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丽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丽水之赞”光荣赋予地,也是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文化和旅游是丽水的优势所在,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市重要的城市名片和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更好适应“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跑出新速度,切实发挥文化和旅游“塑城、兴业、惠民”等方面作用,引领全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编制了《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规划》起草过程
《规划》于2021年3月启动,市文广旅体局与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成立了编制组。3月份,编制组赴各县市区进行了实地调研;6月份,形成规划提纲,邀请省旅游业“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组长与局内各处室对提纲进行了深入讨论;7月份,形成规划初稿,并组织局内各处室讨论;10月,征求县(市、区)意见;11月征求市级部门意见。11月23日,向分管市领导汇报。11月29日-12月5日,通过局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7日,市发改委牵头召开《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评审会,与会专家同意通过《规划》评审,建议编制单位根据与会人员及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12月24日,编制方根据与会人员及专家意见的意见对规划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报批稿。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八大章节。
第一章节为现实基础。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文旅产业发展、文旅开放合作、文旅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对“十三五”时期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文化和旅游发展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即文化软实力有待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有待优化,旅游核心吸引力有待增强,旅游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旅游优质项目和人才招引有待加强,全域旅游发展合力有待构建。
第二章为机遇挑战。从发展机遇看,一是多重政策利好叠加释放,为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区域文旅格局重构,为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三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四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加速,为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机遇;五是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激活了新动力。从面临挑战看,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二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更复杂区域竞争合作格局;三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更高要求。
第三章为总体思路。具体包括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原则、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指导思想,《规划》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以创造性张力、创新性思维奋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响“秀山丽水”文旅品牌,切实把文化和旅游打造成为美好幸福生活的公共服务事业、富民强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外展示美好丽水的金名片,成为丽水“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和“诗画浙江”鲜活样板,为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提供有力支撑。战略定位,《规划》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区、全国红色文化融合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文化和旅游发展助推山区共同富裕实践地。发展原则,《规划》提出坚持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协调发展“四个坚持”原则。发展目标,《规划》分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提出目标,到2025年,实现四个新突破,即在打造文化金名片上取得新突破,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上取得新突破,在文化和旅游产业培育上取得新突破,在文化和旅游富民惠民上取得新突破,在文化和旅游改革深化上取得新突破,并设定了22个量化指标。
第四章为空间格局。《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一园一路四区”空间格局,“一核”为丽水市区,打造全域文旅集聚核;“一园”为百山祖国家公园,打造生态旅游绿芯;“一路”为瓯江山水诗路,打造文旅融合联动带;“四区”分别为缙青品质休闲旅游区、龙庆经典文创旅游区、遂松田园牧歌旅游区、云景特色风情旅游区。
第五章为创新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具体包括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生态文化创新引领工程、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程、文物保护利用强化工程、非遗活化传承利用工程、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等六大工程。
第六章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体包括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补短板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
第七章为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产业。具体包括八大工程,分别为:一是实施全域旅游创建工程,包括高标准推进市区景区城创建,高水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优化提升现有旅游资源质效,引进构建新的核心吸引物。二是实施旅游产品升级工程,包括升级乡村旅游产品,培育户外运动产品,做强生态康养产品,创新艺术文旅产品,丰富休闲度假产品。三是实施旅游服务提升工程,包括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自驾游服务体系、旅游美食体系、旅游住宿体系、旅游伴手礼体系、旅游精品线路体系,加快推进旅行社转型升级,建立文旅消费友好型城市。四是实施“旅游+”融合工程,包括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以及体育与旅游、农业与旅游、水经济与旅游、交通与旅游等融合。五是实施山区数字文旅创新工程,包括完善数字文旅服务,开发数字文旅产品。六是实施文旅双招双引工程,包括推进文化和旅游招大引强,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企业,打造文化和旅游人才蓄水池。七是实施文旅开放合作工程,包括构建文旅品牌矩阵,开展文旅精准营销,融入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格局,融入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一体化,积极参与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拓展国内和国际文化和旅游合作。八是实施文旅管理优化工程,包括推进文化和旅游法治建设,提升文化和旅游行业服务品质,构建文化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第八章为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考核评价、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