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保代表:让疫情下的文旅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太原3月6日电(记者 桑莉媛)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如何立足于新阶段的新特点,构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新格局新思路,推动文旅产业从恢复性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顺利过渡?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保从适应疫情防控形势、促进科技创新以及推动多元发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其中文旅行业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疫情的传播阻断了游客出行的计划,进而与之相关的整个文旅产业链条,特别是旅行社、景区景点、酒店餐饮、文旅演艺项目等核心产业皆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此次疫情的影响,突显出了我国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旅产业市场低迷;二是文旅产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三是大众对文旅产业认知程度偏低,大多数人的思维都只停留在‘旅游’层面,对‘文化+旅游’的融合尚存在认知上的不足。”王文保说。

  对此,王文保提出三点建议:适应疫情防控形势,促进产业发展。要深刻剖析当前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政府应加大把握国内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及区域发展的变化趋势,组织相关的科研机构、高校,侧重加强疫情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研究,以理论研究带动实践发展,着重探索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注重新理念、新技术、新内容、新体验、新业态、新场景、新活动等要素对疫情下的文旅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提升整个文旅产业抗风险能力。

  科技创新,支持产业创新。政府应加大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科技类投入的支持,推动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支持文旅产业发展,推出一系列纾困政策举措,将智慧景区、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新基建”项目纳入增值税减免、专项补贴等政策范围,充分利用5G、VR/AR、AI等技术,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通过各大旅游、网络、社交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给游客带来区别于传统线下的全新旅游体验,促进文旅产业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多元发展,助力文旅产业融合。希望出台政策,鼓励引导相关企业立足于景区景点等文旅主体业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结合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品牌意识,精准引流,打造特色文旅融合演艺项目,让疫情之下的文旅产业不再单纯追逐“流量”,而转为更深层面关注游客的体验感受;其次,净化网络环境,为文旅产业拓宽宣传途径,通过微博、公众号等线上资源夯实旅游目的地宣传基础做好支撑;第三,通过政策补贴加强文旅产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如住宿、餐饮、交通、公共服务等等,增强一些中小微企业、服务一线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水平。

  王文保认为,随着疫情形势的缓和,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政策,行业主体自身也在积极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上呈现阶梯型复苏的态势,文旅产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举报/反馈