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 钟国辉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方面的追求,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部分地区,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带动和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虽然旅游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也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产品研发以及监管等方面发力,进而推进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旅游业投入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花费的增长,旅游业的投入相对更少。同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只是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之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对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农村,生态环境优美,很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但是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抑制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探索企业投资、农民集资等社会资源引入渠道,大力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另一方面,酒店或民宿等设施相对来说投资少、收益高,可以通过市场化解决,但是公共交通等属于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私人参与的积极性一般不高,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大公共资金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适应游客出行方式的变化。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和业务能力强的旅游服务人员是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会导致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进而降低旅游业附加值。同时,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也会导致管理不到位,进而给景区和旅游业带来损失,甚至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尤其是高端旅游产品,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发、维护,进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首先,要合理配置景区管理层人才结构,积极引入高学历、高水平管理人才,完善人才管理规定,建立人才管理信息系统,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其次,不断提升景区普通员工综合素质,保障员工权益,完善培训体系。加强一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培训,打造专业的旅游业服务团队,做到热情、主动、周到,增加游客的体验度。第三,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培育高素质旅游专门人才。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培育更多专业化优秀型人才。建立以市场为需求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
三是加大旅游产品研发力度。由于部分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导致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为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应加大对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更多新颖、喜欢的旅游产品。首先,加强特色产品的开发,对旅游业而言,特色产品是其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尤其是面对竞争日益剧烈的旅游业市场。研发新产品,对于已有产品可以参考借鉴,但不能简单模仿。如果旅游产品没有开发自己的特色,缺乏特殊性,将会降低对游客的吸引。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同时,特色产品开发要立足当地资源。其次,加强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部分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仅仅是依据本身拥有的资源,进行简单包装就推向市场。由于深度开发不足,导致旅游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旅游资源没有达到合理利用。第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把文创产品同景点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研发设计具有实用、收藏、馈赠价值的纪念品,让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
四是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坚持依法治旅,依法落实旅游市场监管责任,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提升旅游市场监管执法水平。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各项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建立,但也确实存在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的现象。每到旅游旺季,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事件发生,尤其是旅游业竞争激烈,不规范竞争时有发生。一方面,要规范旅游景区和旅游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依法查处打击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行为。发挥市场监管作用,对不良现象及时制止,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旅游新产品的知识保护,避免抄袭等同质化问题的出现。在对侵权行为的处理以及认定上,应该遵循从严原则,增强侵权处罚力度,特别是要加大经济赔偿力度,避免复制和抄袭,保护景区的创新积极性。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