  让文艺家自动成为桂林形象大使  刘春(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广西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桂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签约作家;第4届、第6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得者、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获得者)  在硬件上打造出一个世界级旅游城市是相对容易的,难的是形成与世界级旅游城市匹配的文化气质。  文学对城市的滋润是潜移默化的。文学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气质,一种精神,而不像电影、歌曲那么直接。桂林是一个旅游文化名城,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理应形成一种高雅脱俗但具有亲和力的形象,这和好的文学作品的本质是相通的。  但我们要看到,城市的文化气质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需要定力,需要对文化人的真正的关怀与爱护。作为一个地市级城市,桂林有两个全国著名的出版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漓江出版社,考虑是否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文化出版机构,与这两个出版社进行长期合作。如此以来,便可陆续推出能够反映桂林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并且抓住多种渠道,让这些作品和作家走出去,为更多人所了解。这样一来,所有的桂林文艺家都自然而然地成了桂林形象大使,桂林的人文气息将更为浓郁。  同时,我也希望桂林能够多举办一些类似于“桂林诗会”这样的真正具有开放性的文学活动,吸引更多外省的高品位、高素质的作家诗人前来留下新时代的《桂林山水歌》。  作家的文学创作和城市生长要相互支持  苏宁(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菲律宾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桂林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桂林要成为一个定位为有丰厚文化内核,并朝世界级旅游城市方向发展,一定要给本地的作家留下一个文化发展的空间,要有可持续性,要有情怀有包容,有愿景。充分了解本地文化并有世界眼光的作家,是每一座城市不可多得的瑰宝,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他们的声音应该被听到。  我的作家朋友陈丹燕,她的文学创作和上海的城市发展相融相生,相互促进。陈丹燕的“上海三部曲”,不断再版加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她在《永不拓宽的街道》一书中,大力呼吁对64条有丰厚历史遗存的上海街道、街区进行干预保护,用丰富的图文资料在线上和线下讲述和宣传,最终促使了上海市将这些街道规划为不再拓宽拓建的范围,实施原地风貌保护。这一结果,就体现了作家的文学创作和城市生长的相互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陈丹燕也曾多次来到桂林和平乐,多次向主管和规划部门建言,要保护好桂林的历史文化街区。  另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林少华先生(曾翻译42部村上春树作品,如《挪威的森林》,8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视剧《血疑》也译自他手),也曾到桂林进行文化访学。我在陪同时也听到了他对桂林文化创作环境的诉求。  林少华认为,桂林有一流的山水环境,特别适合作家进行文化创作。最直接的是,每到冬季北方降温户外难见绿色,而南方冬季仍是一片葱茏,人在其中就很有写作的欲望。在参观桂林多处靠近山水景观的建筑后,林先生甚至想要购置一处作为自己的冬季书房,可以来此进行“候鸟式写作”。  我认为,桂林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城市,应该不离文化的沃土。不但要深挖在地资源,扶植好本地作家的写作,同时也可邀请国际级的著名作家到桂林来进行创作。比如开展“在地创作营”“山水笔会”等。一旦掌握到国际作家资源,我们就可通过活动载体,形成常态化的引进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